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荆芥10-20份,防风10-20份,花椒10-20份,龙胆草10-30份,蝉蜕10-30份,白鲜皮20-40份,地肤子10-20份,黄连5-15份,槐花5-15份,白花蛇舌草20-40份,薏苡仁20-40份,乌蛇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健脾化湿、清热泻火、解毒透疹、祛风止痒的功效,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慢性荨麻瘆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是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患者常不定时地在身上、脸上或四肢发出一块块红肿且很痒的皮瘆块,常常越抓越痒,越抓越肿。慢性荨麻瘆时常急性暴发,严重时可出现喉头水肿、胃肠型荨麻瘆等严重类型,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采用抗组胺、激素类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瘆,其近期疗效肯定,停药则易复发,且有一定的副作用。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荨麻瘆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造成。由于人体正气相对虚弱,且体质各异,或内有食滞、邪热,复感风寒、风热之邪;或平素体弱,阴血不足,皮瘆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气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交争而发病。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慢性荨麻瘆的发病机理,采用清热泻火、解毒透瘆的治法,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抗组胺、激素类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瘆存在药物依赖性强、副作用大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荆芥10-20份,防风10-20份,花椒10-20份,龙胆草10-30份,蝉蜕10-30份,白鲜皮20-40份,地肤子10-20份,黄连5_15份,槐花5_15份,白花蛇舌草20-40份,薏苡仁20-40份,乌蛇10-20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荆芥15份,防风15份,花椒15份,龙胆草20份,蝉蜕20份,白鲜皮30份,地肤子15份,黄连10份,槐花10份,白花蛇舌草30份,薏苡仁30份,乌蛇15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荆芥具有镇痰、祛风、凉血的功效;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花椒具有温中散寒、健胃除湿、止痛杀虫、解毒理气、止痒祛腥的功效;龙胆草具有清热燥湿、泻肝定惊的功效;蝉蜕具有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瘆、明目退翳、息风止痉的功效;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地肤子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槐花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的功效;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功效;乌蛇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健脾化湿、清热泻火、解毒透瘆、祛风止痒之功效,对慢性荨麻瘆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2.5%,治愈率达7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荆芥15g,防风15g,花椒15g,龙胆草20g,蝉蜕20g,白鲜皮30g,地肤子15g,黄连10g,槐花10g,白花蛇舌草30g,薏该仁30g,乌蛇15g。实施例2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荆芥10g,防风20g,花椒10g,龙胆草30g,蝉蜕10g,白鲜皮40g,地肤子10g,黄连15g,槐花5g,白花蛇舌草40g,薏该仁20g,乌蛇20g。实施例3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荆芥20g,防风10g,花椒20g,龙胆草10g,蝉蜕30g,白鲜皮20g,地肤子20g,黄连5g,槐花15g,白花蛇舌草20g,薏该仁40g,乌蛇10g。实施例4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荆芥12g,防风18g,花椒12g,龙胆草25g,虫单蚊15g,白鲜皮35g,地肤子12g,黄连13g,槐花8g,白花蛇舌草35g,薏该仁25g,乌蛇18g。实施例5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荆芥18g,防风12g,花椒18g,龙胆草15g,蝉蜕25g,白鲜皮25g,地肤子18g,黄连8g,槐花13g,白花蛇舌草25g,薏该仁35g,乌蛇12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本专利技术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5?65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达3年,平均0.5年。二、诊断标准: 1、突然发作,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境界清楚; 2、皮瘆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 3、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有发热、关节痛等症,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窒息; 4、皮瘆经过三个月以上不愈或反复间断发作者。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热服用。六天为一疗程。四、疗效标准: 1、痊愈:治疗后皮瘆及瘙痒完全消失,停药3个月以上未见复发; 2、好转:皮瘆基本消失,瘙痒等症状改善,但在3个月以内仍有I?2次发作,或仍有发作,但发作的程度和次数明显减少; 3、无效:治疗2个星期,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变。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3-10个疗程,痊愈28例,好转9例,无效3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六、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男,34岁。全身出现瘆块,瘙痒,伴低烧,反复发作一年有余,曾服用氯雷他定等药,疗效欠佳;就诊时,身体仍有没退的红色瘆块伴泡状水肿,瘙痒、畏寒、乏力;诊断为:慢性荨麻瘆;服用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3个疗程,诸症状皆消,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病例2:邹某,女,26岁。患慢性荨麻瘆半年,每日出门则骤起风团,瘙痒难耐,遇汗加重,大小不等,数小时方退,近期加重,太阳下直晒也会引发;全身散有风团,色红,瘙痒灼热,以外露部分为多;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主权项】1.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荆芥10-20份,防风10-20份,花椒10-20份,龙胆草10-30份,蝉蜕10-30份,白鲜皮20-40份,地肤子10-20份,黄连5-15份,槐花5-15份,白花蛇舌草20-40份,薏苡仁20-40份,乌蛇10-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瘆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荆芥10‑20份,防风10‑20份,花椒10‑20份,龙胆草10‑30份,蝉蜕10‑30份,白鲜皮20‑40份,地肤子10‑20份,黄连5‑15份,槐花5‑15份,白花蛇舌草20‑40份,薏苡仁20‑40份,乌蛇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王伟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