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式大火盖及安装有花瓣式大火盖的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8071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瓣式大火盖以及安装有花瓣式大火盖的燃烧器,该花瓣式大火盖至少包括上表面,所述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台,相邻二所述凸台之间设置有供二次空气补入的通道;所述凸台具有外高内低、向内倾斜的第一表面和多个侧面,所述出火孔设置于第一表面或多个所述侧面上;所述供二次空气补入的通道靠近所述大火盖中心的一侧形成有凹台,所述凹台的高度低于所述凸台的高度;用于连接内外圈火焰的传火槽设置于所述凸台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出火孔设置合理、火焰分布均匀、热效率高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烧器
,尤其涉及一种花瓣式大火盖以及安装有花瓣式大火盖的燃烧器。
技术介绍
现在常用的大气式燃烧器,一般包括大火盖、小火盖、分火器和引射部分。其中,大火盖的上表面一般为平面,或者中心部分为平面、外圈向外倾斜的结构,这种平面结构的燃烧器,在锅内有液体溢出时,流出的液体会堵塞出火孔,进而减少出火孔的有效数量,出现异常燃烧。现有的大火盖上的出火孔一般沿大火盖的圆周均布,或者沿径向分布,当燃烧器燃烧时,来自出火孔的火会形成一个屏障,阻止了二次空气的补给,容易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设置有这种大火盖的燃烧器的热效率一般不会太高。因此,不仅浪费大量的能源,而且也降低了燃烧器的热效率。同时,当出火孔沿大火盖的圆周面均布时,燃烧的火焰容易烧到锅架,导致大量烟气的产生,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另外,由于出火孔设置于大火盖的外圈,容易造成锅底的不均匀受热,为了达到相同的加热效果,不但需要使用者耗费更多的时间,而且也会耗费更多的燃气资源,造成能源的浪费。由于现有的燃烧器中,传火槽设置于大火盖的表面,在锅内有液体溢出时,流出的液体会堵塞传火槽,容易引起点火问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宄一种出火孔位置设置合理,火焰分布均匀、热效率高的大火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出火孔位置设置合理,火焰分布均匀、热效率高的花瓣式大火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花瓣式大火盖的、热效率高的燃烧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花瓣式大火盖,至少包括上表面,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出火孔,所述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台,相邻二所述凸台之间设置有供二次空气补入的通道;所述凸台具有外高内低、向内倾斜的第一表面和多个侧面,所述出火孔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者多个所述侧面上;所述供二次空气补入的通道靠近所述大火盖中心的一侧形成有凹台,所述凹台的高度低于所述凸台的高度;用于连接内外圈火焰的传火槽设置于所述凸台上。由于将大火盖的上凸台的第一表面设置为向内倾斜的曲面,当锅内有液体溢出时,液体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内倾的第一表面流入盛液盘,解决了锅内溢出的液体堵塞出火孔的问题。由于在大火盖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凸台和凹台,出火孔均匀设置于凸台上,并且相邻二凸台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出火孔的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在保证锅底均匀受热的同时,二次空气可以通过相邻二凸台之间的间隙进行补充,使燃气燃烧更充分,从而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提高了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凹台和凸台的间隔设置,锅架上的锅脚的设置可以避开出火孔,从而降低了由于锅脚的燃烧而产生的烟气,降低了烟气对使用者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了使用燃烧器的安全性。较佳地,每一所述凸台的侧面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之间形成有连接面;每一所述凹台上形成有凹凸的花瓣结构。较佳地,所述第一侧面为沿所述大火盖的外圈设置的上部为圆弧型的弧型曲面,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分别为由曲率渐变的样条曲线形成的曲面。由于凸台的第一侧面沿大火盖的外圈设置,第二侧面与第三侧面分别由曲率渐变的样条曲线形成的曲面,并且在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上均布有出火孔,凸台的这种出火形状与锅底的形状相配合,从而进一步使得锅底受热均匀,解决了锅底受热不均给使用者带来的不便。较佳地,所述凸台为五个,所述凹台为五个;所述供二次空气补入的通道为设置于相邻二所述凸台之间的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为5-16_。较佳地,所述第一侧面的所述弧型结构的上部为一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90° ο较佳地,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九个出火孔;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五个出火孔。出火孔的这种设置方式,使得大火盖燃烧时火焰的分布更接近锅底的形状,提高了锅底受热的均匀性。较佳地,所述传火槽设置于二相邻的所述侧面的连接面的外侧。由于将传火槽设置于二相邻的侧面的连接面的外侧,可以避免传火槽被锅内溢出的液体堵塞,同时也提高了大火盖的美观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安装有前述花瓣式大火盖的燃烧器,该花瓣式大火盖燃烧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花瓣式大火盖下方的分火器以及设置于所述分火器下方的引射部分;所述分火器上设置有多条用于气流流通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凹台相对应。由于凹台的设置,使得分火器底部的气流通道变窄,相应地,二次空气补给的通道加宽,在保证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的同时,增大了二次空气的流通面积,使得燃气的燃烧更加充分。较佳地,所述引射部分包括大引射管、小引射管和混合腔;所述大引射管与所述小引射管设置于所述混合腔的外部,所述小引射管进气口端面到所述混合腔的距离小于所述大引射管端面到所述混合腔的距离。较佳地,所述混合腔为设置有外凸腔的柱形结构;所述外凸腔为一与所述混合腔的腔体相切的1/4的正方体结构,所述正方体结构与所述柱形结构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花瓣式大火盖,由于将大火盖的上凸台的第一表面设置为向内倾斜的曲面,当锅内有液体溢出时,液体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内倾的第一表面流入盛液盘,解决了锅内溢出的液体堵塞出火孔的问题。由于在大火盖的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凸台和凹台,出火孔均匀设置于凸台上,并且相邻二凸台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出火孔的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在保证锅底均匀受热的同时,二次空气可以通过相邻二凸台之间的间隙进行补充,使燃气燃烧更充分,从而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提高了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凹台和凸台的间隔设置,锅架上的锅脚的设置可以避开出火孔,从而降低了由于锅脚的燃烧而产生的烟气,降低了烟气对使用者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了使用燃烧器的安全性。由于凸台的第一侧面沿大火盖的外圈设置,第二侧面与第三侧面分别由曲率渐变的样条曲线形成的曲面,并且在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上均布有出火孔,凸台上出火孔的这种设置方式与锅底的形状相配合,从而进一步使得锅底受热均匀,解决了锅底受热不均给使用者带来的不便。由于将传火槽设置于二相邻的侧面的连接面的外侧,可以避免传火槽被锅内溢出的液体堵塞,同时也提高了大火盖的美观度。设置有花瓣式大火盖的燃烧器,由于在分火器上设置有多条气流通道,在满足混合气体流通的同时,增大了二次空气的流通面积,从而使得燃气燃烧得更充分。设置有花瓣式大火盖的燃烧器,由于将混合腔设置为一外凸腔,即在柱形腔体的外侧增设一与柱形混合腔的腔体相切的1/4的正方体结构,该正方体结构与柱形结构的内部相连通。从而在不增大占地面积的同时,增大了混合腔的体积,有利于燃气和空气的充分混合,消除了黄焰的产生,降低了烟气。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花瓣式大火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燃烧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分火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引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燃烧器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花瓣式大火盖。第一侧面111、第二侧面113和第三侧面114上设置有多个出火孔10。在本实施例中,大火盖的宽度为25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瓣式大火盖,至少包括上表面,所述上表面上设置有出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台,相邻二所述凸台之间设置有供二次空气补入的通道;所述凸台具有外高内低、向内倾斜的第一表面和多个侧面,所述出火孔设置于第一表面或多个所述侧面上;所述供二次空气补入的通道靠近所述大火盖中心的一侧形成有凹台,所述凹台的高度低于所述凸台的高度;用于连接内外圈火焰的传火槽设置于所述凸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娟娟郭寿俊黄若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林内有限公司港华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