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抓取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6863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升降抓取翻转机构,主要包括气缸、抓取机构、滑轨、翻转机构、支架、滑块、滑轨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气缸顶升支架,通过滑块和滑轨的导向作用实现抓取机构顶升,翻转机构通过旋转轴实现抓取机构转,抓取机构过夹具前后伸缩实现组件夹取和释放,所述电机二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同步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丝杆旋转,丝杆和丝母配合,带动丝母移动,丝母带动夹具前后移动,实现组件的抓取和释放,所述电机一转动,并通过减速箱带动旋转轴转动,光感传感器通过感应片缺口测试旋转位置,通过上接近开关、下接近开关感应螺丝位置实现旋转角度限位,从而实现组件的垂直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具体是升降抓取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一代电子产品以电子管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半导体三极管,它以小巧、轻便、省电、寿命长等特点,很快地被各国应用起来,在很大范围内取代了电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块集成电路,它把许多晶体管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芯片上,使电子产品向更小型化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t旲集成电路,从而使电子广品向着尚效能低消耗、尚精度、尚稳定、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力成本的逐升,自动化行业的兴起,自动化设备的广泛使用,已是无法取代的,而自动化设备这一重要工具的大力推广,可以给各行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产品的品质,增加产值效益。在这种背景下,光伏行业自动化检测设备也应用而生。太阳能组件的生产检测中,由于检测项目较多,特别是某些需要垂直视角等检测,此时,传统的检测一般是由操作人员弯腰、低头进行,这样自动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自动抓取组件提升至人员合适视觉位置,并自动翻转一定角度的全自动化升降、抓取、翻转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抓取组件提升至人员合适视觉位置,并自动翻转一定角度的全自动化升降、抓取、翻转机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升降抓取翻转机构,包括气缸、抓取机构、滑轨、翻转机构、支架、滑块、滑轨固定板、感应片、光感传感器、上接近开关、下接近开关、旋转轴、轴承座一、减速箱、电机一、夹具、丝母支座、丝杆、丝母、轴承座二、轴承座三、从动轮、同步带、主动轮、电机二,其特征在于抓取机构一侧通过翻转机构设置在支架上,另一侧直接与支架连接,支架下方设置有气缸,支架两侧后方通过滑块设置在滑轨上,滑轨设置在滑轨固定板上,所述翻转机构由感应片、光感传感器、上接近开关、下接近开关、旋转轴、轴承座一、减速箱、电机一组成,电机一下方设置减速箱并通过减速箱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通过轴承座一设置在支架上,支架一侧设置有上接近开关、下接近开关、光感传感器,旋转轴外侧设置有感应片,感应片上设置有缺口,所述抓取机构主要由夹具、丝母支座、丝杆、丝母、轴承座二、轴承座三、从动轮、同步带、主动轮、电机二组成,电机二输出轴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通过同步带与从动轮连接,从动轮两侧分别设置轴承座二、轴承座三,丝杆分别贯穿从动轮、轴承座二、轴承座三,并在外侧通过丝母固定在丝母支座上,丝母支座、电机二均固定在夹具上。气缸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架下方两侧。支架为开口朝外的半框型。抓取机构与翻转机构的连接通过同一根连接轴连接。本技术所述气缸顶升支架,通过滑块和滑轨的导向作用实现抓取机构顶升,翻转机构通过旋转轴实现抓取机构转,抓取机构过夹具前后伸缩实现组件夹取和释放,所述电机二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同步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丝杆旋转,丝杆和丝母配合,带动丝母移动,丝母带动夹具前后移动,实现组件的抓取和释放,所述电机一转动,并通过减速箱带动旋转轴转动,光感传感器通过感应片缺口测试旋转位置,通过上接近开关、下接近开关感应螺丝位置实现旋转角度限位,从而实现组件的垂直旋转。【附图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翻转机构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抓取机构局部示意图,其中:I一气缸,2一抓取机构,3—滑轨,4一翻转机构,5—支架,6—滑块,7一滑轨固定板,8—感应片,9—光感传感器,10—上接近开关,11—下接近开关,12—旋转轴,13—轴承座一,14一减速箱,15—电机一,16—夹具,17—丝母支座,18—丝杆,19一丝母,20—轴承座二,21—轴承座三,22—从动轮,23—同步带,24—主动轮,25—电机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升降抓取翻转机构4,包括气缸1、抓取机构2、滑轨3、翻转机构4、支架5、滑块6、滑轨固定板7、感应片8、光感传感器9、上接近开关10、下接近开关11、旋转轴12、轴承座一13、减速箱14、电机一 15、夹具16、丝母支座17、丝杆18、丝母19、轴承座二 20、轴承座三21、从动轮22、同步带23、主动轮24、电机二 25,其特征在于抓取机构2 —侧通过翻转机构4设置在支架5上,另一侧直接与支架5连接,支架5下方设置有气缸1,支架5两侧后方通过滑块6设置在滑轨3上,滑轨3设置在滑轨固定板7上,所述翻转机构4由感应片8、光感传感器9、上接近开关10、下接近开关11、旋转轴12、轴承座一 13、减速箱14、电机一 15组成,电机一 15下方设置减速箱14并通过减速箱14与旋转轴12连接,旋转轴12通过轴承座一 13设置在支架5上,支架5 —侧设置有上接近开关10、下接近开关11、光感传感器9,旋转轴12外侧设置有感应片8,感应片8上设置有缺口,所述抓取机构2主要由夹具16、丝母支座17、丝杆18、丝母19、轴承座二 20、轴承座三21、从动轮22、同步带23、主动轮24、电机二 25组成,电机二 25输出轴与主动轮24连接,主动轮24通过同步带23与从动轮22连接,从动轮22两侧分别设置轴承座二 20、轴承座三21,丝杆18分别贯穿从动轮22、轴承座二20、轴承座三21,并在外侧通过丝母19固定在丝母支座17上,丝母支座17、电机二 25均固定在夹具16上。气缸I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支架5下方两侧。支架5为开口朝外的半框型。抓取机构2与翻转机构4的连接通过同一根连接轴连接。本技术所述气缸I顶升支架5,通过滑块6和滑轨3的导向作用实现抓取机构2顶升,翻转机构4通过旋转轴12实现抓取机构2转,抓取机构2过夹具16前后伸缩实现组件夹取和释放,所述电机二 25转动带动主动轮24转动,主动轮24通过同步带23带动从动轮22转动,从动轮22带动丝杆18旋转,丝杆18和丝母19配合,带动丝母19移动,丝母19带动夹具16前后移动,实现组件的抓取和释放,所述电机一 15转动,并通过减速箱14带动旋转轴12转动,光感传感器9通过感应片8缺口测试旋转位置,通过上接近开关10、下接近开关11感应螺丝位置实现旋转角度限位,从而实现组件的垂直旋转。【主权项】1.升降抓取翻转机构,包括气缸、抓取机构、滑轨、翻转机构、支架、滑块、滑轨固定板、感应片、光感传感器、上接近开关、下接近开关、旋转轴、轴承座一、减速箱、电机一、夹具、丝母支座、丝杆、丝母、轴承座二、轴承座三、从动轮、同步带、主动轮、电机二,其特征在于抓取机构一侧通过翻转机构设置在支架上,另一侧直接与支架连接,支架下方设置有气缸,支架两侧后方通过滑块设置在滑轨上,滑轨设置在滑轨固定板上,所述翻转机构由感应片、光感传感器、上接近开关、下接近开关、旋转轴、轴承座一、减速箱、电机一组成,电机一下方设置减速箱并通过减速箱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通过轴承座一设置在支架上,支架一侧设置有上接近开关、下接近开关、光感传感器,旋转轴外侧设置有感应片,感应片上设置有缺口,所述抓取机构主要由夹具、丝母支座、丝杆、丝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升降抓取翻转机构,包括气缸、抓取机构、滑轨、翻转机构、支架、滑块、滑轨固定板、感应片、光感传感器、上接近开关、下接近开关、旋转轴、轴承座一、减速箱、电机一、夹具、丝母支座、丝杆、丝母、轴承座二、轴承座三、从动轮、同步带、主动轮、电机二,其特征在于抓取机构一侧通过翻转机构设置在支架上,另一侧直接与支架连接,支架下方设置有气缸,支架两侧后方通过滑块设置在滑轨上,滑轨设置在滑轨固定板上,所述翻转机构由感应片、光感传感器、上接近开关、下接近开关、旋转轴、轴承座一、减速箱、电机一组成,电机一下方设置减速箱并通过减速箱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通过轴承座一设置在支架上,支架一侧设置有上接近开关、下接近开关、光感传感器,旋转轴外侧设置有感应片,感应片上设置有缺口,所述抓取机构主要由夹具、丝母支座、丝杆、丝母、轴承座二、轴承座三、从动轮、同步带、主动轮、电机二组成,电机二输出轴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通过同步带与从动轮连接,从动轮两侧分别设置轴承座二、轴承座三,丝杆分别贯穿从动轮、轴承座二、轴承座三,并在外侧通过丝母固定在丝母支座上,丝母支座、电机二均固定在夹具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