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3631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4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包括双缸变容压缩机,双缸变容压缩机具有上气缸吸气口,下气缸吸气口和排气口;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一端连接双缸变容压缩机的排气口,另一端分别连接单向阀和双缸变容压缩机的下气缸吸气口;单向阀的一端连接电磁阀,另一端接入气液分离器的内腔;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电磁阀,设置在连接双缸变容压缩机的下气缸吸气口至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管路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双缸变容压缩机下气缸吸气口至气液分离器进口之间增加一路具有电磁阀的排液旁通管路连接,通过排液旁通把下气缸吸气侧的高压冷媒泄压至气液分离器,优化单缸向双缸运行切换时的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空调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冷凝器10、蒸发器20、变容变频压缩机30、节流器件40、四通阀60、电磁阀70、单向阀50,其中变容变频压缩机30是通过单向阀50与电磁阀70的动作进行切换的。当电磁阀70打开时,排气侧的高压冷媒流通至压缩机下气缸吸气口,使下气缸吸气端形成高压,变容变频压缩机30实现单缸运行;当电磁阀70关闭时,气液分离器的低压冷媒流通至下气缸吸气口,使下气缸吸气口形成低压,变容变频压缩机切换至双缸运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1)、当单缸运行切换至双缸或多缸运行时,电磁阀关闭,但是由于下气缸吸气口至电磁阀的连接管处仍然处于高压状态,由于存在压力差,单向阀处于截止状态,汽分的低压冷媒无法流通至下气缸,容易以致单缸运行切换至双缸运行时系统不稳定。(2)、单缸运行时,压缩机下气缸至电磁阀间的连接管为高压侧,但是由于冷媒处于静止状态,随着环境温度换热而降温,时间较长时,冷媒容易冷凝成液态,此时若切换至双缸运行时,液态冷媒就会流向下气缸,使下气缸引起液击,给压缩机带来损害。(3)、为了解决前述(1)中的问题,若在下气缸吸气口与电磁阀的连接管处增加一根毛细管连接至汽分进口,单缸运行切换至双缸运行时,下气缸吸气口的高压冷媒通过毛细管泄压至汽分进口,使下气缸吸气口为低压冷媒,切换得以容易成功,但是由于毛细管为长期流通,循环冷媒会因此减少,以致换热量有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进行压缩机单缸运行与双缸运行的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切换失败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双缸变容压缩机,双缸变容压缩机具有上气缸吸气口,下气缸吸气口和排气口;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一端连接双缸变容压缩机的排气口,另一端分别连接单向阀和双缸变容压缩机的下气缸吸气口;单向阀的一端连接第一电磁阀,另一端接入气液分离器的内腔;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电磁阀,设置在连接双缸变容压缩机的下气缸吸气口至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管路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毛细管,与第二电磁阀串联设置。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下气缸吸气口的管路中。进一步地,还包括,高压传感器,设置在排气口的管路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空调系统,包括:步骤10,当双缸变容压缩机处于单缸运行状态且有需求切换至双缸运行状态时,连通双缸变容压缩机的下气缸吸气口至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管路。由第二电磁阀打开连通双缸变容压缩机的下气缸吸气口至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管路,经时间ts后再关闭第一电磁阀。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20,当压缩机处于单缸运行状态超过时间t1后,每经过t2时间比较下气缸吸气口温度T下和压缩机的排气口的温度T高,如果T下≤T高则第二电磁阀打开持续t3时间后关闭。进一步地,步骤10中的时间ts与室外环境温度TW相关,当TW≥A℃时,ts=t5;当B℃≤TW<A℃时,ts=t6;当TW<B℃时,ts=t7;其中t5、t6、t7为预设时间常数,A、B为预设温度常数。进一步地,步骤10还包括:第一电磁阀关闭t4时间后第二电磁阀关闭。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双缸变容压缩机下气缸吸气口至气液分离器进口之间增加一路具有电磁阀的排液旁通管路连接,通过排液旁通把下气缸吸气侧的高压冷媒泄压至气液分离器,优化单缸运行向双缸运行切换时系统的稳定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变容变频压缩机空调系统;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以及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见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双缸变容压缩机下气缸吸气口至气液分离器进口增加一路排液旁通管路连接,该排液旁通管路主要包括毛细管、第二电磁阀72,并且在双缸变容压缩机排气侧增加高压传感器100以检测冷凝温度T高、下气缸吸气口处增加温度传感器90作为检测工具检测下气缸吸气口温度T下。在特定情况下打开排液旁通管路的第二电磁阀72,以进行泄压与排液的动作。当下气缸吸气口处于积液状态时,通过自动检测,可以把压缩机下气缸至第一电磁阀71间的连接管的液态冷媒排至气液分离器。在单缸运行切换至双缸运行时,通过排液旁通把下气缸吸气侧的高压冷媒泄压至气液分离器,使单缸运行成功切换至双缸运行,提高切换运行时系统的稳定性。参见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空调系统包括双缸变容压缩机30及气液分离器,双缸变容压缩机30引出三路:上气缸吸气口,下气缸吸气口和排气口。双缸变容压缩机30、第一热交换器10、节流组件40和第二热交换器20连接成回路。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60、第一电磁阀71、单向阀50。第一换热器10和第二换热器20通过四通阀60选择性连通双缸变容压缩机30,第一电磁阀71一端连接双缸变容压缩机30的排气口,另一端分别连接单向阀50和下气缸吸气口;单向阀50的一端连接到第一电磁阀71通往下气缸吸气口的管路,另一端接入气液分离器内腔,单向阀50的允许流向为从气液分离器到下气缸吸气口。本专利技术增加了一路第二电磁阀72以及与之串联的毛细管组成的支路,连接在压缩机下气缸吸气口的管路及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管路之间。排液旁通回路中毛细管的作用是控制排液的流量。过粗过短的毛细管流量会过大,引起下气缸压力下降,压力不足会使单缸运行不能持续,而转换至双缸运行;过细过长的毛细管流量会过小,导致排液速度过慢,在制定时间内不能完成排液动作;所以排液旁通回路需要一根适中的毛细管。参见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1)当压缩机处于单缸运行时,且压缩机单缸运行时间超过t1时间后,每经过t2时间比较T下和T高,如果T下≤T高则判断机组下吸气口管路积液,则第二电磁阀72打开持续t3时间后关闭,以达到间隔排液作用。(2)当压缩机处于单缸运行,且有需求切换至双缸运行时,第二电磁阀打开ts时间后再关闭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阀关闭t4时间后第二电磁阀关闭,以达到泄压作用。(3)由于不同室外环境温度TW的积液情况不一样,步骤(2)中的ts时间与室外环境温度相关,举例如下:(A、B为预设温度常数,可经过实验确定。)a)当TW≥A℃时,ts=t5;b)当B℃≤TW<A℃时,ts=t6;c)当TW<B℃时,ts=t7。(以上t1、t2、t3、t4、t5、t6、t7为预设时间,可经过实验确定。)本专利技术是利用带有汽液分离器的双缸或双缸以上的变频压缩机结合变容技术来扩大系统制冷/制热量的调节范围。第二电磁阀以及毛细管组成的旁通支路作用主要是:当第一电磁阀需要关闭时,第二电磁阀打开将下气缸吸气口以及第一电磁阀之间管路的压力降到和低压一致,以保证压缩机在第一电磁阀关闭后迅速切换成双缸。当机组处于单缸运行的时候,通过压缩机下吸气口的管道感温器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双缸变容压缩机(30),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30)具有上气缸吸气口,下气缸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71),所述第一电磁阀(71)一端连接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30)的排气口,另一端分别连接单向阀(50)和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30)的下气缸吸气口;所述单向阀(5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磁阀(70),另一端接入气液分离器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电磁阀(72),设置在连接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30)的下气缸吸气口至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管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双缸变容压缩机(30),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30)具有上气缸吸气口,下气缸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71),所述第一电磁阀(71)一端连接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30)的排气口,另一端分别连接单向阀(50)和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30)的下气缸吸气口;所述单向阀(50)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71),另一端接入气液分离器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二电磁阀(72),设置在连接所述双缸变容压缩机(30)的下气缸吸气口至气液分离器进口的管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毛细管,与所述第二电磁阀(72)串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90),设置在所述下气缸吸气口的管路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传感器(100),设置在所述排气口的管路中。5.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步骤10,当双缸变容压缩机(30)处于单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绍斌苏玉海刘群波宋培刚黄春刘合心陈泽彬傅英胜倪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