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定流量自动生态放流闸门及放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00770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定流量自动生态放流闸门及放流装置,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主闸门体和副闸门体,副闸门体竖向滑动设置在主闸门体上;主闸门体上开设有与水流相通的贯通槽,副闸门体上开设有与贯通槽对应的过流孔口,且过流孔口的竖向尺寸小于贯通槽的竖向尺寸。能够实现根据上游水位调节闸门上放流的过流孔口的位置,使得下泄水流能够保持流量恒定和水温恒定,实现恒定流量的自动生态放流,控制方便,改变了传统的单一闸门控制过流的模式,启闭对象由自重较大的主闸门转变为自重较小的副闸门体,有效降低了闸门启闭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恒定流量自动生态放流闸门及放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水电开发的迅速发展,在西部坡降较大的山区河流,已经建造或计划修建的大坝日益增多。拦河大坝的修建使得部分河流的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大坝至厂房之间的河段和下游河曲段的破坏更为严重,导致河流减水、局部断流甚至常年枯竭。为了在水电开发的同时保护减水河段的生态环境,按照河流所处气候带的不同,在不同季节通过开启水闸向下游注入一定水温基本恒定的生态流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闸门作为一种控制泄水通道的设施,具有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等作用,当向下游泄放一定流量的水流时,通常的做法是将闸门开启一定的开度以释放水流。但其在闸门的开启过程中,由于需要整体提升自重较大的闸门,使得闸门开度往往不易精确控制,较难实现下泄流量的恒定,同时也容易造成闸门空化空蚀,而且在自然条件下河道水流为非恒定流,考虑到上游水位的变化,下泄水流距水面的距离往往也处于变化之中,这样闸门开度大小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差,难以精确控制,同时也使得下泄水流的水温变化较大,不利于下游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定流量自动生态放流闸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闸门体和副闸门体,副闸门体竖向滑动设置在主闸门体上;主闸门体上开设有与水流相通的贯通槽,副闸门体上开设有与贯通槽对应的过流孔口,且过流孔口的竖向尺寸小于贯通槽的竖向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杰何开明江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