空调器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947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02:12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上出风口和位于上出风口之下的下出风口;上风机部件,上风机部件设置于外壳内的上部,用于将空气由进风口吸入外壳内,并从上出风口排出;下风机部件,下风机部件设置于外壳内的下部,用于将空气由进风口吸入外壳内,并从下出风口排出;室内机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风机部件,至少一个中间风机部件设置于外壳内且位于上风机部件与下风机部件之间,用于将空气由进风口吸入外壳内,并从上出风口或下出风口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室内机,用户可以根据舒适性的需要,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送风模式,达到快速感受到制冷制热效果的目的;而且,上部和下部出风量调节范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的出风方式一般都是上部出风,在使用时,存在上部风量很大,靠近地面位置基本吹不到风的问题,特别在制热时,舒适性比较差,较难达到房间风量和温度均匀。为了提高空调使用的舒适性,有的空调器采用上下都能出风的出风方式,这种空调器具有上下两个出风口和分别向两个出风口送风的风机部件,当两个风机部件同时打开时,上下两个出口均能出风。然而,这种空调器的上下两个出风口的出风量大小只能通过调节两个风机部件的转速来实现,风量调节的幅度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其中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能上下出风,且能在较大范围内调节上部或下部出风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风口、上出风口和位于所述上出风口之下的下出风口;上风机部件,所述上风机部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上部,用于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外壳内,并从所述上出风口排出;下风机部件,所述下风机部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下部,用于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外壳内,并从所述下出风口排出;所述室内机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风机部件,至少一个所述中间风机部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上风机部件与所述下风机部件之间,用于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外壳内,并从所述上出风口或所述下出风口排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风机部件包括:中间蜗壳,所述中间蜗壳具有第一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出口朝向所述外壳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出口朝向所述外壳内的下部;第一开闭部件,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出口;第二开闭部件,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出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蜗壳包括:蜗壳本体,所述蜗壳本体上设置有沿蜗壳本体圆周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上风道,所述上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出口;和下风道,所述下风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出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闭部件包括: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当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出口关闭,当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口打开;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板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板封闭所述第一开口而使所述第一出口关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板为所述上风道一侧的风道壁而使所述第一出口打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闭部件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当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出口关闭,当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二出口打开;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挡板封闭所述第二开口而使所述第二出口关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板为所述下风道一侧的风道壁而使所述第二出口打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蜗壳本体包括端板和自所述端板边缘向所述端板的第一侧延伸的第一侧围板和第二侧围板,所述第一侧围板与所述第二侧围板的第一端之间留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侧围板与所述第二侧围板的第二端之间留有所述第二开口;所述上风道包括第一上侧板、第二上侧板和上底板,所述第一上侧板与所述第一侧围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上侧板与所述第二侧围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上底板与所述端板连接;所述下风道包括第一下侧板、第二下侧板和下底板,所述第一下侧板与所述第一侧围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下侧板与所述第二侧围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下底板与所述端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前侧壁的上部,所述上风机部件与所述外壳的前侧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上出风口相连通的上风道间隙,所述上风道的上端朝所述上风道间隙侧倾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前侧壁的下部,所述下风机部件与所述外壳的前侧壁之间形成有与所述下出风口相连通的下风道间隙,所述下风道的下端朝所述下风道间隙侧倾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风机部件还包括:中间导流圈,所述中间导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进口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风机部件包括:上蜗壳,所述上蜗壳具有第二进口和第三出口,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三出口朝向所述外壳的顶部;上离心风叶,所述上离心风叶设置于所述上蜗壳内;上电机,所述上电机与所述上离心风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上离心风叶;及上导流圈,所述上导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进口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风机部件包括:下蜗壳,所述下蜗壳具有第三进口和第四出口,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第四出口朝向所述外壳的底部;下离心风叶,所述下离心风叶设置于所述下蜗壳内;下电机,所述下电机与所述下离心风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下离心风叶;及下导流圈,所述下导流圈设置于所述第三进口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室内机的送风模式类型为上部风量大下部风量小模式、上部风量小下部风量大模式、单上部出风模式、单下部出风模式和上下部出风中间不出风模式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送风模式类型为所述上部风量大下部风量小模式时,控制所述上风机部件、所述下风机部件和所述中间风机部件打开,且控制所述中间风机部件将吸入所述外壳内的空气从所述上出风口排出;当送风模式类型为所述上部风量小下部风量大模式时,控制所述上风机部件、所述下风机部件和所述中间风机部件打开,且控制所述中间风机部件将吸入的空气从所述下出风口排出;当送风模式类型为所述单上部出风模式时,控制所述上风机部件打开,控制所述下风机部件,控制所述中间风机部件关闭或者控制所述中间风机部件将吸入的空气从所述上出风口排出;当送风模式类型为所述单下部出风模式时,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进风口(11)、上出风口(12)和位于所述上出风口(12)之下的下出风口(13);上风机部件(20),所述上风机部件(20)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的上部,用于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11)吸入所述外壳(10)内,并从所述上出风口(12)排出;下风机部件(30),所述下风机部件(30)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的下部,用于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11)吸入所述外壳(10)内,并从所述下出风口(13)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风机部件(40),至少一个所述中间风机部件(40)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且位于所述上风机部件(20)与所述下风机部件(30)之间,用于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11)吸入所述外壳(10)内,并从所述上出风口(12)或所述下出风口(13)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进风口(11)、上出风口(12)和位于所述上出
风口(12)之下的下出风口(13);
上风机部件(20),所述上风机部件(20)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的上部,用于
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11)吸入所述外壳(10)内,并从所述上出风口(12)排出;
下风机部件(30),所述下风机部件(30)设置于所述外壳(10)内的下部,用于
将空气由所述进风口(11)吸入所述外壳(10)内,并从所述下出风口(13)排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
至少一个中间风机部件(40),至少一个所述中间风机部件(40)设置于所述外
壳(10)内且位于所述上风机部件(20)与所述下风机部件(30)之间,用于将空气由
所述进风口(11)吸入所述外壳(10)内,并从所述上出风口(12)或所述下出风口(13)
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风机部件
(40)包括:
中间蜗壳(41),所述中间蜗壳(41)具有第一进口(41a)、第一出口(41b)和第二
出口(41c),所述第一进口(41a)与所述进风口(11)相连通,所述第一出口(41b)朝
向所述外壳(10)内的上部,所述第二出口(41c)朝向所述外壳(10)内的下部;
第一开闭部件,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一出口(41b);
第二开闭部件,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出口(41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蜗壳(41)
包括:
蜗壳本体(411),所述蜗壳本体(411)上设置有沿蜗壳本体(411)圆周方向间隔
布置的第一开口(411d)和第二开口(411e);
上风道(412),所述上风道(4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口(411d)连通,另一端设
置有所述第一出口(41b);和
下风道(413),所述下风道(4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口(411e)连通,另一端设
置有所述第二出口(41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闭部件

\t包括:
第一挡板(43),所述第一挡板(43)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
当所述第一挡板(43)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出口(41b)关闭,当所述第一
挡板(43)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出口(41b)打开;和
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挡板(43)在所述打开位
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挡板(43)
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板(43)封闭所述第一开口(411d)而使所述第一
出口(41b)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挡板(43)
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板(43)为所述上风道(412)一侧的风道壁而使所
述第一出口(41b)打开。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闭部件
包括:
第二挡板(44),所述第二挡板(44)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
当所述第二挡板(44)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出口(41c)关闭,当所述第二
挡板(44)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二出口(41c)打开;和
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挡板(44)在所述打开位
置与所述关闭位置之间来回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挡板(44)
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二挡板(44)封闭所述第二开口(411e)而使所述第二
出口(41c)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挡板(44)
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挡板(43)为所述下风道(413)一侧的风道壁而使所
述第二出口(41c)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本体(411)
包括端板(411a)和自所述端板(411a)边缘向所述端板(411a)的第一侧延伸的第一
侧围板(411b)和第二侧围板(411c),所述第一侧围板(411b)与所述第二侧围板

\t(411c)的第一端之间留有所述第一开口(411d),所述第一侧围板(411b)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叶务占潘龙腾金海元王朝新丘晓宏孟宪运李德清陈圣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