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春兰专利>正文

新型可显像鼻饲胃肠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3403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1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显像鼻饲胃肠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新型可显像鼻饲胃肠管改进了以往技术方法的限制,结构设计巧妙,使用后不受插管后时间限制、不受有无金属导丝的限制,根据病情需要可随时进行胃管尾端位置的判断和确认;甚者可利用因病情需要进行床边摄片的机会,进一步确认胃管有无移动和滑出,使用方便效果好。可有效预防药物性食管炎及因误吸引起的吸入性肺炎。胃管盲端2-4mm的可显像部分与0-40cm的可显像部分有明显界限,便于医务人员判断与确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器材领域,具体的是一种新型可显像鼻饲胃肠管
技术介绍
根据教科书第五版《基础护理学》其常规判断插入胃管方法及判断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方法均为主观性判断标准,无法让医务人员准确判断胃管在体内的位置。以“佰通”胃肠管为对比样本。“佰通”说明书上以判断胃管准确位置为金属导丝为拔出之前,如有金属导丝显像效果较好。但插入胃管后,对于危重患者,特别是ICU重症患者来说,无法满足立即摄片。“佰通”胃肠管虽有一蓝色显像线,但危重患者病情危重,常给予床边摄片,因曝光等方面的原因,拍片质量不尽人意。给予插“佰通”胃肠管的50例ICU病人(均按照常规的步骤与方法判断确认)拔掉金属导丝后床边摄片,仅有I例显像较好,但仍不清晰,再加上护士读片能力明显弱于医生,使之无法确认胃管有无向下延续、盘曲。在危重病人的护理过程中,由于患者体位改变等原因,易导致胃管的移动和滑出,并且危重患者常需注入刺激性药物和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如若胃肠管置入太浅,易导致药物性食管炎及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盲端与第一侧孔2_,较以前距离缩短,避免食物残留在盲端。以“佰通”胃肠管为对比样本。由于盲端较长,拔管后常发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可显像鼻饲胃肠管,包括有导管,导管由PVC材料制成,导管上设有刻度、金属导丝、胃肠管开口、胃管开口堵头、蓝色显像线,其特征在于,距导管尾端0‑40cm管腔壁内配合有一直径1mm的全封闭中空管路,全封闭中空管路内填充有可显像物质;距胃管尾端2‑4mm设有中空盲端,中空盲端为全封闭盲端,且直径与整个胃管直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兰李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春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