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6283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9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包括传输光信号的光纤,在所述光纤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还包括光探测器PD,该PD的负极通过负极路径与镜像电流源中的第一集电极连接,以使所述负极路径上的第一电信号被镜像至第一路径,得到镜像电信号;该第一路径的一端与所述镜像电流源中的第二集电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通过镜像电流源,便可根据PD转换得到的第一电信号,获取与该第一电信号相同的镜像电信号,不需要过多的PD,便可实现直流信号、低频交流信号、高频交流信号的准确提取,从而可简化电路,减小电路板的体积,且在实际应用中,便于电路的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光通信
,根据实际场景的需要,需要使用ro (Photo Detector,光探测器)将光纤中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在该电信号中同时提取直流信号、低频交流信号、高频交流信号,以满足不同的应用目的。例如WT (Wavelength Tracker,波长跟踪)技术的应用场景中,通常使用MZM (Mach-Zehnder Modulator,马赫-曾德尔调制器)以实现WT信号的产生和并保持稳定的调制深度。具体的,将各个OUT (Optical Transform Unit,光转发单元)单板的光载波上施加调制信号,得到调制后的光信号,该调制后的光信号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1n Multiplexing,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传输。图1为现有技术中WT技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向每一个通路中施加调制信号,而各个通路中的光载波的波长与针对该光载波所施加的调制信号的频率对应,例如中心波长为λ η光载波由频率为fn的信号调制,并且各个OTU单板上调制信号的调制深度m相同,则各个光载波的光功率与相应的调制信号的功率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在传输系统的某一个检测点(例如图1中点A)检测出频率为fn的调制信号的功率,便可推算出中心波长为λ n的光载波的光功率。但WT技术中调制信号的调制深度m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决定了光载波功率检测的准确性,因此OTU单板处必须有调制深度的检测机制和反馈控机制,即将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在该电信号中同时提取直流信号、低频交流信号、高频交流信号。图2为现有技术中提取直流信号、低频交流信号和高频交流信号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以图1中的中心波长为λη的光载波所在的通路为例,将光纤中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分别根据电信号中的低频交流信号、直流信号、高频交流信号以反馈控制输入端处调制信号的调制深度m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根据该电信号以检测光纤对光信号的传输情况,由于该电信号中的交流信号通过滤波器后,只余留低频或高频交流信号,因此在光信号传输的路径中设置两个PD,则可根据通过第一 H)获取的电信号用以提取直流信号和低频交流信号,同时根据通过第二 ro获取的电信号高频交流信号。在使用上述方法发现,为了同时由光信号中提取直流信号、低频交流信号、高频交流信号,需要使用两个PD,使得电路复杂,增加了电路板的体积,不便于电路的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用于优化光信号检测的控制电路,简化该控制电路,便于电路的维护。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包括传输光信号的光纤,在所述光纤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还包括光探测器ro,用于将分路光信号转换为由所述PD的负极流向所述ro的正极的第一电信号;所述分路光信号是将所述光纤上的光信号进行分光获得的;所述ro的正极通过正极路径与用于获取高频交流信号的高频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D的负极通过负极路径与镜像电流源中的第一集电极连接,以使所述负极路径上的第一电信号被镜像至第一路径;所述第一路径的一端与所述镜像电流源中的第二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路径上的低频节点用于与获取低频交流信号的低频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所述第一路径上的直流节点用于与获取直流信号的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路径的另一端连接采样电阻,所述采样电阻的阻值与所述低频模块相匹配;所述ro的正极与所述高频模块的输入端之间的正极路径上还包括跨阻放大器。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现方式,在第二实现方式中,所述低频模块的输出端、直流模块的输出端和高频模块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光纤的输入端连接,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光纤中的光信号的反馈控制。结合第一方面第二实现方式,在第三实现方式中,所述低频模块的输出端、直流模块的输出端和高频模块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一光纤的输入端连接,包括:所述低频模块的输出端、直流模块的输出端和高频模块的输出端均通过反馈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光纤的输入端连接。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第三实现方式任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光纤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还包括分光器,所述分光器用于将所述光纤上的光信号进行分光,以获得分路光信号,并将所述分路光信号传输至所述ro。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通过镜像电流源,便可根据ro转换得到的第一电信号,获取与该第一电信号相同的镜像电信号,从而第一电信号通过高频模块获得高频交流信号的同时,上述镜像电信号分别通过低频模块和直流模块,获得所需的低频交流信号和直流信号;即本实施例中不需要过多的ro,便可实现直流信号、低频交流信号、高频交流信号的准确提取,从而可简化电路,减小电路板的体积,且在实际应用中,便于电路的维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WT技术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提取直流信号、低频交流信号和高频交流信号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3为本专利技术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以一条通路为例,光纤10的输入端11处的激光器110用于开启光载波,并且输入了对应于该光载波的频率为f的调制信号,产生了本实施例中光纤10所传输的光信号,在该光纤10的输入端11和输出端12之间,还包括光探测器13(即ro),用于将分路光信号转换为由该ro的负极131流向该ro的正极132的第一电信号;所述分路光信号是光纤10上的光信号进行分光获得的;具体的,在光纤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还包括分光器14,该分光器14用于将光纤10上的光信号进行分光,以获得分路光信号,并将该分路光信号传输至ro。上述ro的正极132通过正极路径133与用于获取高频交流信号的高频模块21的输入端210连接;而TO的负极131通过负极路径130与镜像电流源15中的第一集电极151连接,以使所述负极路径130上的第一电信号被镜像至第一路径153 ;所述第一路径153的一端与镜像电流源15中的第二集电极152连接;上述第一路径上的低频节点D用于与获取低频交流信号的低频模块31的输入端310连接,且所述第一路径上的直流节点T用于与获取直流信号的直流模块41的输入端410连接。根据图3所示的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可知,第一电信号由ro的负极131流向该ro的正极132,由于ro的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包括传输光信号的光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纤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还包括光探测器PD,用于将分路光信号转换为由所述PD的负极流向所述PD的正极的第一电信号;所述分路光信号是将所述光纤上的光信号进行分光获得的;所述PD的正极通过正极路径与用于获取高频交流信号的高频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D的负极通过负极路径与镜像电流源中的第一集电极连接,以使所述负极路径上的第一电信号被镜像至第一路径;所述第一路径的一端与所述镜像电流源中的第二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路径上的低频节点用于与获取低频交流信号的低频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且所述第一路径上的直流节点用于与获取直流信号的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东吴双起熊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思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