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填砂卵砾石基础上的混凝土铺盖结构,包括回填砂卵砾石及混凝土铺盖,所述混凝土铺盖设置于回填砂卵砾石上方,在混凝土铺盖上布置有若干排水平压孔,所述排水平压孔内设置有排水盲材,所述排水平压孔采用PVC预埋在混凝土铺盖内形成排水平压孔,所述排水平压孔按照2.5m×2.5m间距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混凝土铺盖上布置排水平压孔,在河床式电站库水位快速变化时,能够快速实现混凝土铺盖两侧水位平压,实现混凝土铺盖两侧压力平衡,解决了了引水渠、尾水渠混凝土铺盖稳定及结构不利影响的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中的水工建筑物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回填砂卵砾石基础上的混凝土铺盖结构。
技术介绍
河床式水电站一般位于覆盖层较厚的河床中部,在进行厂房开挖时,经常需要以较缓的坡比开挖,然后回填砂卵砾石,再在其上浇注引水渠、尾水渠混凝土铺盖。目前,河床式水电站大多为无调节水库,库内水位变动较大,传统的混凝土铺盖以混凝土板实体浇注,当混凝土铺盖上方水位骤降时,混凝土铺盖下方水位并不能随之降低,会产生较大扬压力,同理,当水库在蓄水时,会在较短时间水位上升较大,对混凝土铺盖上部产生大的压力。上述产生的压力会对混凝土铺盖结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回填砂卵砾石基础上的混凝土铺盖结构。从而解决了库水位变动对混凝土铺盖应力、稳定的不利影响。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回填砂卵砾石基础上的混凝土铺盖结构,包括回填砂卵砾石及混凝土铺盖,所述混凝土铺盖设置于回填砂卵砾石上方,在混凝土铺盖上布置有若干排水平压孔,所述排水平压孔内设置有排水盲材。所述排水平压孔采用PVC预埋在混凝土铺盖内形成。所述排水平压孔按照2.5mX 2.5m间距布置。所述排水平压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所述排水盲材内嵌在排水平压孔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混凝土铺盖上布置排水平压孔,在河床式电站库水位快速变化时,能够快速实现混凝土铺盖两侧水位平压,实现混凝土铺盖两侧压力平衡,解决了了引水渠、尾水渠混凝土铺盖稳定及结构不利影响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图中:1 一回填砂卵砾石,2 —混凝土铺盖,3 —排水平压孔,4 一排水盲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回填砂卵砾石基础上的混凝土铺盖结构,包括回填砂卵砾石I及混凝土铺盖2,所述混凝土铺盖2设置于回填砂卵砾石I上方,在混凝土铺盖2上布置有若干排水平压孔3,所述排水平压孔3内设置有排水盲材4。本技术在施工时,在回填砂卵砾石I上浇注混凝土铺盖2,回填砂卵砾石I须回填密实,满足设计要求,以防止不均匀沉降造成混凝土铺盖2开裂。所述排水平压孔3采用PVC预埋在混凝土铺盖2内形成。所述排水平压孔3按照2.5mX2.5m间距布置,即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均为2.5m。所述排水平压孔3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00_。所述排水盲材4内嵌在排水平压孔3内部,防止库水位变化时,将回填的砂卵砾石通过排水平压孔3带到库区,进入水轮机组。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主要按照如下步骤实施:(I)对引水渠、尾水渠位置进行回填砂卵砾石1,回填时必须确保回填密实,满足设计要求,防止回填基础不均匀沉降造成混凝土铺盖拉裂等问题;(2)浇注混凝土铺盖2,在浇注之前,预埋PVC管作为排水平压孔3 ;(3)排水平压孔3布置,在布置排水平压孔时,其间排距宜为2.5mX 2.5m,平压孔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 ;(4)排水平压孔3内必须内嵌排水盲材4,防止库水位变化时,将回填的砂卵砾石通过排水平压孔3带到库区,进入水轮机组。【主权项】1.一种回填砂卵砾石基础上的混凝土铺盖结构,包括回填砂卵砾石(I)及混凝土铺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铺盖(2)设置于回填砂卵砾石(I)上方,在混凝土铺盖(2)上布置有若干排水平压孔(3),所述排水平压孔(3)内设置有排水盲材(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填砂卵砾石基础上的混凝土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平压孔(3)采用PVC预埋在混凝土铺盖(2)内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填砂卵砾石基础上的混凝土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平压孔⑶按照2.5mX2.5m间距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填砂卵砾石基础上的混凝土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平压孔⑶的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填砂卵砾石基础上的混凝土铺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盲材⑷内嵌在排水平压孔⑶内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回填砂卵砾石基础上的混凝土铺盖结构,包括回填砂卵砾石及混凝土铺盖,所述混凝土铺盖设置于回填砂卵砾石上方,在混凝土铺盖上布置有若干排水平压孔,所述排水平压孔内设置有排水盲材,所述排水平压孔采用PVC预埋在混凝土铺盖内形成排水平压孔,所述排水平压孔按照2.5m×2.5m间距布置。本技术通过在混凝土铺盖上布置排水平压孔,在河床式电站库水位快速变化时,能够快速实现混凝土铺盖两侧水位平压,实现混凝土铺盖两侧压力平衡,解决了了引水渠、尾水渠混凝土铺盖稳定及结构不利影响的问题。【IPC分类】E02B9-00【公开号】CN204401581【申请号】CN201420852683【专利技术人】杨鹏, 雷声军, 雷有栋, 张高 【申请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填砂卵砾石基础上的混凝土铺盖结构,包括回填砂卵砾石(1)及混凝土铺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铺盖(2)设置于回填砂卵砾石(1)上方,在混凝土铺盖(2)上布置有若干排水平压孔(3),所述排水平压孔(3)内设置有排水盲材(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雷声军,雷有栋,张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