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原工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聚乳酸的紧贴合防霾口罩及其制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3146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3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造基于聚乳酸的紧贴合防霾口罩的设备,包括人脸模具、高压发生器和发射器,聚乳酸静电纺丝液存放在发射器内,高压发生器与发射器连接,人脸模具作为聚乳酸静电纺丝液的接收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聚乳酸静电纺丝液喷射在医用纱布层上制作成了紧贴合面部的口罩本体,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阻隔性能;人脸模具的使用使得口罩能更好贴合人的面部,提高了佩戴舒适性,减少了口罩边缘的漏气,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阻隔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轻盈舒适,过滤效果好,制作简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个人日常卫生防护用品,具体涉及到一种基于聚乳酸的紧贴合防霾口罩及其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造成严重雾霾天气的大气悬浮颗粒物,尤其是粒径< 2.5微米的颗粒物(PM2.5),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与较大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2013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宄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此外,PM2.5吸附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可显著提高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机率。因此,在高PM2.5浓度环境中,个人防护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PM2.5颗粒太细小,空气过滤式口罩(可以分为防尘口罩、外科手术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并不能起到相应的防护作用。其中防尘口罩主要用于防空气中大颗粒灰尘,当灰尘直径小于5微米时,阻隔效果十分有限;外科手术口罩适用于手术室环境,可阻隔直径0.3微米以上的微粒,在85L/min的高流量下检测效率不低于95%,但呼气压力大,佩戴舒适性差,难以长时间佩戴;此外还有带活性炭滤片的口罩,可有效吸附空气中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但对于PM2.5无法进行有效阻隔,此外与面部贴合性差,过滤效果不高,同时活性炭本身就是一种颗粒物,被佩戴者吸入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用口罩过滤PM2.5的效果差,呼吸压力大,佩戴不舒适等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基于聚乳酸的紧贴合防霾口罩及其制造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制造基于聚乳酸的紧贴合防霾口罩的设备,包括人脸模具、高压发生器和发射器,聚乳酸静电纺丝液存放在发射器内,高压发生器与发射器连接,人脸模具作为聚乳酸静电纺丝液的接收端。所述人脸模具包括儿童型人脸模具、成人标准型人脸模具、成人肥胖型人脸模具和成人消瘦型人脸模具。—种基于聚乳酸的紧贴合防霾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上部设置有鼻夹,在口罩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系带,所述口罩本体由医用纱布层和聚乳酸纤维膜层组成。所述的聚乳酸纤维膜层由喷射在医用纱布上的聚乳酸静电纺丝液形成。本技术通过在人脸模具上覆盖医用纱布层,然后在高压发射器的作用下降聚乳酸静电发丝液发射到医用纱布层上,获得贴合面部的纳米级的聚乳酸纤维膜层,将医用纱布层和聚乳酸纤维膜层裁剪后固定好鼻夹和系带即可使用。本技术利用聚乳酸静电纺丝液喷射在医用纱布层上制作成了紧贴合面部的口罩本体,提高了本技术的阻隔性能;人脸模具的使用使得口罩能更好贴合人的面部,提高了佩戴舒适性,减少了口罩边缘的漏气,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阻隔性能。本技术轻盈舒适,过滤效果好,制作简易。【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聚乳酸的紧贴合防霾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口罩本体I上部设置有鼻夹2,在口罩本体I的两侧设置有系带3,所述口罩本体I由医用纱布层和聚乳酸纤维膜层组成。所述的聚乳酸纤维膜层由喷射在医用纱布上的聚乳酸静电纺丝液5形成。根据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中的检测方法,本技术在85L/min对氯化钠(计数中位径为0.075±0.020微米)、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计数中位径为0.185±0.020微米)的过滤效率大于95%,泄漏率小于2%,透气率大于 98%。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制造基于聚乳酸的紧贴合防霾口罩的设备,包括人脸模具4、高压发生器6和发射器7,聚乳酸静电纺丝液5存放在发射器7内,高压发生器6与发射器7连接,人脸模具4作为聚乳酸静电纺丝液5的接收端。其中,人脸模具由铜或不锈钢制作而成的人脸模具,且包括儿童型人脸模具、成人标准型人脸模具、成人肥胖型人脸模具和成人消瘦型人脸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人脸模具4与地8连接保证安全。使用方法:将医用纱布层覆盖在人脸模具4上,在高压发生器6的作用下,存储有聚乳酸静电纺丝液5的发射器7将聚乳酸静电纺丝液5喷射到医用纱布层上,聚乳酸静电纺丝液5在医用纱布上形成一层纳米级的聚乳酸纤维膜层,然后将医用纱布层连同聚乳酸纤维膜层裁剪至合适大小,固定好鼻夹2和系带3后即可使用。【主权项】1.一种制造基于聚乳酸的紧贴合防霾口罩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模具(4)、高压发生器(6 )和发射器(7 ),聚乳酸静电纺丝液(5 )存放在发射器(7 )内,高压发生器(6 )与发射器(7)连接,人脸模具(4)作为聚乳酸静电纺丝液(5)的接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基于聚乳酸的紧贴合防霾口罩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模具(4)包括儿童型人脸模具、成人标准型人脸模具、成人肥胖型人脸模具和成人消瘦型人脸模具。3.一种基于聚乳酸的紧贴合防霾口罩,包括口罩本体(I),口罩本体(I)上部设置有鼻夹(2),在口罩本体(I)的两侧设置有系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I)由医用纱布层和聚乳酸纤维膜层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聚乳酸的紧贴合防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乳酸纤维膜层由喷射在医用纱布上的聚乳酸静电纺丝液形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造基于聚乳酸的紧贴合防霾口罩的设备,包括人脸模具、高压发生器和发射器,聚乳酸静电纺丝液存放在发射器内,高压发生器与发射器连接,人脸模具作为聚乳酸静电纺丝液的接收端。本技术利用聚乳酸静电纺丝液喷射在医用纱布层上制作成了紧贴合面部的口罩本体,提高了本技术的阻隔性能;人脸模具的使用使得口罩能更好贴合人的面部,提高了佩戴舒适性,减少了口罩边缘的漏气,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阻隔性能。本技术轻盈舒适,过滤效果好,制作简易。【IPC分类】A41D13-11, D01D5-00【公开号】CN204426787【申请号】CN201520101138【专利技术人】曹健, 杨凯, 焦明立 【申请人】中原工学院【公开日】2015年7月1日【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基于聚乳酸的紧贴合防霾口罩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模具(4)、高压发生器(6)和发射器(7),聚乳酸静电纺丝液(5)存放在发射器(7)内,高压发生器(6)与发射器(7)连接,人脸模具(4)作为聚乳酸静电纺丝液(5)的接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健杨凯焦明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