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阀门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4706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5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埋阀门连接装置,包括可伸缩的转动杆、上保护套、下保护套;所述上保护套、下保护套分别套设在转动杆的外周;还包括连接件及锁定组件;所述连接件固定在转动杆内;所述锁定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上保护套及下保护套均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内部中空,且该转动杆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件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件包括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连接部及固定于连接部端部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穿插在转动杆的连接孔内,连接部位于转动杆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埋阀门连接装置的转动杆的地埋长度能自由调整,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便利、安装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埋阀门
,具体涉及地埋阀门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地埋阀门广泛应用于管道燃气运输和地下水道运输这两大领域。因此,市场上对地埋装置的需求量不断提升。操作者可在地表上通过地埋装置驱动地埋阀门,以此来控制管道的运输。目前,地埋阀门在不同地区安装,其埋深距离存在着差异。因此,需要相应的支撑管等组件将地表的驱动装置与地埋阀门进行连接,现有技术通常是首先根据地质对地埋阀门的地埋深度进行精确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调整支撑管的长度。例如,可以通过切割机根据计算的结果将支撑管切割至预定长度。或者将相应的转动杆设置成可伸缩的,然后通过木粧支撑地表盒,而地表盒与支撑管是连接固定起来的,从而控制支撑管埋深量。此种方式虽然支撑管的长度可调,但是木粧的高度需要预先确定好。因此,现有技术的地埋阀门连接装置不管是仅通过支撑管进行连接,还是需要通过木粧与支撑管配合连接,都是需要根据地质对地埋阀门的地埋深度进行精确的计算来确定地埋阀门连接装置的地埋长度,万一出现计算误差较大时,则需要重新对安装地埋阀门连接装置进行调整。所以现有技术中地埋阀门连接装置安装不方便,且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安装便利的地埋阀门连接装置,该装置安装的效率较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阀门连接装置,包括可伸缩的转动杆、上保护套、下保护套;所述上保护套、下保护套分别套设在转动杆的外周;还包括连接件及锁定组件;所述连接件固定在转动杆内;所述锁定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上保护套及下保护套均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内部中空,且该转动杆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件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件包括弹性形变能力的连接部及固定于连接部端部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穿插在转动杆的连接孔内,连接部位于转动杆内部。优选地,所述转动杆包括上端杆及下端杆,所述上端杆以可活动的方式穿插在下端杆内;所述下端杆的上端开设有所述连接孔。优选地,所述上端杆的下端开设有用于与连接件配合的限位孔。优选地,所述上保护套套设在上端杆的外周,下保护套套设在下端杆的外周;该上保护套的下端与下保护套的上端相连,并通过所述锁定组件对上保护套及下保护套进行固定。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呈V形,各连接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上分别连接有所述抵持部。优选地,所述抵持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抵持杆及第二抵持杆;各第一抵持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的一端部及一个第二抵持杆的端部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相应第一抵持杆之间形成所述钝角;第二连接杆与相应第一抵持杆之间形成所述钝角;各第一抵持杆与相应第二抵持杆之间形成锐角。优选地,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一管套及第二管套,所述第二管套以可拆卸的方式套设在第一管套的外周;所述第一管套的外壁上开设有锥管螺纹,第二管套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锥管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优选地,所述第一管套固定在下保护套的上端,上保护套的下端穿插在第一管套套内。优选地,所述地埋阀门连接装置还包括井架、底板及调节螺栓;所述井架固定在底板上,该井架内部中空;该底板上开设有一通孔,该通孔与井架内部相通;所述调节螺栓固定在底板上,并位于所述井架内部;所述上保护套的上端与调节螺栓连接;该调节螺栓的外壁开设有螺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连接部及位于连接部端部的抵持部的连接件来实现为转动杆的伸缩长度进行定位,由于连接部及与抵持部相配合,当存在外力拉伸或者压缩该转动杆时,抵持部部被转动杆压缩,同时连接部弹性形变,从而使得可以自由调整转动杆的长度,当外力撤销时由于连接部的回弹力推动所述抵持部朝着转动杆内壁推压,使得抵持部与转动杆内壁的相应位置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将转动杆的长度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自由调整其长度,提高安装的效率及精度。另外,还通过锁定组件将上保护套、下保护套进行连接,使得上保护套,下保护套内部具有很好的密封性。且该锁定组件的结构特性可有效地在地埋装置填土夯实时防止泥沙或者杂物进入其内,从而保证地埋阀门的各零件能的正常运作。由于本技术中转动杆的长度可以在安装过程中进行自由调整,所以本技术可以先对转动杆、上保护套及下保护套等零件安装固定好之后再安装井架、底板及调节螺栓等零件,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避免转动杆、上保护套及下保护套变形,从而使得本技术的结构更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埋阀门连接装置剖视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具体实施例伸缩杆处于缩短状态时所述连接件与上端杆配合示意图;图4为图1的B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中具体实施例中转动杆及上保护套穿插在井架内时示意图。图中:1、转动杆;10、连接孔;11、上端杆;12、下端杆;13、限位孔;2、上保护套;3、下保护套;4、连接件;41、连接部;411、第一连接杆;412、第二连接杆;42、抵持部;421、第一抵持杆;422、第二抵持杆;5、锁定组件;51、第一管套;511、锥管螺纹;52、第二管套;6、井架;7、底板;8、调节螺栓;100、上方头;200、下方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与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埋阀门连接装置,包括可伸缩的转动杆1、上保护套2、下保护套3、连接件4及锁定组件5。所述上保护套2、下保护套3分别套设在转动杆I的外周。所述连接件4固定在转动杆I内。该连接件4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其用于限定转动杆I的伸缩长度。所述锁定组件5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上保护套2及下保护套3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I内部中空,且该转动杆I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件4的连接孔10。该转动杆I包括上端杆11及下端杆12,所述上端杆11以可活动的方式穿插在下端杆12内,以实现转动杆I可以进行伸长或缩短。所述上端杆11的下端开设有限位孔13,该限位孔13用于与连接件4配合,防止上端杆11从下端杆12的上端脱离。所述下端杆12的上端开设有所述连接孔10。所述上保护套2套设在上端杆11的外周,下保护套3套设在下端杆12的外周。该上保护套2的下端与下保护套3的上端相连,并通过所述锁定组件5对上保护套2及下保护套3进行固定。该上保护套2及下保护套均用于保护本技术的地埋阀门连接装置的内部零件。结合参照图2,所述连接件4包括一体成型的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连接部41及位于连接部41两端的抵持部42。所述抵持部42穿插在转动杆I的连接孔10内,连接部41位于转动杆I内部。所述连接部41呈V形,具体的地,各连接部4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杆411及第二连接杆412。所述第一连接杆411及第二连接杆412上分别连接有所述抵持部42,并第一连接杆411及第二连接杆412分别与相应的抵持部42形成钝角。将V形的连接部41倒置,并将抵持部42固定在连接部41张开的两端,当在伸长或缩短转动杆I的长度时,所述转动杆可压缩抵持部42,通过抵持部42带动连接部41的两个连接杆朝着V形的中线自动压缩,所以在调整转动杆I的长度时比较方便。当转动杆I的长度调整好之后,该V型连接部可以通过自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地埋阀门连接装置,包括可伸缩的转动杆、上保护套、下保护套;所述上保护套、下保护套分别套设在转动杆的外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及锁定组件;所述连接件固定在转动杆内;所述锁定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上保护套及下保护套均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内部中空,且该转动杆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件的连接孔;所述连接件包括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连接部及固定于连接部端部的抵持部;所述抵持部穿插在转动杆的连接孔内,连接部位于转动杆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柏敏陈键明霍达文黎彪梁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永泉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