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杆护罩及柱塞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284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0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柱塞杆护罩和柱塞泵,所述柱塞杆护罩为筒形,柱塞杆护罩能套设于柱塞杆外,柱塞杆护罩由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对接构成,柱塞杆护罩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位于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的对接处。所述柱塞泵包括柱塞杆和如上所述的柱塞杆护罩,所述柱塞杆包括液力端柱塞杆和动力端柱塞杆,液力端柱塞杆的两端连接柱塞泵液力端和动力端柱塞杆的一端,动力端柱塞杆的另一端与柱塞泵动力端相连,所述柱塞杆外套设有挡水板,柱塞杆护罩套设于所述柱塞杆和挡水板外,且柱塞杆护罩与挡水板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柱塞杆护罩及柱塞泵能够实现控制水流方向,实现防止机油乳化的目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田机械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能够控制柱塞泵柱塞杆上的水的渗流方向的柱塞杆护罩,还有一种能够防止水进入机油缸造成机油乳化的柱塞泵。
技术介绍
油田生产过程中,包括注水、注汽等领域,需要用柱塞泵提供动力。柱塞泵通过动力端柱塞杆和液力端柱塞杆联动推动液力端的水进行打压,动力端柱塞杆如果接触到水,会通过柱塞杆的往复运动将水带入动力缸和机油混合造成机油乳化。机油乳化后需要将乳化后的机油放掉,清理油缸内的残余水,并注入新的机油,否则柱塞泵润滑系统将失灵,严重损坏设备。机油乳化严重降低劳动效率,增加生产成本,所以防止机油乳化对柱塞泵至关重要。液力端的柱塞杆通过密封填料进行密封,液力端通常有每分钟2-3滴水通过液力端柱塞杆渗流出来,为防止水流到动力端柱塞杆上,现有技术是采用在液力端柱塞杆和动力端柱塞杆的连接处设置挡水板,通常由橡胶或者金属制成圆盘状,来阻止水进入动力端,是动力端和液力端之间的屏障,但是这种常规挡水设备存在以下问题:1、液力端的水通过柱塞杆甩流到挡水板上,挡水板随柱塞杆往复运动仍然会将少量水甩到动力端柱塞杆上,长期运行也很容易形成机油乳化;2、液力端的密封填料发生损坏时,水会因高压喷出,此时挡水板已无法阻挡水喷洒到动力端柱塞杆上,造成机油乳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常规挡水板无法彻底防止机油乳化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柱塞杆护罩及柱塞泵,能够控制水流方向的,实现防止机油乳化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柱塞杆护罩,所述柱塞杆护罩为筒形,柱塞杆护罩能套设于柱塞杆外,柱塞杆护罩由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对接构成,柱塞杆护罩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位于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的对接处。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均为半环形结构,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相对于柱塞杆护罩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互为镜像,第一护罩的一侧和第二护罩的一侧通过合页连接,第一护罩的另一侧和第二护罩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护罩的一侧和第二护罩的一侧通过两个合页连接,第一护罩的另一侧和第二护罩的另一侧通过两个所述螺栓固定连接,合页与所述螺栓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护罩的另一侧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片,第二护罩的另一侧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片,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设有用于螺栓连接的螺栓连接孔。第一护罩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槽,第二护罩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槽,当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对接构成柱塞杆护罩时,第一槽与第二槽对接构成排水孔。多个排水孔沿着柱塞杆护罩的轴向方向依次排列。一种柱塞泵,其包括柱塞杆和如上所述的柱塞杆护罩,所述柱塞杆包括液力端柱塞杆和动力端柱塞杆,液力端柱塞杆的一端与柱塞泵液力端相连,液力端柱塞杆的另一端与动力端柱塞杆的一端相连,动力端柱塞杆的另一端与柱塞泵动力端相连,所述柱塞杆外套设有挡水板,柱塞杆护罩套设于所述柱塞杆和挡水板外,柱塞杆护罩的一端与柱塞泵液力端抵接,柱塞杆护罩的另一端与柱塞泵动力端抵接,且柱塞杆护罩与挡水板密封连接。如上所述的柱塞泵,其中,液力端柱塞杆通过液力端盘根压盖与柱塞泵液力端连接。如上所述的柱塞泵,其中,柱塞杆护罩的内径等于挡水板的外径。如上所述的柱塞泵,其中,挡水板套设在动力端柱塞杆外,挡水板到柱塞泵液力端的距离与挡水板到柱塞泵动力端的距离之比为1:1。本技术的柱塞杆护罩及柱塞泵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实现控制水流方向,实现防止机油乳化的目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柱塞杆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打开状态的左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第一护罩和第二护罩对接状态的左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柱塞泵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柱塞杆护罩,11.第一护罩,12.第二护罩,2.排水孔,21.第一槽,22.第二槽,3.合页,41.第一连接片,42.第二连接片,43.螺栓连接孔,5.柱塞泵液力端,6.液力端盘根压盖,7.液力端柱塞杆,8.挡水板,9.动力端柱塞杆,10.柱塞泵动力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柱塞杆护罩,柱塞杆护罩1为筒形且能套设于柱塞杆外,柱塞杆护罩1由第一护罩11和第二护罩12对接构成,柱塞杆护罩1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位于第一护罩11和第二护罩12的对接处。柱塞杆护罩1主要是通过设置于柱塞杆护罩1底部的排水孔2,将流入柱塞杆护罩1内的水排出,有效引导水自排水孔2排出,实现了控制水流方向,并避免水进入动力端柱塞杆而造成机油乳化。另外,采用由第一护罩11和第二护罩12对接构成的结构,使柱塞杆护罩1在使用过程中拆卸和安装较为简便。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护罩11和第二护罩12均为半环形结构,第一护罩11和第二护罩12相对于柱塞杆护罩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互为镜像,第一护罩11的一侧和第二护罩12的一侧通过合页3连接,第一护罩11的另一侧和第二护罩12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采用合页3连接、所述螺栓进行固定的方式,在柱塞杆护罩1拆装过程中,仅需要打开或者上紧所述螺栓,即可实现柱塞杆护罩1的拆卸和安装。图2所示为第一护罩11和第二护罩12打开状态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第一护罩11和第二护罩12对接状态的示意图。具体的是,第一护罩11的一侧和第二护罩12的一侧通过两个合页3连接,第一护罩11的另一侧和第二护罩12的另一侧通过两个所述螺栓固定连接,合页3与所述螺栓的位置相对应。在如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护罩11的另一侧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片41,第二护罩12的另一侧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片42,第一连接片41和第二连接片42设有用于螺栓连接的螺栓连接孔43。第一护罩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槽21,第二护罩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槽22,当第一护罩11和第二护罩12对接构成柱塞杆护罩1时,第一槽21与第二槽22对接构成排水孔2。当柱塞杆护罩1设置有多个排水孔2时,多个排水孔2沿着柱塞杆护罩1的轴向方向依次排列。本技术的柱塞杆护罩1采用的是透明防爆的材质。如图4所示,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泵包括柱塞杆和如上所述的柱塞杆护罩1,所述柱塞杆包括液力端柱塞杆7和动力端柱塞杆9,液力端柱塞杆7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塞杆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杆护罩(1)为筒形,柱塞杆护罩(1)能套设于柱塞杆外,柱塞杆护罩(1)由第一护罩(11)和第二护罩(12)对接构成,柱塞杆护罩(1)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位于第一护罩(11)和第二护罩(12)的对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塞杆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杆护罩(1)为筒形,柱塞杆护罩(1)
能套设于柱塞杆外,柱塞杆护罩(1)由第一护罩(11)和第二护罩(12)对接构成,
柱塞杆护罩(1)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孔(2),排水孔(2)位于第一护罩(11)和第
二护罩(12)的对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杆护罩,其特征在于,第一护罩(11)和第二护
罩(12)均为半环形结构,第一护罩(11)和第二护罩(12)相对于柱塞杆护罩(1)
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互为镜像,第一护罩(11)的一侧和第二护罩(12)的一侧通过合
页(3)连接,第一护罩(11)的另一侧和第二护罩(12)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
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塞杆护罩,其特征在于,第一护罩(11)的一侧和
第二护罩(12)的一侧通过两个合页(3)连接,第一护罩(11)的另一侧和第二护
罩(12)的另一侧通过两个所述螺栓固定连接,合页(3)与所述螺栓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塞杆护罩,其特征在于,第一护罩(11)的另一侧
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片(41),第二护罩(12)的另一侧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
二连接片(42),第一连接片(41)和第二连接片(42)设有用于螺栓连接的螺栓连
接孔(4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塞杆护罩,其特征在于,第一护罩(11)的一侧设
置有第一槽(21),第二护罩(1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槽(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李军辉沈尘李润富王传良孙俊峰黄久高韩卫东陈俊万腾飞娄维宁杨洪波朱宇宸荆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