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豆粧专利>正文

一种蝶兰耳食用菌菌种及其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05067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菌种及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蝶兰耳食用菌菌种及其种植方法。该菌种于2014年9月1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命名为:蝶兰耳W.A.F.,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4417。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蝶兰耳食用菌外观:色泽雪白、表面光滑无茸毛,并略呈半透明状,外形与蝴蝶兰近似。成份:相对其他菌类来讲,其所含的蛋白质、可溶性膳食纤维及β-葡聚醣含量分别是银耳的1.5,4.7及1.7倍;其抗氧化性、酵素活性(GPX和GRd)则分别为银耳的1.3和4.6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菌种及种植方法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雪晶耳(Whitevariety of Auricularia fuscosuccinea)是台湾921 大地震后,于偏远地区偶然发现后,后经采回驯化后研发出一系列的新品耳类。本专利技术正是利用雪晶耳培养出的一种食用菌类。这种菌对生长环境要求很高,传统的种植方法难以形成规模种植,同时,这种菌的营养成分高,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这样就导致了市场需求与种植难度之间存在的落差,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实验,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在于提出了一种蝶兰耳食用菌菌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该蝶兰耳食用菌菌种于2014年9月1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命名为:蝶兰耳W.A.F.,保藏编号为:CCTCCN0:M 2014417。本专利技术的蝶兰耳食用菌菌种的原种是来自于台湾的野生雪晶耳菌种,经过人工驯化、培育而成。本专利技术的蝶兰耳食用菌相关特征如下:外观:色泽雪白、表面光滑无茸毛,并略呈半透明状,外形与蝴蝶兰近似。成份:相对其他菌类来讲,其所含的蛋白质、可溶性膳食纤维及β -葡聚醣含量分别是银耳的1.5,4.7及1.7倍;其抗氧化性、酵素活性(GPX和GRd)则分别为银耳的1.3和4.6 倍。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就在于提供一种蝶兰耳食用菌的种植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蝶兰耳食用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作太空包,将种植用原料混合均匀后加水,达到50-80%的含水量;第二步,对太空包进行加温灭菌;第三步,对太空包进行冷却后,进行菌种的接种;第四步,接种完成后,将太空包放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的环境为:温度为20-28°C,相对湿度为:60-80%,培养时间为:30-50天;第五步,经过培养食培养,太空包长满菌丝后,将太空包移出培养室进行栽培,保持通风,待菇体发育完成后即可采收;上述第三步中,所接种的菌种为:蝶兰耳W.A.F.,该菌种于2014年9月1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0:M 201441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步中,种植用的原料成分及重量配比为:发酵过的木肩:70-90% ;米糠:5-10% ;辅料:5-10% ;碳酸钙:0.5-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步对太空包进行加温灭菌的过程中,首先将太空包在100°c的条件下灭菌至少I小时,然后再在30分钟内将温度升高到120°C,并维持40分钟,然后停止加温,使其自然降温至100°C后,再经10?20分钟后取出冷却。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三步,对太空包进行冷却时,将其置在温度为15-2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冷却,令太空包的内部温度冷却至25°C以下才可进行菌种的接种。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四步中,培养室的环境为为无光状态。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五步中,在进行栽培时,栽培的环境为:温度为25°C,相对湿度为:85-90 %,光照强度为:1001ux?2001ux,待菇体发育成型后,每天喷雾状的水2-3次,直至菇体发育完成。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辅料为以下原料的任意一种或者组合:粉头、玉米粉、黄豆粉。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蝶兰耳食用菌的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菌种为蝶兰耳食用菌菌种,通过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并且所产出的食用菌色泽、质地相对统一,其兼具黑、白木耳优点,具有丰富植物胶原和黏多糖,并且较野生的雪晶耳而言更加容易种植。另夕卜,本蝶兰耳食用菌还具有很高的食用和保健价值。【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蝶兰耳食用菌的菌种于2014年9月1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命名为:蝶兰耳 W.A.F.(Phalaenopsis Tremella Frondosa W.A.F.),保藏编号为:CCTCC Ν0:Μ 2014417。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大学(邮编430072)并,且在2014年9月22日检测,其处于存活状态。本专利技术的蝶兰耳食用菌种植时,对种植的原料配方、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及其他环境要求很高,具体种植方法如下:第一步,制作太空包,将种植用原料混合均匀后加水,达到50-80%的含水量;种植用的原料成分及重量配比为:发酵过的木肩:70-90% ;米糠:5-10% ;辅料:5_10% ;碳酸钙:0.5_2%。所述的辅料为以下原料的任意一种或者组合:粉头、玉米粉、黄豆粉。所述的粉头为:玉米粉、黄豆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或者废弃物。第二步,对太空包进行加温灭菌;进行加温灭菌的过程中,首先将太空包在100°C的条件下灭菌至少I小时,然后再在30分钟内将温度升高到120°C,并维持40分钟,然后停止加温,使其自然降温至100°C后,再经10?20分钟后取出冷却。第三步,对太空包进行冷却后,进行菌种的接种;所接种的菌种为:蝶兰耳W.A.F.,该菌种于2014年9月1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Ν0:Μ 2014417。对太空包进行冷却时,将其放置在温度为15-20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自然冷却,令太空包的内部温度冷却至25 °C以下才可进行菌种的接种。第四步,接种完成后,将太空包放入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室的环境为:温度为20-28°C,相对湿度为:60-80%,培养时间为:30-50天;,培养室的环境为为无光状态。第五步,经过培养食培养,太空包长满菌丝后,将太空包移出培养室进行栽培,保持通风,待菇体发育完成后即可采收;栽培的环境为:温度为25°C,相对湿度为:85-90%,光照强度为:1001uX?2001ux,待菇体发育成型后,每天喷雾状的水2-3次,直至菇体发育完成。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菌种的制作[0027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蝶兰耳食用菌菌种,其特征在于:该菌种于2014年9月1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命名为:蝶兰耳W.A.F.,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44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豆粧
申请(专利权)人:黄豆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