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邝赤科专利>正文

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515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属车辆制造领域。它由主车架、前左悬挂装置、前右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运动副、摇臂所构成,利用此装置可适用于汽车、自行车、电动车的制造需要,具有更安全、轻巧、减震性强的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主车架及悬挂装置,适用于汽车、自行车、电动车的车辆制造领域。现有的车辆其主车架位于车辆纵向中部,在车辆受侧撞时,主车架不能有效地保护乘客的安全。其悬挂装置多采用主车架外伸的独立悬挂装置,结构复杂,难以方便调节减震器,造成车辆造价高、维修复杂、安全性差。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它能够适合车辆制造的需要,达到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提高车辆悬挂的减震效果,降低车辆造价和方便对减震性能的调节。本专利技术创造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它由主车架、前左悬挂装置、前右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所构成;前左悬挂装置与前右悬挂装置对称分别设于主车架前部左、右部;后悬挂装置设于主车架后部中间位置,形成前二悬挂装置,后一悬挂装置的悬挂总成;前左悬挂装置由与主车架左前部相连的运动副向后侧斜引出摇臂,摇臂靠主车架外侧设支点,支点与减震器相连,减震器与主车架相连,摇臂下设运动副,运动副与轮轴相连,形成前二轮转向。前左悬挂装置上的支点可选择由1个或多个位置不同的固定支点组成,或采用带距离调节器、滑动支点的支撑板与摇臂相连组成。前左悬挂装置亦适用于车辆的前或后悬挂装置,前二悬挂装置,后一悬挂装置的设计,亦可选择采用现有车辆悬挂技术;后悬挂装置更可采用由主车架后部两端、中间各引出一组减震器,三组减震器另一端相汇与后悬挂装置支撑杆相连,形成中心点减震后悬挂装置。主车架采用现有车架技术外,可采用防侧撞设计,即主车架由外框架及外框架内横杆组成,外框架内为车架的承载区,车辆受侧撞时,外框架起保护承载区的作用。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制造出更轻便、安全、减震性的主车架及悬挂装置,能适应车辆制造的需要。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中1、主车架 2、前左悬挂装置 3、前右悬挂装置4、后悬挂装置 5、摇臂 6、支点 7、减震器 8、支撑杆9、减震器 10、减震器 11、减震器 12、运动副 13、运动副 14运动副图2中15、运动副 16、摇臂 17、支撑板 18、距离调节器 19、滑动支点 20、减震器 21、运动副 22、轮轴图1中所示实施例,它由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它由主车架(1)、前左悬挂装置(2)、前右悬挂装置(3)、后悬挂装置所构成(4);前左悬挂装置(2)与前右悬挂装置(3)对称分别设于主车架(1)前部左、右部;后悬挂装置(4)设于主车架(1)后部中间位置,形成前二悬挂装置,后一悬挂装置的悬挂总成;前左悬挂装置(2)由与主车架(1)左前部相连的运动副(12)向后侧斜引出摇臂(5),摇臂(5)靠主车架外侧设支点(6),支点(6)与减震器(7)相连,减震器(7)与主车架(1)相连,摇臂(5)下设运动副(14),运动副(14)与轮轴(22)相连,形成前二轮转向。前左悬挂装置(2)上的支点(6)可选择由1个或多个位置不同的固定支点组成。图2中所示实施例,采用带距离调节器(18)、滑动支点(19)的支撑板(17)与摇臂(16)相连摇臂(16)运动副(15)相连组成。前左悬挂装置(2)亦适用于车辆的前或后悬挂装置,前二悬挂装置,后一悬挂装置的设计,亦可选择采用现有车辆悬挂技术;后悬挂装置(4)更可采用由主车架(1)后部两端、中间各引出一组减震器,三组减震器(9)、(10)、(11)另一端相汇与后悬挂装置支撑杆(8)相连,形成中心点减震后悬挂装置(4)并与运动副(13)相连。主车架(1)采用现有车架技术外,可采用防侧撞设计,即主车架由外框架及外框架内横杆组成,外框架内为车架的承载区,车辆受侧撞时,外框架起保护承载区的作用。权利要求1.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其特征是A、它由主车架、前左悬挂装置、前右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所构成;B、前左悬挂装置与前右悬挂装置对称分别设于主车架前部左、右部;后悬挂装置设于主车架后部中间位置,形成前二悬挂装置,后一悬挂装置的悬挂总成;C、前左悬挂装置由与主车架左前部相连的运动副向后侧斜引出摇臂,摇臂靠主车架外侧设支点,支点与减震器相连,减震器与主车架相连,摇臂下设运动副,运动副与轮轴相连,形成前二轮转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其特征是前左悬挂装置上的支点可选择由1个或多个位置不同的固定支点组成,或采用带距离调节器、滑动支点的支撑板与摇臂相连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创造涉及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属车辆制造领域。它由主车架、前左悬挂装置、前右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运动副、摇臂所构成,利用此装置可适用于汽车、自行车、电动车的制造需要,具有更安全、轻巧、减震性强的优点。文档编号B62D21/00GK2381523SQ9920332公开日2000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3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3日专利技术者邝赤科 申请人:邝赤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主车架及悬挂装置,其特征是:A、它由主车架、前左悬挂装置、前右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所构成;B、前左悬挂装置与前右悬挂装置对称分别设于主车架前部左、右部;后悬挂装置设于主车架后部中间位置,形成前二悬挂装置,后一悬挂装置的悬挂总成; C、前左悬挂装置由与主车架左前部相连的运动副向后侧斜引出摇臂,摇臂靠主车架外侧设支点,支点与减震器相连,减震器与主车架相连,摇臂下设运动副,运动副与轮轴相连,形成前二轮转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赤科
申请(专利权)人:邝赤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