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控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7896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质控管固定装置,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顶面设有一容纳质控管底端的容纳槽;盖体,呈圈状,底端具有一圈扣合凹槽,内圈上设有至少两个质控管弹性夹持件。通过将本质控管固定装置应用到质评质控工作中,当进行加样检测前,可将限位柱置入到采血管管底端,再将盖体盖合在采血管管口处,然后将质控管或质评管从盖体上的开口处插入至采血管中,其中限位柱用于限制质控管在采血管中的高度,其恰好使得质控管的管口位于采血管管口的上方,而弹性夹持件可夹持住质控管,从而使得质控管固定住,避免质控管的随意晃动或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质控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血站或医院定期进行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工作,检测时,先将室间质评管或室内质控管放置到试管架上,再将试管架放入加样仪中并进行全自动加样。然而,目前试管架与室间质评管、室内质控管的规格不匹配,试管架的管径大于质控管和质评管,所以质控管放入试管架后会倾斜,不稳固,这样在加样时,容易造成加样加不上,导致仪器报警,最后使得整批加样失败,必须整批重新加样,费时费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医院或血站一般会利用采血管与试管架相匹配的特点,将室间质评管或室内质控管先放入采血管后,再将其放入试管架中,然而室间质评管和室内质控管的高度低于采血管,检验人员一般会在采血管的管底塞入棉花或纸,使室间质评管和室内质控管的管口位于采血管管口的上方,然而,虽然限定住了室间质评管和室内质控管的高度但由于采血管的管径大于室内质控管,室内质控管的稳固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一旦室间质评管和室内质控管倾斜,加样液很容易滴到采血管或试管架上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质控管不稳固的位于采血管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保证质控管稳固的位于采血管内部的质控管固定装置。其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质控管固定装置,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顶面设有一容纳质控管底端的容纳槽;盖体,呈圈状,底端具有一圈扣合凹槽,内圈上设有至少两个质控管弹性夹持件。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上端设有两个卡槽。优选的,所述弹性夹持件的形状为弧形,夹持件的末端具有缓冲凸点。优选的,所述盖体和限位柱的材质为橡胶、硅胶。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高度为0.8-1.5cm。采用本技术的质控管固定装置,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将本质控管固定装置应用到质评质控工作中,当进行加样检测前,可将限位柱置入到采血管管底端,再将盖体盖合在采血管开口处,然后将质控管或室间质评管从盖体上的开口处插入至采血管中,其中限位柱用于限制质控管在采血管中的高度,其恰好使得质控管的管口位于采血管管口的上方,而弹性夹持件可夹持住质控管,从而使得质控管固定住,避免质控管的随意晃动或倾斜,避免加样时将样品滴在采血管或试管架上造成污染,保证了加样的效率,从而提高了采血管重复使用率。2.本技术的限位柱的上端设有卡槽,当使用完限位柱,或需要更换限位柱时,用镊子等工具钳住卡槽将其取出即可,方便更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质控管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质控管固定装置剖视图;如上各图:1-质控管;2_质控管固定装置;3_采血管;21_盖体;22_限位柱;211-弹性夹持件;221-容纳槽;212-扣合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的质控管固定装置2包括限位柱22,盖体21。其中限位柱22用于限定质控管I的高度,其顶面设有可以容纳质控管底端的容纳槽221。而本实施例的盖体21,为圈状,其底端具有一圈扣合凹槽212 ;盖体21的内圈上设有至少两个夹持质控管的弹性夹持件211,使用时,将盖体21扣合在采血管3的管口处,使得采血管3的管口嵌入至扣合凹槽212的凹陷处。当进行室间质评和室间质控工作时,检验人员可将本质控管固定装置2与采血管3进行配合后,将其放置在试管架上,进行自动加样。通过限位柱22,使得质控管I管口的高度高于采血管3,保证样液直接加入质控管I内部而不会滴在采血管3和试管架上。通过弹性夹持件21对质控管I的夹持,使质控管I处于稳固状态,避免质控管I倾斜,从而保证了加样仪的加样效率。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夹持件21的数量为两个,为了保证弹性夹持件211能够有效的回缩和回弹,本实施例的弹性夹持件211的形状为弧形,具体为弧形弹片。此外,为了避免在移动放置质控管I的试管架时弹性夹持件211的末端触碰到采血管3,从而造成采血管3管壁磨损,或者插入质控管I时用力过猛,导致弹性夹持件211回缩过猛,使得弹性夹持件211末端触碰到采血管3,从而损伤采血管3,本实施例的弹性夹持件211的末端为缓冲凸点。本实施例中限位柱22的形状可以是与采血管3的管径大小相配合的圆柱状或纵切面为“U”形,由于上述形状的表面平滑,取放限位柱22方便,如采用“U”形结构,“U”形底可与采血管3管底可进行更好的配合,使得限位柱22可稳固的位于采血管3管底。本实施例的限位柱22上端设有一容纳质控管I管底的容纳槽221,容纳槽221的大小可与质控管I管底进行配合,采用本结构可对质控管I进行进一步的固定。考虑到限位柱22的取放方便,可以在限位柱22的上端设置可供镊子夹持的卡槽(由于卡槽的结构容易想象,故视图中并未示出)。为了保证质控管I的管口高于采血管的管口,但又不能过高,故本限位柱22的高度为0.8-1.5cm,本实施例的限位柱22的高度为1cm。具体操作时,可先将限位柱22置入采血管3管底处,再将盖体21盖合在采血管3的管口上,使弹性夹持件21伸入采血管中,然后将质控管I从盖体上端开口处插入至采血管3中,当质控管I接触到弹性夹持件21时,会给弹性夹持件21 —个力,使得弹性夹持件21回缩,使得质控管I管底接触到限位柱22。然后将采血管3放置在试管架上,而后放入加样仪中进行加样。完成检测时,我们可将盖体和限位柱从采血管上取出。由于室间质评管和室内质控管的规格不尽相同,故可将质控管固定装置制作成不同系列的产品,即各个系列分别满足室间质评管和室内质控管的规格。此外,本质控管固定装置2的盖体21和限位柱22的材质为橡胶、硅胶。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主权项】1.一种质控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顶面设有一容纳质控管底端的容纳槽; 盖体,呈圈状,底端具有一圈扣合凹槽,内圈上设有至少两个质控管弹性夹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质控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上端设有两个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质控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夹持件的形状为弧形,夹持件的末端具有缓冲凸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质控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和限位柱的材质为橡胶、硅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质控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的高度为0.8-1.5cm0【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质控管固定装置,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顶面设有一容纳质控管底端的容纳槽;盖体,呈圈状,底端具有一圈扣合凹槽,内圈上设有至少两个质控管弹性夹持件。通过将本质控管固定装置应用到质评质控工作中,当进行加样检测前,可将限位柱置入到采血管管底端,再将盖体盖合在采血管管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质控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顶面设有一容纳质控管底端的容纳槽;盖体,呈圈状,底端具有一圈扣合凹槽,内圈上设有至少两个质控管弹性夹持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秋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中心血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