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章锁边机械手的上料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6739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臂章锁边机械手的上料下料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拾取器,拾取器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毛坯料筒和至少一个臂章成品筒。工作平台设置在第一水平导轨和第二水平导轨上,工作平台底部连接在同步带上,同步带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工作平台上竖直设置有垂直导轨,工作平台上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连接有齿轮,齿轮与竖直设置的齿条啮合,齿条连接在拾取器一端,齿条另一端通过齿条架设置在垂直导轨上。本装置配合臂章锁边机械手装置,实现所需的定位上料,定位下料工作,可以实现多个臂章的批量无人加工,只要事先准备足够的待加工毛坯料,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中的服装服饰加工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臂章锁边机械手的上料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各类制服服饰中有臂章。臂章制作多由丝织图案面料、底布、衬料等多层纺织材料缝合而成。最后一道工序是用高速锁边机沿着臂章的边缘缝合一圈,既完成多层材料的缝合,也形成臂章外缘美观结实的边。臂章形状多为沿中轴线左右对称的盾牌形,最后这道锁边工序非常重要,目前多由有经验的操作工手工操作锁边机缝制。锁边缝迹稍有缺陷,即因外观不合格而使产品报废。即使是很有经验的工人,因为是手工操作,产品仍有一致性不好的问题,如果担心报废而降低速度,又影响工效。如果用机械手代替人手操作,掌控工件在锁边过程中按规定图形移动,则可保证质量、提高工效。因此,本技术人提出了 “一种工件锁边机械手装置”的技术方案,能够完全代替人手操作,快速、高质量地完成所需工件的锁边操作,产品一致性好。但是将工件安放在机械手的托盘上,并且要精确定位,也是一件手工不容易做好的工作,需要定位准确,如有偏移,将会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臂章锁边机械手的上料下料装置,能完全不用人工,实现臂章锁边加工的无人干预操作,完全自动化。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臂章锁边机械手的上料下料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拾取器,拾取器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毛坯料筒和至少一个臂章成品筒。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平台设置在第一水平导轨和第二水平导轨上,工作平台底部连接在同步带上,同步带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工作平台垂直面上竖直设置有垂直导轨,工作平台水平面上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竖直设置的齿条啮合,齿条连接在所述拾取器一端,齿条另一端通过齿条架设置在所述垂直导轨上。进一步的,所述拾取器由设置在其底面的负压机构、设在负压机构中间的推出机构以及设在负压机构上的针刺机构构成;所述拾取器的负压机构为电磁阀控制的文丘里管机构,用以吸取工件;所述针刺机构是均匀分布在拾取器底面的三根尖锐短针,针长度为工件厚度,用以拾取并定位工件;所述推出机构为放置在拾取器中间的电磁铁及衔铁机构,电磁铁不通电时衔铁机构由弹簧复位,其底面与拾取器底面平齐,电磁铁通电时吸合衔铁克服弹簧力,衔铁机构底面凸出拾取器底面,推出被针刺机构拾取的工件使其脱离针刺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平导轨和第二水平导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毛坯料筒和臂章成品筒连接在所述底座的料筒定位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为步进电机、直流永磁电机、交流伺服电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进一步的,所述毛坯料筒的内壁与毛坯工件外形轮廓吻合,所述臂章成品筒的内壁与臂章成品件外形轮廓吻合。优选的,所述工作平台的水平线性位移的范围,在空间上与臂章锁边机械手的移动范围重叠,其重叠区域不小于一个工件在移动方向上的尺寸,这个重叠区域可以容纳所述上料位置及下料位置,所述上料位置及下料位置是本装置及臂章锁边机械手都可以移动访问到的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配合臂章锁边机械手装置,实现所需的定位上料,定位下料工作,可以实现多个臂章的批量无人加工,只要事先准备足够的待加工毛坯料,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加工。2、本装置可以二套同时使用,其中一套专司上料,一套专司下料,提高工效。3、为了稳定工作平台,在底座的垂直面安装第二水平导轨并与工作平台连接,这样工作平台可在第一电机驱动下实现稳定的水平位移。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臂章锁边机械手的上料下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拾取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臂章锁边机械手的上料下料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工作平台8,所述工作平台8上设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拾取器11,拾取器11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毛坯料筒13和至少一个臂章成品筒2。所述工作平台8设置在第一水平导轨5和第二水平导轨12上,工作平台8底部连接在同步带4上,同步带4通过第一电机3驱动;所述工作平台8垂直面上竖直设置有垂直导轨7,工作平台8水平面上设置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连接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与竖直设置的齿条6啮合,齿条6连接在所述拾取器11 一端,齿条6另一端通过齿条架61设置在所述垂直导轨7上。所述工作平台8的水平线性位移的范围,在空间上与臂章锁边机械手的移动范围重叠,其重叠区域不小于一个工件在移动方向上的尺寸,这个重叠区域可以容纳所述上料位置及下料位置,所述上料位置及下料位置是本装置及臂章锁边机械手都可以移动访问到的位置。所述拾取器11由设置在其底面的负压机构111、设在负压机构111中间的推出机构112以及设在负压机构111上的针刺机构113构成;所述负压机构111为电磁阀控制的文丘里管机构,用以吸取工件;所述针刺机构113是均匀分布在拾取器11底面的三根尖锐短针,针长度为工件厚度,用以拾取并定位工件;所述推出机构112为放置在拾取器11中间的电磁铁及衔铁机构,电磁铁不通电时衔铁机构由弹簧复位,其底面与拾取器底面平齐,电磁铁通电时吸合衔铁克服弹簧力,衔铁机构底面凸出拾取器底面,推出被针刺机构拾取的工件使其脱离所述针刺机构。所述第一水平导轨5和第二水平导轨12连接在底座I上,所述毛坯料筒13和臂章成品筒2连接在所述底座I的料筒定位槽14内。所述第一电机3及第二电机9为步进电机、直流永磁电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臂章锁边机械手的上料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工作平台(8),所述工作平台(8)上设有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拾取器(11),拾取器(11)下方设置有至少一个毛坯料筒(13)和至少一个臂章成品筒(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锡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工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