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丹毒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丹毒 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丹毒是由P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如足癣、刺伤等侵入,引起皮 内嘲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故义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发于头面称抱 头火丹,发于躯十称内发丹毒,发于腿部称腿游风,新生儿丹毒称赤游丹。本病发病急。症 状重.经2-5天的潜伏期后突然急性发病,伴有高热、寒战、头痛及呕吐等全身症状。肿痛 迅速向周围蔓延成为一片红色损害,其色如丹涂脂染,故名丹毒。中医学认为,丹毒是风湿 热诸邪化火侵入人体,内因素体火旺,血分有热,两热相并郁于肌肤,气滞血瘀,经络不通等 所致引起。西医采用大剂量青霉索或磺胺类药物治疗.一般用药2-3天后,体温常能恢复 正常,需持续用药2周左右。但西药有副作用,长期用药带来的结果往往是身体机能的退化 和胃肠功能的不良反应。另外小面积的丹毒可采用局部用药,如醋酸铝溶液等,但是是容易 复发。因此本专利技术特进一步优选采用了一种治疗丹毒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药治疗丹毒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丹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沙参15‑20克,知母10‑20克,牡丹皮10‑15克,胡黄连10‑15克,水牛角3‑9克,紫花地丁15‑20克,连翘15‑25克,板栗15‑20克,金银花10‑20克。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