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划伤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42822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4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划伤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划伤ABS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ABS树脂200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5份,耐划伤剂0.5-1.5份;所述复合耐划伤剂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蓖麻醇酸酰胺MIPA40-60份和芥酸酰胺40-6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耐划伤性较优异,且制备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产品的综合性能较优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耐划伤ABS塑料,可以用注塑工艺轻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零件,特别适合于注塑为各种汽车内饰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划伤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耐划伤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热塑型高分子材料结构。ABS树脂是丙烯腈、1,3-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的接枝共聚物。它的分子式可以写为(C8H8·C4H6·C3H3N)x,但实际上往往是含丁二烯的接枝共聚物与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其中,丙烯腈占15~35%,丁二烯占5~30%,苯乙烯占40~60%,乳液法ABS最常见的比例是A:B:S=22:17:61,而本体法ABS中B的比例往往较低,约为13%。ABS是本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通用热塑性工程塑料,是一个综合力学性能十分优秀的塑料品种,不仅具有良好的刚性、硬度和加工流动性,而且具有高韧性特点,可以注塑、挤出或热成型。大部分汽车部件都是用注塑成型方法加工的,ABS树脂的优点是抗冲性、隔音性、耐划痕性,耐热性更好,比PP更美观,特别适用于横向抗冲性和使用温度较为严格的部件。ABS树脂是汽车中使用仅次于聚氨脂和聚丙烯的第三大树脂。ABS树脂可用于车内和车外部外壳,方向盘、导油管及把手和按钮等小部件,车外部包括前散热器护栅和灯罩等。ABS树脂容易加工,加工尺寸稳定性和表面光泽好,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喷涂金属、电镀、焊接和粘接等二次加工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领域,包括各种办公和消费性电子/电器,办公电器包括电子数据处理机、办公室设备。但电子电器的元件或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与周围材料发生摩擦或解除,电荷会不断的积累增加,产生静电现象,如果这些电荷不排除,就有可能吸附灰尘和污垢,影响元件或部件的功能,严重的可能引起火灾等危害,因此,近年来在电子电器市场,ABS树脂在要求耐划伤和高耐热的电子/电器市场中将保持其地位,耐划伤与耐高热的ABS树脂在与ABS/PC等工程塑料合金的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目前的ABS树脂耐划伤性能并不佳。CN102775721A公开了一种耐划伤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划伤ABS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ABS树脂200份,偶联剂1-5份,复合耐划伤剂0.1-5份,所述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复合耐划伤剂,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10-30份、芥酸酰胺30-60份、硅灰石20-40份、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10份。耐划伤剂原料组成多,且其耐划伤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耐划伤ABS塑料,具有良好的耐划伤性能。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提供上述耐划伤ABS塑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耐划伤ABS塑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ABS树脂200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5份,耐划伤剂0.5-1.5份;所述耐划伤剂为蓖麻醇酸酰胺MIPA和/或芥酸酰胺。所述复合耐划伤剂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蓖麻醇酸酰胺MIPA40-60份和芥酸酰胺40-60份。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耐划伤ABS塑料的制备方法:按配比称取各组分,混合均匀后,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即获得所述耐划伤ABS塑料。具体的,可以为按配比称取各组分,在高速混合机中,室温下控制转速在300-400转/分钟,混合5-10分钟,取出后转入螺杆挤出机中,在160-190℃温度下挤出造粒,即获得所述耐划伤ABS塑料。显然,在本专利技术中为提高产品的其他性能,还可以适应性地添加其他助剂,如阻燃剂、抗氧剂和着色剂等。着色剂可以为群青蓝、永固黄、镉朱红、酞菁蓝、酞菁蓝、炭黑、钛白、锰紫等等。可以在各组分混匀后直接加入着色剂,然后转入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获得着色后的ABS塑料。使用各种着色剂获得的ABS塑料,均具有较好的耐划伤效果。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中:蓖麻醇酸酰胺MIPA,英文名:RICINOLEAMIDEMIPA,CAS号:40986-29-6。芥酸酰胺,英文名:Erucamid,CAS号:112-84-5。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将蓖麻醇酸酰胺MIPA和芥酸酰胺进行合理复配使用,耐划伤效果明显,具有协同耐划伤效果,特别针对ABS塑料的耐划伤效果更加优异,拉升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均较满足要求。本产品的耐划伤性较优异,且制备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产品的综合性能较优异。本专利技术的耐划伤ABS塑料,可以用注塑工艺轻易加工成各种形状的零件,可用于制成汽车用车内和车外部外壳,方向盘、导油管及把手和按钮等小部件,车外部包括前散热器护栅和灯罩等。具体的,可以用于生产的汽车内饰件如下:预拉伸盖、预拉伸盖螺盖、中间扶手上盖下板、压条、地图带压条、中间扶手支撑塑料件、椅背板、大膝部空间椅背板、后排扶手通道、门焊饰条、嵌饰板骨架、门上装骨架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3按照表1中对应实施例1-3数据称取各原料。将各组分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室温下控制转速在350转/分钟,混合8分钟,取出后加入群青蓝1公斤,转入螺杆挤出机中,在160-190℃温度下挤出造粒,即获得所述耐划伤ABS塑料。实施例中均加入了群青蓝作为着色剂的目的是,以便使用色度计测得刮伤前后表面颜色偏差△E,考察耐划伤性能。表1:耐划伤ABS塑料配方表单位:公斤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ABS树脂200200200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33蓖麻醇酸酰胺MIPA0.51-芥酸酰胺0.5-1测试例对实施例1~3的ABS塑料常规性能和耐划伤性能进行测试。耐划伤性能的测试方法为使用划伤测试仪评价划伤程度。用一把机械驱动的刮刀在ABS塑料表明刮出一个线段图形。每个刮刀在一个方向上只刮一次。然后利用一个色度计测得未刮伤表面相比的颜色偏差△E。测试条件为:温度:23±5℃,支撑力:10N,划伤速度:1000mm/min,刮刀直径:1mm。表2:ABS塑料耐划伤性能测试表划伤后的色差△E实施例10.10实施例20.16实施例30.28表3:ABS塑料常规性能测试表拉伸强度/Mpa冲击强度/KJ/m2弯曲强度/Mpa弯曲模量/Mpa实施例141.513.357.52125由测试数据可以明显的得出,将蓖麻醇酸酰胺MIPA和芥酸酰胺进行合理复配使用,耐划伤效果明显,具有协同耐划伤效果,特别针对ABS塑料的耐划伤效果更加优异。同时耐划伤ABS塑料保持了良好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划伤ABS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ABS树脂200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5份,耐划伤剂0.5‑1.5份;所述耐划伤剂为蓖麻醇酸酰胺MIPA和/或芥酸酰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划伤ABS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ABS树脂200份,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1-5份,耐划伤剂0.5-1.5份;所述耐划伤剂为蓖麻醇酸酰胺MIPA和芥酸酰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斌张荣福印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瀚氏模具成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