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WSS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988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WSS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属于光通信网络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采用两个波长选择开关,通过第一波长选择光开关将光波长或波长组信号切换到波长选择光开关的任意端口,需要直通的光波长或波长组信号通过直通光纤,经过第二波长选择开关输出到输出干线光纤中;需要下路的光波长或波长组信号经过光分路模块被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通过下路出口光纤连接至用户端,另一部分通过下游光纤连接至第二波长选择开关,实现信号的组播或广播,波长选择开关控制由信令代理通过控制器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可实现上/下路波长或波长组光信号、及波长或波长组光信号的组播或广播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WSS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属于光通信网络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信业的发展趋势是以语音为代表的传统电信业务的下降,以网络电视、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业务的兴起。这些业务都是以IP协议(互联网协议)为承载,IP业务具有突发、多变、不可预见等特点,采用传统的同步数字复用等级(SDH)、波分复用(WDM)网络已经无法充分利用网络带宽,且资源配置缓慢、操作复杂、网络生存性差。因此,网络运营商不仅要解决带宽问题,更需要解决带宽的灵活提供和提高网络的生存性等冋题。随着WDM技术的成熟和单波长速率的持续提高,单纯的网络带宽从技术上已不存在“瓶颈”,新的“瓶颈”是对于带宽粒度的调度和管理。一方面基于IP的业务量呈爆炸性增长,作为业务承载网的光网络中波长通道的数量也急剧增长,对于大量波长通道的维护、管理和调度成为主要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电信业务的宽带化发展,出现了新的运营模式,即波长出租、虚拟专网(VPN)等,对波长通道的调度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上述背景下,可重构的光分插复用器(ROADM)设备应运而生,该设备具备在波长层面远程控制光信号的分插复用状态的能力。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能够支持多波长重构,实现全光组网及波长灵活调度;可以快速提供波长业务,任意波长在任意端口上/下路;无需光/电/光转换,实现业务的透明传输与交换。目前的ROADM设备主要有3种结构类型:波长阻断器(WB)、平面波导(PLC)和波长选择开关(WSS)型。WB型的ROADM的主要原理,是利用WB器件对需要上/下路的波长进行阻断,其优点是易于实现,大量上/下通路时有成本优势,但其灵活性差,插入损耗大。PLC型ROADM解决了 WB型插损大的问题,且易于集成,但是其灵活度较WB型并无提高,且传输性能较差。WSS型虽然插入损耗比PLC型大,但能支持任意波长从任意端口上/下路,灵活性好,易扩容,逐步成为ROADM设备的首选技术。广播是指网络域内的节点可以与其他所有节点进行一对多通信,组播是指一对多通信,但不是对所有节点。目前光网络中的一些增值业务,如网络电视、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等,都需要组播和广播功能的支持。实现网络组播和广播功能的方式分为电域、光/电/光和光域三种方式。电域实现是利用IP技术将需要广播或组播的数据复制、分发,光/电/光方式是将需要广播或组播的数据调制到多个波长上,光域实现是通过特殊的光器件,如WSS和光耦合器等,将一个波长信号分成若干份,分别在各个组播成员处下路。电域实现技术非常成熟,但是很难适应现有业务带宽和服务质量需求。光/电/光方式会受到“电子速率瓶颈”限制,光域中的组播和广播能够提供高带宽、高质量的服务,能够与下一代智能光网络技术紧密结合。对于现有全光组播和广播节点设备结构均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过高、插入损耗过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WSS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以解决现有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在实现广播和组播时所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过高、插入损耗过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提供了一种基于WSS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该光分插复用器包括与入口光纤连接的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与出口光纤连接的第二波长选择开关,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的输出端设置有直通端口和下路端口,用于将任意波长或波长组的信号切换到相应端口,所述下路端口连接有光分路模块,用于将光信号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通过下路出口光纤连接至用户端,另一部分通过下游光纤连接至第二波长选择开关,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的直通端口通过直通光纤连接至第二波选择开关的直通端,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均由信令代理通过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下游光纤与第二波长选择开关之间还设置光开关,所述光开关的一个信号输入端通过下游光纤与光分路模块连接,所述光开关的另一信号输入端用于通过上路入口光纤与用户端连接,将用户端的信息上传,所述光开关由信令代理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的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包括I个波分解复用器、M个I XN光开关和N个波分复用器,所述波分解复用器的输入端用于连接输入干线光纤,经波分解复用器将将信号分解成M路信号,每路信号连接至对应的I XN光开关的信号输入端,所述每个I XN光开关的i个信号输出端与第i个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连接,Ι^?^Ξ N,所述每个波分复用器的输出端为第一波长选择开关的输出端。所述的光分路模块为光親合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采用两个波长选择开关,通过第一波长选择光开关将光波长或波长组信号切换到波长选择光开关的任意端口,需要直通的光波长或波长组信号通过直通光纤,经过第二波长选择开关输出到输出干线光纤中;需要下路的光波长或波长组信号经过光分路模块被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通过下路出口光纤连接至用户端,另一部分通过下游光纤连接至第二波长选择开关,实现信号的组播或广播。波长选择开关控制由信令代理通过控制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便于光子集成,光波长或波长组信号损耗较小,并可以实现上/下路波长或波长组光信号、及波长或波长组光信号的组播或广播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结构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波长选择开关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WSS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光分插复用器包括与入口光纤I连接的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和与出口光纤12连接的第二波长选择开关11,第一波长选择开关的输出端设置有直通端口和下路端口,用于将任意波长或波长组的信号切换到相应端口,下路端口连接有光分路模块5,用于将光信号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通过下路出口光纤7连接至用户端,另一部分通过下游光纤6连接至第二波长选择开关11,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的直通端口通过直通光纤3直连至第二波选择开关11的直通端,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11均由信令代理14通过控制器16控制。本专利技术所选用的第一波长选择开关2如图3所示,包括波分解复用器19、若干个IXN光开关21和N个波分复用器,波分解复用器的输入端通过干线光纤18接入光传输系统,输出端分别通过若干根输出光纤20接到若干个I XN光开关上,每个I XN光开关的N个端口分别连接至与之对应的波分复用器上,如第I个波分复用器25对应每个光开关的第I个端口,第2个波分复用器26对应于每个光开关的第2个端口上,以此类推,第N个波分复用器27对应于每个光开关的第N个端口上。光波长信号由WSS输入干线光纤18输入,经过波分解复用器(WDM - DEMUX) 19进入波分解复用器输出光纤20,在IXN光开关21中进行输出光纤的选择,可以经过I X N光开关的输出光纤22到达第一波分复用器(WDM-MUX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WSS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WSS的可重构光分插复用器,其特征在于,该光分插复用器包括与入口光纤连接的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与出口光纤连接的第二波长选择开关,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的输出端设置有直通端口和下路端口,用于将任意波长或波长组的信号切换到相应端口,所述下路端口连接有光分路模块,用于将光信号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通过下路出口光纤连接至用户端,另一部分通过下游光纤连接至第二波长选择开关,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的直通端口通过直通光纤连接至第二波选择开关的直通端,所述第一波长选择开关和第二波长选择开关均由信令代理通过通过控制器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雒莘梓王文革殷洪玺吴晨光赵楠王欣续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