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300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0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属于集成楼板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集质轻、环保、节能、高强和经济适用为一体的室内外墙板体系;具体方案为: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包括发泡混凝土芯板,发泡混凝土芯板内形成多个气孔,微发泡混凝土加陶粒板采用发泡混凝土为核心材料,加入少量陶粒,能够很好地满足建筑防火、保温、隔声、耐磨、防潮的要求,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的顶端和两侧均连有第一素水泥浆粘合层,所述第一素水泥浆包括基板和设在基板上的两条凸棱,两条凸棱平行设置且横截面均为方形,位于同侧的两条凸棱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上面积大的两个端面为前后端面,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设有改性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属于集成楼板
,具体涉及一种集质轻、环保、节能和经济适用为一体的楼层板体系。
技术介绍
在商务楼、住宅等建筑建造过程中,外墙板的建造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施工量较大的工序之一。现有的外墙板绝大多数采用混凝土外板,少部分采用全钢结构外板。由于混凝土外板存在笨重、抗震强度差、施工工作量大、环保性差、不便于模块化快速施工等缺点。且现在国家多楼层外墙板的建筑要求很高,在防火和保温方面有很高的标准,现有外墙板达标的少,即使达标后,质量大,价格高,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集防火、保温、隔声、耐磨、防潮和施工便捷于一体的室内外墙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泡混凝土芯板,发泡混凝土芯板内形成多个气孔,,微发泡混凝土加陶粒板采用发泡混凝土为核心材料,加入少量陶粒,能够很好地满足建筑防火、保温、隔声、耐磨、防潮的要求,微发泡混凝土加陶粒板宽度以600mm和450mm为主,长度有2800mm和3000mm为主,厚度为80mm、90mm、120mm、150mm。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的顶端和两侧均连有第一素水泥浆粘合层,所述第一素水泥浆包括基板和设在基板上的两条凸棱,两条凸棱平行设置且横截面均为方形,位于同侧的两条凸棱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上面积大的两个端面为前后端面,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设有改性板,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前端面的改性板与发泡混凝土芯板前端面的大小相等,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前端面的改性板外侧还设有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前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与发泡混凝土芯板的前端面大小相等,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通过边框卡装在发泡混凝土芯板上,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后端面的改性板与发泡混凝土芯板后端面的大小相等,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后端面的改性板外侧也设有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与发泡混凝土芯板的后端面大小相等,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通过边框卡装在发泡混凝土芯板上。改性板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附加板材,例如金属钢鱼鳞板、免拆金属网版、立体钢丝网或网格布中的任一种,同时也能满足使用强度的要求。其中,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免拆金属网,所述免拆金属网由多根钢丝相互组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免拆金属网的通孔为方形孔,具有高强的抗压性能,表面耐磨性好。其中,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金属鱼鳞板,所述金属鱼鳞板由多根钢丝相互结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金属鱼鳞板上的通孔为菱形孔,具有高强的抗压性能,表面耐磨性好。其中,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前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免拆金属网,所述免拆金属网由多根钢丝相互组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免拆金属网的通孔为方形孔,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网格布,所述网格布上的通孔为方形孔,具有高强的抗压性能,表面耐磨性好。其中,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前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金属鱼鳞板,所述金属鱼鳞板由多根钢丝相互结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金属鱼鳞板的通孔为菱形孔,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网格布,所述网格布上的通孔为方形孔,具有高强的抗压性能,表面耐磨性好。其中,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均为网格布,所述网格布上的通孔为方形孔,具有高强的抗压性能,表面耐磨性好。其中,所述边框为不锈钢材质,耐磨实用,实用寿命长。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主要是配合集成移动屋而研制出的一种轻量、环保、节能、经济且安装方便的楼层板体系,主要采用发泡混凝土为核芯材料,加入少量陶粒,能很好的满足建筑防火、保温、隔声、耐磨、防潮的需求,面层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复合以金属钢鱼鳞板、免拆金属网板、立体钢丝网或网格布等材料,能满足相应使用强度的要求。楼板是将各种复合材料置于模具盒内,将发泡混凝土陶颗粒混合体浇上,一次性合成,其优点在于生产快捷,整体性能好,抗压强度高,表面耐磨、防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也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发泡混凝土芯板,2为第一素水泥浆粘合层,3为凸棱,4为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5为边框,6为免拆金属网,7为金属鱼鳞板,8为网格布。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包括发泡混凝土芯板1,发泡混凝土芯板1内形成多个气孔,,微发泡混凝土加陶粒板采用发泡混凝土为核心材料,加入少量陶粒,能够很好地满足建筑防火、保温、隔声、耐磨、防潮的要求,微发泡混凝土加陶粒板宽度以600mm和450mm为主,长度有2800mm和3000mm为主,厚度为80mm、90mm、120mm、150mm。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顶端和两侧均连有第一素水泥浆粘合层2,所述第一素水泥浆包括基板和设在基板上的两条凸棱3,两条凸棱3平行设置且横截面均为方形,位于同侧的两条凸棱3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上面积大的两个端面为前后端面,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设有改性板,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改性板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大小相等,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改性板外侧还设有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前端面大小相等,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通过边框5卡装在发泡混凝土芯板1上,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改性板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大小相等,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改性板外侧也设有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后端面大小相等,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通过边框5卡装在发泡混凝土芯板1上。改性板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附加板材,例如金属钢鱼鳞板、免拆金属网6板、立体钢丝网或网格布8中的任一种,同时也能满足使用强度的要求。其中,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免拆金属网6,所述免拆金属网6由多根钢丝相互组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免拆金属网6的通孔为方形孔,具有高强的抗压性能,表面耐磨性好。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金属鱼鳞板7,所述金属鱼鳞板7由多根钢丝相互结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金属鱼鳞板7上的通孔为菱形孔,具有高强的抗压性能,表面耐磨性好。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所述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泡混凝土芯板(1),发泡混凝土芯板(1)内形成多个气孔,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顶端和两侧均连有第一素水泥浆粘合层(2),所述第一素水泥浆包括基板和设在基板上的两条凸棱(3),两条凸棱(3)平行设置且横截面均为方形,位于同侧的两条凸棱(3)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上面积大的两个端面为前后端面,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设有改性板,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改性板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大小相等,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改性板外侧还设有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前端面大小相等,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通过边框(5)卡装在发泡混凝土芯板(1)上,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改性板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大小相等,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改性板外侧也设有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后端面大小相等,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通过边框(5)卡装在发泡混凝土芯板(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泡混凝土芯板(1),发泡混凝土芯板(1)内形成多个气孔,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顶端和两侧均连有第一素水泥浆粘合层(2),所述第一素水泥浆包括基板和设在基板上的两条凸棱(3),两条凸棱(3)平行设置且横截面均为方形,位于同侧的两条凸棱(3)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上面积大的两个端面为前后端面,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设有改性板,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改性板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大小相等,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改性板外侧还设有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前端面大小相等,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通过边框(5)卡装在发泡混凝土芯板(1)上,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改性板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大小相等,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改性板外侧也设有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与发泡混凝土芯板(1)的后端面大小相等,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1)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通过边框(5)卡装在发泡混凝土芯板(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1)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的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澳幕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