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配合零件的拆装装置及拆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9327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8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飞机部件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紧配合零件的拆装装置及拆装方法,以解决目前紧配合零件在装入或取出时,费时费力且容易造成机体以及零件损伤的问题。紧配合零件的拆装装置包括:圆形支撑板,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圆环状垫圈,外径小于支撑板的直径,内径不小于飞机机体上安装孔的直径,且高度不小于紧配合零件的高度;相匹配螺栓与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螺栓与螺母的方式,无振动及敲击噪音,操作过程中便于边观察且可控制性好,不会对机体以及零件造成敲击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机部件制造
,涉及。
技术介绍
在飞机机体上,很多地方需要用到紧配合零件,例如套筒、垫圈等。目前,紧配合零件的装入或取出,在没有或者不方便使用压力设备的情况下,常采取敲击的方式进行,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机体以及零件的损伤,还可能对操作人员产生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目前紧配合零件在装入或取出时,费时费力且容易造成机体以及零件损伤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紧配合零件拆装装置,用于拆除飞机机体上安装孔内的所述紧配合零件或者将所述紧配合零件安装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紧配合零件呈圆环状,所述拆装装置包括:圆形支撑板,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圆环状垫圈,外径小于所述支撑板的直径,内径不小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且高度不小于所述紧配合零件的高度;螺栓,所述螺栓的螺杆直径不大于所述支撑板上通孔的直径以及所述紧配合零件的内径;螺母,与所述螺栓相匹配,所述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板上通孔的直径以及所述紧配合零件的内径。可选地,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垫圈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垫圈的轴向端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紧配合零件的拆卸方法,用于将拆除飞机机体上安装孔内的所述紧配合零件,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紧配合零件拆装装置,所述拆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所述螺栓从所述机体一侧穿过所述紧配合零件的内孔,并从另一侧穿出;步骤二、穿出所述机体另一侧的所述螺栓,再依次穿过所述垫圈的内孔以及所述支撑板的通孔,最后与所述螺母连接,其中,所述垫圈与所述紧配合零件同轴设置;步骤三、旋转所述螺栓的螺帽或者所述螺母,直到所述螺栓将所述紧配合零件从所述机体上安装孔内完全退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紧配合零件的安装方法,用于将所述紧配合零件安装到飞机机体上安装孔内,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的紧配合零件拆装装置,所述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所述螺栓从一侧穿入所述紧配合零件的内孔,并从另一侧穿出;步骤二、穿出所述紧配合零件另一侧的所述螺栓,再依次穿过所述机体上安装孔、所述垫圈的内孔以及所述支撑板的通孔,最后与所述螺母连接,其中,所述紧配合零件与所述机体上安装孔同轴;步骤三、旋转所述螺栓的螺帽或者所述螺母,直到所述螺栓将所述紧配合零件完全压装到所述机体上安装孔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紧配合零件的拆装装置及拆装方法,采用螺栓与螺母的方式,无振动及敲击噪音,操作过程中便于边观察且可控制性好,不会对机体以及零件造成敲击损伤。另外,由于不需要使用电气设备,因此不存在相关损耗、设备燥声以及安全问题,且对人员的技能要求低,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紧配合零件的拆装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紧配合零件拆装装置,用于拆除飞机机体6上安装孔内的所述紧配合零件5或者将所述紧配合零件5安装所述安装孔内,紧配合零件5通常呈圆环状。紧配合零件拆装装置包括支撑板1、垫圈2、螺栓3以及螺母4等。具体地,支撑板I呈圆形,并且可以采用多少适合的材料,例如钢材或者木材等,其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垫圈2呈圆环状,外径小于支撑板I的直径,内径不小于安装孔的直径,且高度不小于紧配合零件5的高度。进一步,支撑板I与垫圈2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其中,支撑板I位于垫圈2的轴向端部,以节约加工工序及成本。螺栓3的螺杆直径不大于支撑板I上通孔的直径以及紧配合零件5的内径。螺母4与螺栓3相匹配,螺母4的外径大于支撑板I上通孔的直径以及紧配合零件5的内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紧配合零件的拆卸方法,采用上述紧配合零件拆装装置,用于将拆除飞机机体6上安装孔内的所述紧配合零件5,具体拆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螺栓3从机体6 —侧穿过紧配合零件5的内孔,并从另一侧穿出;步骤二、穿出机体6另一侧的所述螺栓3,再依次穿过垫圈2的内孔以及支撑板I的通孔,最后与螺母4连接,其中,垫圈2与所述紧配合零件5同轴设置;步骤三、旋转螺栓3的螺帽或者螺母4,直到螺栓3将紧配合零件5从机体6上安装孔内完全退出。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紧配合零件的安装方法,采用上述紧配合零件拆装装置,用于将紧配合零件5安装到飞机机体6上安装孔内,具体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螺栓3从一侧穿入紧配合零件5的内孔,并从另一侧穿出;步骤二、穿出紧配合零件5另一侧的螺栓3,再依次穿过机体6上安装孔、垫圈2的内孔以及支撑板I的通孔,最后与螺母4连接,其中,紧配合零件5与机体6上安装孔同轴;步骤三、旋转螺栓3的螺帽或者螺母4,直到螺栓3将紧配合零件5完全压装到机体6上安装孔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紧配合零件的拆装装置及拆装方法,采用螺栓3与螺母4的方式,无振动及敲击噪音,操作过程中便于边观察且可控制性好,发现问题可立即停止,不会对机体以及零件造成敲击损伤。并且,不需要使用电气设备,不存在相关损耗、设备燥声以及安全问题,对人员的技能要求低,成本也低。另外,拆装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取用及操作,受场地及操作空间的限制小,尤其是在外场或机上使用优势明显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紧配合零件拆装装置,用于拆除飞机机体(6)上安装孔内的所述紧配合零件(5)或者将所述紧配合零件(5)安装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紧配合零件(5)呈圆环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装置包括: 圆形支撑板(I),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 圆环状垫圈(2),外径小于所述支撑板⑴的直径,内径不小于所述机体(6)上安装孔的直径,且高度不小于所述紧配合零件(5)的高度; 螺栓(3),所述螺栓(3)的螺杆直径不大于所述支撑板(I)上通孔的直径以及所述紧配合零件(5)的内径; 螺母(4),与所述螺栓(3)相匹配,所述螺母⑷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板⑴上通孔的直径以及所述紧配合零件(5)的内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配合零件拆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I)与所述垫圈(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支撑板(I)位于所述垫圈(2)的轴向端部。3.—种紧配合零件的拆卸方法,用于将拆除飞机机体(6)上安装孔内的所述紧配合零件(5),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配合零件拆装装置,所述拆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螺栓(3)从所述机体(6) —侧穿过所述紧配合零件(5)的内孔,并从另一侧穿出; 步骤二、穿出所述机体(6)另一侧的所述螺栓(3),再依次穿过所述垫圈(2)的内孔以及所述支撑板(I)的通孔,最后与所述螺母(4)连接,其中,所述垫圈(2)与所述紧配合零件(5)同轴设置; 步骤三、旋转所述螺栓(3)的螺帽或者所述螺母(4),直到所述螺栓(3)将所述紧配合零件(5)从所述机体(6)上安装孔内完全退出。4.一种紧配合零件的安装方法,用于将所述紧配合零件(5)安装到飞机机体(6)上安装孔内,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紧配合零件拆装装置,所述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紧配合零件拆装装置,用于拆除飞机机体(6)上安装孔内的所述紧配合零件(5)或者将所述紧配合零件(5)安装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紧配合零件(5)呈圆环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装置包括:圆形支撑板(1),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圆环状垫圈(2),外径小于所述支撑板(1)的直径,内径不小于所述机体(6)上安装孔的直径,且高度不小于所述紧配合零件(5)的高度;螺栓(3),所述螺栓(3)的螺杆直径不大于所述支撑板(1)上通孔的直径以及所述紧配合零件(5)的内径;螺母(4),与所述螺栓(3)相匹配,所述螺母(4)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板(1)上通孔的直径以及所述紧配合零件(5)的内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龙耿玉新郁万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