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都智伟专利>正文

一种微型耕整机行走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434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耕整机的螺旋轮行走机构,螺旋轮设在机架下方,其中一端与变速箱联接,螺旋轮可是一个或者两个,螺旋轮可是直形或者弧形,动力机通过离合器,变速箱带动螺旋轮在土壤中旋转行进,从而带动或推动耕作机构进行作业,它具有动力损失小,稳定性好,震动力小,结构简单等特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谓微型耕整机,从功能上讲,一是能耕地,二是能牵引其它整地机械进行作业。从特点上讲,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它不仅能在平地中使用,而且能够在坡地中使用,还要能在山区小道上行走,到达没有机耕道的田地中。但是,微型耕整机由于减轻了重量,机器的正压力和稳定性相应降低,震动性相应增大,使之操作困难,耕作质量差。从现有微型耕整机的行走机构分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履带式,另一种是双轮式。如中国专利,921082983,它采用的是单履带式,动力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箱传递于履带,并驱动其前进,推动设置在其前面的犁铧耕作。双轮式,它与手扶式拖拉机相仿,即两轮设在机器两侧,动力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箱使轮轴转动,轮轴带动机器两侧的行走轮转动,从而带动或推动犁铧耕作。上述履带式微型耕整机的不足之处是,行走时,由于履带在犁沟中行走,履带宽度受限制(一般小于90毫米),机器重心支承面小。又由于履带是啮合式活动联接,加之犁沟凹凸不平,使这类耕整机在耕作时稳定性差,不易控制,震动力大,操作费力。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履带与驱动轮在泥土中相互啮合行走,机械磨损严重。双轮式的不足之处是,机器受轮距限制,轮距太大,需有进入田间的机耕道。轮距过小,重心支承不稳定,机器稳定性差。双轮式另一个不足之处是依靠双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或推动机器作业,这种设计需要较大的正压力,机器自重需增加,再加之土壤湿度大,在耕作时,易打滑,降低了动力利用率。综上所述,履带式,双轮式行走机构,因设计本身的原因及地面凹凸不平,导致整个机器稳定性差,震动力大,动力利用率低,并且结构比较复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两种行走机构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震动性小,行走稳定,结构简单,动力功率损失小的微型耕整机行走机构。本专利技术的行走轮是一个或者两个螺旋轮,设在机架下方,螺旋轮一端与变连箱相联接,当动力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箱传递给螺旋轮时,在重力(机器重量)的作用下切入土壤,螺旋轮在土壤中旋转前进,从而带动或推动犁铧或其它机械作业。螺旋轮上的螺旋片旋转侧向切入土壤,与土壤形成螺旋面接触,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行走运动,在土壤中螺旋形转动前进,为耕整机传递了连续稳定的耕作动力,与双轮式比较,动力机的动力传递损失很小。同时,螺旋轮在土壤中是旋转和直线互为垂直的双向运动,可以起到消除运动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又由于螺旋片旋转侧向切入土壤并与之形成面接触,其接触面积较大,接触面的土壤对切入的螺旋片有一定的持力,可以起到消除来自动力机及传动装置所产生的震动。又因螺旋片是侧向连续切入土壤,需力小,同时产生的震动性也很小。螺旋轮侧向切入分力和直线行走分力由公式 计算,公式中M-螺旋轮侧向切入分力(千克),F-螺旋轮直线行走分力(千克),d-螺旋轮直径(毫米),t-螺旋轮螺距(毫米),π-圆周率。根据公式 计算,可以确定螺旋轮行走机构的机器的稳定性及操作力。式中P-操作力(千克),F-耕作力(千克);π-园周率;S-扶手距(毫米);t-螺旋轮螺距(毫米)。设F=120千克,S=600毫米;t=80毫米,则 螺旋轮行走速度由公式V=nt/60000计算,式中n-螺旋轮转速(转/分),t-螺距(毫米),V-速度(米/秒)。根据上述分析及有关实验,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机械传动效率高,动力损失小;2、震动性小,行走稳定;3、易操作;4、与双轮式及履带式比较,行走机构简单,制造容易,重量轻,降低了整机重量。图面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犁铧式微型耕整机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微型耕整机带耙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旋耕微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用于犁铧式装有拨土器的微型耕整机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后端与动力机联接的犁铧式微型耕整机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弧型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微型耕整机双螺旋轮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微型耕整机单螺旋轮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柴油机1,变速箱2设在机架12上。操纵架7前端固定在机架12上,后端设有扶手5,扶手5上设有离合手柄3及油门开关4。变速杆6联接在操纵架7上,在操纵架7上设有连接块8。在变速箱2前端有一个输出轴13。螺旋轮11设在机架12下方,螺旋前端与变速箱2联接,螺旋轮11的轴可伸出变速箱2外,需要时,可用联轴器与其它耕整机械相联结。螺旋轮11后端装在支承板10的轴承中,支承板10上端与操纵架7焊接,支承板10也可与机架12联接固定。犁铧14设在螺旋轮11前,通过联接板15联接在变速箱2的壳体上,当柴油机1的动力经离合器,变速箱2带动螺旋轮11转动时,螺旋片在重力作用下迅速切入土壤中,推动犁铧14进入土壤中进行耕作。参照图2所示,耙19用连接杆18与连接块9活动连接,当柴油机1通过离合器,变速箱带动螺旋轮11转动行进时,带动耙19进行耙地作业(人站在耙19上或放置重物)。参照图3所示,在螺旋轮11前有旋耕器20,用联轴器与螺旋轮11联接。在连接块9上有一挂钩21,挂钩21用弹簧22与连接块8连接,当柴油机通过离合器,变速箱带动螺旋轮11转动行进时,同时带动旋耕器20旋耕行进,对土壤进行旋耕,同时达到犁和耙的效果。挂钩21的用法是,人站在挂钩21后部,使钩插入土壤中,利用人的重量阻止机器前进,使螺旋轮11在原地旋转,将土壤推出机器下沉,当螺旋轮11及旋耕器20沉入土壤中有一定深度后,人从挂钩21上下来,弹簧22将挂钩21拉起,螺旋轮11推动旋耕器20前进,进行耕作。参照图4所示,在输出轴13上通过联轴器联接有一个拨土器23,输出轴13转动时,带动拨土器23转动,将犁起的土壤拨向一边。参照图5所示,可将变速箱2移到机架后端,螺旋轮11后端与变速箱2联接。参照图6所示,螺旋轮的轮廓11可是一个弧形,有利于提高操作灵活性,可以在犁式微型耕整机上应用,也可在旋耕式微型耕整机上应用。参照图7所示,螺旋轮11可以是两个,设置在机架下方,与变速箱2联接,双结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机器稳定性。可以在犁式微型耕整机上应用,也可在旋耕式微型耕整机上应用。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耕整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行走轮是一个或者两个螺旋轮,设在机架下方,螺旋轮一端与变速箱联接,螺旋轮的轮廓是直形或者是弧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耕整机的螺旋轮行走机构,螺旋轮设在机架下方,其中一端与变速箱联接,螺旋轮可是一个或者两个,螺旋轮可是直形或者弧形,动力机通过离合器,变速箱带动螺旋轮在土壤中旋转行进,从而带动或推动耕作机构进行作业,它具有动力损失小,稳定性好,震动力小,结构简单等特点。文档编号B62D57/00GK1167059SQ97107380公开日1997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5日专利技术者都智伟 申请人:都智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耕整机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行走轮是一个或者两个螺旋轮,设在机架下方,螺旋轮一端与变速箱联接,螺旋轮的轮廓是直形或者是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都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都智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