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镜像抑制的C波段宽带微带带通滤波器,包括第一扇形线滤波结构、第一微带线连接结构、发夹型带通滤波结构、第二微带线连接结构及第二扇形线滤波结构;其中发夹型带通滤波结构的一端通过第一微带线连接结构与第一扇形线滤波结构相连,发夹型带通滤波结构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微带线连接结构与第二扇形线滤波结构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高镜像抑制的C波段宽带微带带通滤波器,在传统发夹型带通微带滤波器的基础上,在设计上增加扇形线滤波结构,来提升滤波器对高频阻带的抑制特性,进而增加滤波器实际连接时的镜像抑制指标,提升了滤波器的应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射频电路
,特别设及一种高镜像抑制的C波段化-8GHz波段) 宽带微带带通滤波器。
技术介绍
现有微带带通滤波器主要依托平行禪合线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思想,进而衍生出发 夹型滤波器、交叉禪合型滤波器等微带带通滤波器模型,基本设计思想都是利用微带线组 成的多个平行谐振器结构,来完成对信号的滤去功能,现有微带带通滤波器设计中忽略了 当开关滤波器组件应用于频谱分析下变频射频模块当中时,阻带抑制指标的重要性。 随着现有宽带信号分析领域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分析设备可W分析信号的频率越 来越高,射频变频模块中产生的中频信号频率也越来越高,为了提升系统性能指标,简化模 块系统设计方案,对射频变频模块中的滤波器组件提出了带宽更宽,镜像抑制更高的要求 W使系统整机达到更理想的功能效果。若利用现有设计完成传统6-8GHZ的宽带平行禪合 滤波器的设计,达不到整机使用时对镜像抑制指标的要求,便会对整机信号分析中频率的 准确性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在现有带通微带滤波器的结构上,结合低通滤波效果的微带结 构,并综合整体优化,提出一种高镜像抑制的C波段宽带微带带通滤波器。 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高镜像抑制的C波段宽带微带带通滤波器,包括第一扇形线滤波结构、第一 微带线连接结构、发夹型带通滤波结构、第二微带线连接结构及第二扇形线滤波结构;其中 发夹型带通滤波结构的一端通过第一微带线连接结构与第一扇形线滤波结构相连,发夹型 带通滤波结构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微带线连接结构与第二扇形线滤波结构相连。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扇形线滤波结构主要由主微带线、从微带线和3个并 排的扇形结构组成;所述主微带线与第一微带线连接结构相连,3个并排的扇形结构分别 通过从微带线与主微带线相连,3个扇形结构的半径为n,中屯、角为m;主微带线的宽度为a, 从微带线的宽度为C。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二扇形线滤波结构主要由主微带线、从微带线和3个并 排的扇形结构组成;所述主微带线与第二微带线连接结构相连,3个并排的扇形结构分别 通过从微带线与主微带线相连,3个扇形结构的半径为n,中屯、角为m;主微带线的宽度为a, 从微带线的宽度为C。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扇形线滤波结构的3个并排扇形结构中,连接两端扇形 结构的从微带线高度为d,连接中间扇形结构的微带线高度为e。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在第二扇形线滤波结构的3个并排扇形结构中,连接两端扇形 结构的微带线高度为f,连接中间扇形结构的微带线高度为h。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高度e与高度h相同。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在第一扇形线滤波结构和第二扇形线滤波结构中,两端扇形结 构与中间扇形结构之间的距离相同,为j,紧邻微带线连接结构的扇形结构与微带线连接结 构之间的距离相同,为i,紧邻滤波器输入端的扇形结构与滤波器输入端之间的距离为i, 紧邻滤波器输出端的扇形结构与滤波器输出端之间的距离为i。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宽度a= 0.2mm,微带线连接结构的宽度b= 1.32mm,宽度C= 0. 2mm,高度d= 0. 2mm,高度e= 0. 33mm,高度f= 0. 45mm.高度h= 0. 33mm,距离i= 1. 03mm,距离j= 1. 5mm,微带线连接结构长度k= 2. 073mm,半径n= 1. 517mm,中屯、角m= 39. 5。。 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高镜像抑制的C波段宽带微带带通滤波器,在传统发夹型带通微带滤波器 的基础上,在设计上增加扇形线滤波结构,来提升滤波器对高频阻带的抑制特性,进而增加 滤波器整机应用时的镜像抑制指标,提升了滤波器的应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C波段高镜像抑制微带滤波器仿真模型图;图2为C波段高镜像抑制微带滤波器尺寸说明图图3为C波段高镜像抑制微带滤波器仿真S21曲线图; 图4为C波段高镜像抑制微带滤波器实物图; 图5为C波段高镜像抑制微带滤波器实际测试S21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高镜像抑制的C波段宽带微带带通滤波器,包括第一扇形 线滤波结构、第一微带线连接结构、发夹型带通滤波结构、第二微带线连接结构及第二扇形 线滤波结构;其中发夹型带通滤波结构的一端通过第一微带线连接结构与第一扇形线滤波 结构相连,发夹型带通滤波结构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微带线连接结构与第二扇形线滤波结构 相连。 本专利技术利用了传统平行禪合微带滤波器组的设计理论,W6-8GHZ发夹型带通微 带滤波部分为主体,在主体发夹型带通滤波结构两端分别加入了一组扇形线滤波结构,其 主要作用是实现整体滤波器对镜像频率的高抑制度指标。 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扇形线滤波结构主要由主微带线、从微带线和3个并排的 扇形结构组成;所述主微带线与第一微带线连接结构相连,3个并排的扇形结构分别通过 从微带线与主微带线相连,3个扇形结构的半径为n,中屯、角为m;主微带线的宽度为a,从微 带线的宽度为C。在第一扇形线滤波结构的3个并排扇形结构中,连接两端扇形结构的从微 带线高度为d,连接中间扇形结构的微带线高度为e。第二扇形线滤波结构主要由主微带线、从微带线和3个并排的扇形结构组成;所 述主微带线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镜像抑制的C波段宽带微带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扇形线滤波结构、第一微带线连接结构、发夹型带通滤波结构、第二微带线连接结构及第二扇形线滤波结构;其中发夹型带通滤波结构的一端通过第一微带线连接结构与第一扇形线滤波结构相连,发夹型带通滤波结构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微带线连接结构与第二扇形线滤波结构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韵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