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6952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其包括可从变色龙形态与机器人形态之间相互变形的变形体,所述变色龙形态的变形体包括变色龙头、变色龙身、变色龙上肢、变色龙下肢和变色龙头盔,其中,所述变色龙头盔可拉伸地罩在变色龙头的背面,所述变色龙上肢连接于变色龙身的两侧,所述变色龙下肢与变色龙身下部相连接,并可向两侧张开,所述变色龙身可在变色龙下肢上直立或弯折。其可通过各部件之间的位置替换、旋转、拉伸等等操作手段,来调整变色龙形态或机器人形态的肢体,将动物形态和机器人形态之间的变形转换巧妙设计,变换性大,趣味性强,而且变换操作性强,能够持续激发小朋友的玩乐乐趣,提高小朋友的智力和动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形玩具,尤其是指一种新型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变形玩具很多,但这些现有的变形玩具往往是单一的形态进行变形,如机器人形态变换成另一种机器人形态,缺乏趣味性,有些机器人的结构通常设计得比较复杂,外形传统缺乏新意,变形过程繁琐,小朋友难于独立操作完成变形过程,变形后的形态也较为单一,难于获得小朋友的长期喜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一种趣味性强、可转换形态的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可从动物形态变成机器人形态,或机器人形态变成动物形态,变形可逆。一种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其包括可从变色龙形态与机器人形态之间相互变形的变形体,所述变色龙形态的变形体包括变色龙头、变色龙身、变色龙上肢、变色龙下肢和变色龙头盔,其中,所述变色龙头盔可拉伸地罩在变色龙头的背面,所述变色龙上肢连接于变色龙身的两侧,所述变色龙下肢与变色龙身下部相连接,并可向两侧张开,所述变色龙身可在变色龙下肢上直立或弯折。所述机器人形态的变形体包括机器人头、机器人身、机器人上肢、机器人下肢和机器人胸铠,其中,机器人头由机器人身上方伸出,机器人上肢从机器人身的左右两侧伸出,机器人下肢可伸缩地从机器人身下方伸出,机器人胸铠可转动地安装于机器人身的前方。所述变色龙头盔包括头盖和连接杆,所述头盖上开设有一穿孔,所述连接杆一端安装于头盖的背面,另一端扣接于变色龙头上,通过连接杆的拉伸或弯折,改变变色龙头盔与变色龙头之间的间距,所述机器人头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头盖上,使其可从穿孔中伸出。所述变形体进一步包括相互扣合的尾椎和变色龙尾巴,其可拆卸地安装于变色龙身的背上或扣接于机器人上肢上。所述变形体进一步包括护甲,其可旋转地安装于变色龙头的两侧或机器人上肢的两侧。所述机器人上肢的端部设有转动杆,其与护甲连接,通过转动杆绕机器人上肢转动,带动护甲转动,改变护甲与变色龙头或机器人上肢之间的间距。所述变色龙头的下部开设有腹部收容腔,用于收纳机器人身的腹部,通过向下拉伸变色龙下肢,可将机器人身的腹部从腹部收容腔中拉出并外露。所述变色龙下肢包括活动连接的变色龙大腿、活动关节、变色龙小腿和变色龙脚,其中,变色龙大腿包裹机器人下肢,活动关节可折叠转动地连接于变色龙大腿和变色龙小腿之间,变色龙小腿与活动关节相连接并可弯曲或拉伸,改变变形体的姿态。所述机器人上肢包括上臂和下臂,所述下臂与上臂之间转动配合。所述变色龙头顶向内凹陷,形成凹口,用于收纳机器人头,使得变色孔头盔扣设于变色头上时,收纳机器人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为一种变色龙形态的变形体,其可通过各部件之间的位置替换、旋转、拉伸等等操作手段,来调整变色龙形态或机器人形态的肢体。通过连接杆可将变色龙头盔向后推动,使得变色龙头盔与变色龙头之间有一定间距,整体变形玩具更有立体感;变色龙头盔也可以通过向前翻转构成机器人胸铠;通过转动杆可使机器人上肢摆动、拉伸或收折,提高了机器人上肢的灵活度;另外,机器人下肢通过活动关节使得变色龙形态或机器人形态可站立或曲腿,变形玩具的动作姿态更为多样化,增加了可变形的形态;尾椎和尾巴可拆卸,在机器人形态时,可作为武器插接于机器人上肢上。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动物形态和机器人形态之间的变形转换巧妙设计,变换性大,趣味性强,而且变换操作性强,能够持续激发小朋友的玩乐乐趣,提尚小朋友的智力和动手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的变色龙形态的组装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的变色龙形态的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从变色龙形态变形成机器人形态的变形过程图一;图4为本技术一种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从变色龙形态变形成机器人形态的变形过程图二;图5为本技术一种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的机器人形态的组装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的机器人形态的拆解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的变色龙暴走形态的组装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其包括可从变色龙形态与机器人形态之间相互变形的变形体,所述变色龙形态的动物名为小逗龙,机器人形态的名字为幻影萌甲,所述变色龙形态的变形体包括变色龙头1、变色龙身2、变色龙上肢3、变色龙下肢4和变色龙头盔5,其中,所述变色龙头盔5可拉伸地罩在变色龙头I的背面,所述变色龙上肢3连接于变色龙身2的两侧,所述变色龙下肢4与变色龙身2下部相连接,并可向两侧张开,所述变色龙身2可在变色龙下肢4上直立或弯折。接下来,介绍所述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的机器人形态,其包括可从机器人形态变成变色龙形态的变形体,所述机器人形态的变形体包括机器人头20、机器人身21、机器人上肢22、机器人下肢23和机器人胸铠24,其中,机器人头20由机器人身21上方伸出,机器人上肢22从机器人身21的左右两侧伸出,机器人下肢23可伸缩地从机器人身21下方伸出,机器人胸铠24可转动地安装于机器人身21的前方。所述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从变色龙形态变形成机器人形态,也可以逆向从机器人形态变形呈变色龙形态,所述变色龙形态和机器人形态为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的两种变形状态。所述变色龙上肢3通过球形轴承与变色龙身2可转动地组装在一起,并分列于变色龙身2的两侧。机器人下肢23通过转轴可旋动地安装于机器人身21,所述变色龙下肢4安装于变色龙身2的下方,并套设于机器人下肢23的外周,通过机器人下肢23的摆动,可带动变色龙下肢4同步摆动。所述变色龙下肢4包括活动连接的变色龙大腿41、活动关节42、变色龙小腿43和变色龙脚44,其中,变色龙大腿41包裹机器人下肢23,活动关节42可折叠转动地连接于变色龙大腿41和变色龙小腿43之间,活动关节42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于变色龙下肢4的末端,另一端也与变色龙小腿43相铰接,活动关节42作为变色龙大腿41和变色龙小腿43之间的转接部件,通过转动带动变色龙小腿43和变色龙脚44的前后摆动。所述变色龙小腿43与变色龙脚44之间也通过转轴铰接,使得变色龙脚44可相对变色龙小腿43摆动,从而改变变形体的走姿或立姿。变色龙小腿43与活动关节42相连接并可弯曲或拉伸,改变变形体的姿态。所述变色龙头I的下部开设有腹部收容腔(未标示),用于收纳机器人身21的腹部,通过向下拉伸变色龙下肢4,可将机器人身21的腹部从腹部收容腔中拉出并外露,通过变色龙头I收纳机器人身21。当变形体呈变色龙形态时,机器人身21收入腹部收容腔中,当变形呈机器人形态时,机器人身21可从腹部收容腔中向下拉出使得机器人身21伸长。所述变色龙头盔5包括头盖50和连接杆51,所述头盖50上开设有一穿孔502,所述连接杆51 —端安装于头盖50的背面,另一端扣接于变色龙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色龙形机器人变形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从变色龙形态与机器人形态之间相互变形的变形体,所述变色龙形态的变形体包括变色龙头、变色龙身、变色龙上肢、变色龙下肢和变色龙头盔,其中,所述变色龙头盔可拉伸地罩在变色龙头的背面,所述变色龙上肢连接于变色龙身的两侧,所述变色龙下肢与变色龙身下部相连接,并可向两侧张开,所述变色龙身可在变色龙下肢上直立或弯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灵动创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