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0220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净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它包括小蓄水池、进水通道、出水通道、可控制开合的进水装置和可控制开合的排水装置、带过滤网的抽水泵;小蓄水池设置于养殖池边;进水通道出水口A和进水口A分别与小蓄水池和养殖池连通,出水通道进水口B和出水口B分别与小蓄水池和排水沟连通;抽水泵设置在小蓄水池内,抽水泵出水端通向养殖池内;进水装置设置在进水通道的出水口A处;出水装置设置在出水通道的进水口B处。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便于集中连续过滤污水成洁净的水而循环利用防止浪费;通过设置隔离加温杀死循环水中的寄生虫,防止养殖生物被烫伤;额外利用养殖池边角倒角处理后废弃的空间,减少空间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净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养殖池排污装置中,通常在池底安装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将沉降在池底的污质排出至排水沟,但是由于养殖池池底的面积大,排出的污质同时排走大量的池水,污质在排走的池水中的浓度不高,这样容易造成池水的浪费。而且有些养殖生物对水环境清洁度要求非常高,如鳗鱼的养殖,为了保持养殖池池水的清洁度,要比其他的养殖生物更经常的排掉污水和固体物污泥,其中的杂质浓度很低,这样带走了大量的池水,降低了水的利用率,造成浪费,增加了水损耗及提高了养殖成本。另外,为了使养殖池内的水能够平顺的绕着养殖池的四周转动,以利于养殖生物的生长繁殖和细小的污质不易沉降,一般会在养殖池的边角进行倒角处理。但是边角倒角处理后隔离形成的一个小区域,通常会被填充掉或者搁置,造成空间浪费或者成为聚集垃圾废弃物的地方,产生卫生问题不利于养殖生物的生长繁殖。现有技术中为了保持养殖池内池水的恒温,以利于养殖生物的生长繁殖,一般设有加热装置,通常为蒸汽加热装置,将蒸汽管放在养殖池内,进行加热。但是蒸汽温度很高容易发生养殖生物烫伤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便于集中连续过滤污水,将污水过滤成干净的水,以利于循环利用,防止浪费;通过设置隔离加温,杀死循环水中的寄生虫,防止养殖生物被烫伤;并额外利用养殖池边角倒角处理后废弃的空间,减少空间浪费。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它包括小蓄水池、进水通道、出水通道、可控制开合的进水装置和可控制开合的排水装置、带过滤网的抽水泵;所述小蓄水池设置于养殖池边;所述进水通道的出水口 A和进水口 A分别与小蓄水池和养殖池连通,所述的出水通道的进水口 B和出水口 B分别与小蓄水池和排水沟连通;所述的抽水泵设置在小蓄水池内,抽水泵出水端通向养殖池内;所述进水装置设置在进水通道的出水口 A处;所述出水装置设置在出水通道的进水口 B处。较之前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设有可控制进水和出水的小蓄水池,并带有过滤装置。应用本技术,将养殖池内排出的污水经过小蓄水池过滤后,重新抽入养殖池中使用,以达到循环利用池水的目的。当小蓄水池中积累大量的污质后,只需要少量的池水就能将大量的污质冲洗清理排出至排水沟,大大的减少水的浪费,相比现有技术中将养殖池中排出的含有低浓度污质的污水直接排至排水沟,节约了大量的水,减少了养殖成本。2.由于从养殖池内排出的污水杂质含量较低,小蓄水池可以连续循环多次过滤污水,当污质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再经过排污装置排出小蓄水池。因此本技术实用性强。3.小蓄水池为原先搁置的养殖池边角在倒角处理后形成的区域,与养殖池邻近,基本不需要投入从养殖池中污水至小蓄水池以及过滤后的水从小蓄水池抽至养殖池中的费用。本技术通过巧妙的设计变废为宝,低成本的投入,达到很好的节约用水的效果而且使用成本低。4.在小蓄水池内设有加热装置,在小蓄水池内加热池水,抽至养殖池内使用,防止了现有技术中因直接在养殖池内加热池水,而导致的养殖生物烫伤的意外发生,且加温的水温均匀度相对而言比直在养殖池内加温的水更加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养殖池倒角处理形成小蓄水池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小蓄水池、2出水插管、3进水插管、4进水通道、5出水通道、6过滤网、7抽水泵、8养殖池、9蒸汽加热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带有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它包括小蓄水池1、进水通道4、出水通道5、可控制开合的进水装置和可控制开合的排水装置、带过滤网6的抽水泵7 ;所述小蓄水池I设置于养殖池8边;所述进水通道4的出水口 A和进水口 A分别与小蓄水池I和养殖池8连通,所述的出水通道5的进水口 B和出水口 B分别与小蓄水池I和排水沟连通;所述的抽水泵I设置在小蓄水池I内,抽水泵7出水端通向养殖池8内;所述进水装置设置在进水通道4的出水口 A处;所述出水装置设置在出水通道5的进水口 B处。本技术中设有的可控制开合的进水装置,根据小蓄水池I中的蓄水量,控制养殖池8排出的污水通过进水通道后进入或者停止进入小蓄水池I内,即当小蓄水池I内没有水的时候,控制进水装置开启,使得养殖池内的水流入小蓄水池,当小蓄水池的液面和养殖池的液面齐平后,养殖池内的水不再流入小蓄水池;小蓄水池I内的污水通过过滤网6过滤后形成干净的水,干净的水被抽水泵7抽回养殖池8中使用,从而实现污水的过滤循环使用。污水中的污质经过滤网6过滤沉降至小蓄水池I池底和过滤网四周,当污泥积累一定的量后,通过排水装置控制过滤网的冲洗使其污泥排出至排水沟,同时带走少量的池水,完成排污后,排水装置关闭,重新开启运行装置,继续引入养殖池的池水。也就是说,本技术只需要少量的水就能排走大量的高浓缩后的污质,如果不使用本技术,则养殖池8中每次要排出大量的水只能排走少量的污质。如图2所示,所述的小蓄水池I为养殖池8边角在倒角处理后形成的区域。为了使养殖池8内的水能够平顺的在养殖池8中做环绕运动,以利于养殖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通常在养殖池8的边角进行倒角处理,从而形成一个小区域;通常小区域被填充掉或者被搁置。而本技术充分利用了这块小区域,将其作为可过滤养殖池8排出的污水的小蓄水池I,使污水能够循环使用。小蓄水池I邻近养殖池8,更便于污水的过滤循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加温过滤循环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小蓄水池(1)、进水通道(4)、出水通道(5)、可控制开合的进水装置和可控制开合的排水装置、带过滤网(6)的抽水泵(7);所述小蓄水池(1)设置于养殖池(8)边;所述进水通道(4)的出水口A和进水口A分别与小蓄水池(1)和养殖池(8)连通,所述的出水通道(5)的进水口B和出水口B分别与小蓄水池(1)和排水沟连通;所述的抽水泵(7)设置在小蓄水池(1)内,抽水泵(7)出水端通向养殖池(8)内;所述进水装置设置在进水通道(4)的出水口A处;所述出水装置设置在出水通道(5)的进水口B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新黄平华陈建标陈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航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