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照明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33472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1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照明顶灯,包括底板、安装框架和透光罩,所述安装框架、底板和透光罩为分体结构,底板和安装框架之间通过安装扣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内部安装有驱动器,凸台的侧面设有电源线入口,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设有红外线感应器,安装框架的上端设有光感元件,所述安装框架的外侧设有4条安装支架,所述驱动器一端与电路板相连接,电路板上安装有若干LED贴片灯,驱动器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红外线感应器、光感元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济环保,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智能化控制,能够自动开启照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照明技术的
,特别是一种LED灯的

技术介绍
】自然界中任何有温度的物体均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所辐射的红外线的波长因温度而异,人体的温度一般处于恒定的范围,因此通过检测是否有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即可检测是否有人。在照明领域中,通过红外线传感器自动感应相应区域内是否有人从而控制照明灯具的打开或关闭,采用红外线感应技术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LED作为一种新型光源,节能、长寿命、无污染而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然而现有的一些LED灯基本都是靠人工去控制,这样很麻烦,不能实现智能化控制,现有一种智能的照明顶灯,只有环境光线到达一定的程度它才会接通人体红外线感应器,感应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靠人体红外线感应,和光线强弱是没关系的,光感元件只是起到接通电源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照明顶灯,经济环保,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智能化控制,能够自动开启照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照明顶灯,包括底板、安装框架和透光罩,所述安装框架、底板和透光罩为分体结构,底板和安装框架之间通过安装扣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内部安装有驱动器,凸台的侧面设有电源线入口,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设有红外线感应器,安装框架的上端设有光感元件,所述安装框架的外侧设有4条安装支架,所述驱动器一端与电路板相连接,电路板上安装有若干LED贴片灯,驱动器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红外线感应器、光感元件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框架内缘设有卡槽,所述透光罩和安装框架之间通过卡槽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LED贴片灯的数量为10?15个。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框架的两端设有条形的散热槽,在工作时可以快速的散热,增加使用寿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光感元件接通红外线感应器,通过红外线感应器检测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来控制驱动器,驱动LED贴片灯工作,结构简单,反应灵敏,节能环保,采用分体式结构,外型整洁,占用空间小,维修拆装方便,美观程度高,通过散热槽的设置,在工作时可以快速的散热,增加了灯具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智能照明顶灯的后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智能照明顶灯的正视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智能照明顶灯的结构框图;图4是本技术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控制芯片、2-光感元件、3-红外线感应器、4-驱动器、5-电路板、6-LED贴片灯、7-透光罩、8-凸台、9-安装扣、10-安装框架、11-底板、12-安装支架、13-底板、14-卡槽、81-电源线入口。【【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一种智能照明顶灯,包括底板11、安装框架10和透光罩7,所述安装框架10、底板11和透光罩7为分体结构,底板11和安装框架10之间通过安装扣9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1上设有凸台8,所述凸台8的内部安装有驱动器4,凸台8的侧面设有电源线入口 81,所述安装框架10的下端设有红外线感应器3,安装框架10的上端设有光感元件2,所述安装框架10的外侧设有4条安装支架12,所述驱动器4 一端与电路板5相连接,电路板5上安装有若干LED贴片灯6,驱动器4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I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I分别与红外线感应器3、光感元件2相连接,所述安装框架10内缘设有卡槽13,所述透光罩7和安装框架10之间通过卡槽13固定连接,所述LED贴片灯6的数量为10?15个,所述安装框架10的两端设有条形的散热槽14。本技术工作过程:本技术一种智能照明顶灯在工作过程中,主要用于走廊、楼道、厕所等场所,平时容易忘记关灯,在白天光线充足时,光感元件2感应到光线,使得电路处于断开的状态,在晚上或者阴雨天光线较弱时,环境光线到达一定的程度它才会接通红外线感应器3,顶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靠人体红外线感应,和光线强弱是没关系的,光感元件2只是起到接通电源作用,光感元件2和红外线感应器3分别和智能的控制芯片I相连接,控制芯片I与驱动器4连接,驱动器4与电路板5相连接,电路板5上安装有15个LED贴片灯6,底板11的正面涂有反射层,电路接通时,保证了顶灯的亮度,节能、无污染。进一步,所述安装框架10的两端设有条形的散热槽14,在工作时可以快速的散热,增加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安装框架10、底板11和透光罩7为分体结构,底板11和安装框架10之间通过安装扣9固定连接,透光罩7和安装框架10之间通过卡槽13固定连接,拆装维修方便,所述安装框架10的外侧设有4条安装支架12,通过安装支架12固定于外部天花板上,进一步,智能照明顶灯的厚度仅仅只有3厘米,外型整洁,占用空间小,美观程度高。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智能照明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1)、安装框架(10)和透光罩(7),所述安装框架(10)、底板(11)和透光罩(7)为分体结构,底板(11)和安装框架(10)之间通过安装扣(9)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1)上设有凸台(8),所述凸台(8)的内部安装有驱动器(4),凸台(8)的侧面设有电源线入口(81),所述安装框架(10)的下端设有红外线感应器(3),安装框架(10)的上端设有光感元件(2),所述安装框架(10)的外侧设有4条安装支架(12),所述驱动器(4) 一端与电路板(5)相连接,电路板(5)上安装有若干LED贴片灯(6),驱动器(4)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I)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I)分别与红外线感应器(3)、光感元件(2)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照明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0)内缘设有卡槽(13),所述透光罩(7)和安装框架(10)之间通过卡槽(13)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照明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贴片灯(6)的数量为10?15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照明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0)的两端设有条形的散热槽(1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照明顶灯,包括底板、安装框架和透光罩,所述安装框架、底板和透光罩为分体结构,底板和安装框架之间通过安装扣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内部安装有驱动器,凸台的侧面设有电源线入口,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设有红外线感应器,安装框架的上端设有光感元件,所述安装框架的外侧设有4条安装支架,所述驱动器一端与电路板相连接,电路板上安装有若干LED贴片灯,驱动器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红外线感应器、光感元件相连接。本技术经济环保,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智能化控制,能够自动开启照明。【IPC分类】F21Y101-02, F21S8-04, F21V23-04, F21V29-50【公开号】CN204403977【申请号】CN201520056542【专利技术人】朱仁良 【申请人】嘉兴凯兰智慧家居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申请日】2015年1月2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照明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1)、安装框架(10)和透光罩(7),所述安装框架(10)、底板(11)和透光罩(7)为分体结构,底板(11)和安装框架(10)之间通过安装扣(9)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1)上设有凸台(8),所述凸台(8)的内部安装有驱动器(4),凸台(8)的侧面设有电源线入口(81),所述安装框架(10)的下端设有红外线感应器(3),安装框架(10)的上端设有光感元件(2),所述安装框架(10)的外侧设有4条安装支架(12),所述驱动器(4)一端与电路板(5)相连接,电路板(5)上安装有若干LED贴片灯(6),驱动器(4)的另一端与控制芯片(1)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1)分别与红外线感应器(3)、光感元件(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仁良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凯兰智慧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