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稻瘟病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28445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8 16:54
一种防治稻瘟病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是将苦楝树叶提取液、桑树叶发酵液和多菌灵合并,混合均匀,装到容器中5小时内使用;所述的苦楝树叶提取液是将苦楝树叶加5-8倍的水用水煮沸20-30分钟,滤去叶渣,得到的液体;所述的桑树叶发酵液是将新鲜的桑树叶采摘后洗干净,消毒,打碎,放到干净的玻璃或陶瓷容器中,加水和加入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糖或红糖,发酵3-7天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二次喷洒稻瘟病防治率达到8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水稻防病剂,特别是。
技术介绍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嗑头瘟,稻瘟病是水稻四大重要病害之一,可引 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稻瘟病在我国古代文献就有记载, 早在1637年: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已把它称为"发炎火"用文字记载下来。日本在 1704年也记录了这一病害。现在,全世界水稻种核区几乎都有此病发生,分布极为广泛。我 国南北稻区每年都有发生,其为害程度因品种、栽培技术以及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别,流行 年份一般减产10 - 20%,严重的达40 - 50%以上。水稻生长期中叶片受害严重时,成片枯 死,有的虽不枯死,但新叶不易伸展,稻株萎缩,不能抽穗或抽出短小的穗。抽穗期穗颈受害 严重,则造成大量白穗或瘪粒。 稻瘟病的病症主要为害叶片、茎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 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 而死,发病后变成黄褐色而枯死,不形成明显病斑,潮湿时,可长出青灰色霉,湿度较大时病 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 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 稻瘟病可能发生在省域内的任何年头、任何季节。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发生。在 我国南、北方稻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育期都会发生,近年来,有的地 区稻瘟病出现逐年增加趋势。 针对稻瘟病的防治,我国目前也有了一些相应对策,药剂防治方面,公开文献报道 常用的药剂及每亩用药星如下:75%三环陛250g;或4%富士 1号100g;或2%春日霉素 90g ;或25 %多菌灵250g;以上药剂防效均可达80 %以。专家提出在叶瘟发生初期应及早 施药控制发病中心,并对周围稻株或稻田施药保护,以后根据病情发展及天气变化决定继 续施药次数。一般可隔3- 5天施用一次,共施1一2次。但是施药重点应放在预防为害性 大的穗颈瘟上,而通常穗期发病的菌源主要来自叶瘟,所以应在控制叶瘟大流行的基础上, 于孕穗末期、始穗期及齐穗期各施药一次。如果天气继续有利发病,可在灌浆期再喷一次。 每亩每次喷药液60- 75公斤。 但是目前稻瘟病的防治共同的特点是施用化学药剂较多,"无公害"(无农药污染) 水稻生产就成为当务之急。在农作物的4项污染源(工业三废、卫生污染、化肥污染、农药污 染)中,农药的污染是最严重、最频繁和最易引起公众注意的。对于这些污染现阶段只有采 取躲避的办法,即主要组织生产无农药污染的无公害粮食。这也是目前粮食害虫的防治的 指导思想。即从经济学、生态学、和环境保护学的观点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 物防治手段,提倡用植物农药或微生物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讲究科学用 药、把农药的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量、协调化防、生防和其它物理防治手段的矛盾。把病虫害 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农药的残留控制在国家允许的标准以下。 由于目前农民们为了方便和快捷,大都使用高浓度农药,当喷洒了有残留毒素的 农药时,就会导致有残留毒素的农药对我们身体造成危害,所以,提倡使用无毒无公害的杀 虫剂,对水稻种植就变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植物提取物为主的稻瘟病的防治药物,使之种植出无 害无毒的水稻。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防治稻瘟病的药物的原料和重量份数包括: 苦楝树叶提取液 20~30份; 桑树叶发酵液 20~30份; 多菌灵 5~10份。 所述的苦楝树叶提取液是将苦楝树叶加5-8倍的水用水煮沸20-30分钟,滤去叶 渣,得到的液体。 所述的桑树叶发酵液是将新鲜的桑树叶采摘后洗干净,用消毒水消毒,然后用凉 开水或蒸馏水洗涤,打碎,放到干净的玻璃或陶瓷容器中,每公斤凉开水或蒸馏水加桑树叶 0. 2-0. 5公斤,并加入枯草芽孢杆菌5-10克,还加入20-50克的葡萄糖或红糖,25-32°C发酵 3-7天得到。 上述防治稻瘟病的药物生产方法是将苦楝树叶提取液、桑树叶发酵液和多菌灵合 并,混合均匀,装到容器中即可,混合后5小时内要使用,以免杂菌污染。 上述防治稻瘟病的药物用法是混合均匀的药液用水稀释,每亩用100-200毫升, 兑水15 - 20升喷雾,在稻癌病发生前期喷洒在水稻莖叶上,每天喷洒一次,连续2-3天喷 洒,一次喷洒稻瘟病防治率达到70%,二次喷洒稻瘟病防治率达到95%以上。 以上所述的桑树叶消毒是用重量含量1%的多菌灵溶液浸泡3-5分钟,或者用1% 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泡3-5分钟。 上述防治稻瘟病的药物能够与防治稻瘟病的其它无公害杀菌剂复配使用,例如与 三环唑、稻瘟灵混合。 所述原料中,几种原料的来源简介如下: 多菌灵(carbendazim),化学名称 N -(2 -苯并咪唑基)甲酸酯、苯并咪唑44、溶菌 灵等。性质纯品为白色结晶,工业品为淡黄褐色粉末,对热较稳定,对酸碱不稳定。文献 记载可以用于防治麦类赤霉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小粒菌核病;许多果树、蔬菜病害,如 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等。使用时加5%的硫酸或盐酸溶解,或者使用其可湿性粉剂、水乳 剂。多菌灵使用时以1〇〇%多菌灵折算。 苦楝树叶,是苦楝树的树叶,苦楝树(ife/ia azet/aracA Z.),生长在亚洲和非洲的 亚热带地区。味苦;性寒;有毒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行气止痛。用苦楝树的种子、树叶、树 皮的萃取物制成的药剂可用于防虱和治疗皮肤病。苦楝树油具有抗昆虫、螨、病毒、真菌和 细菌等诸多作用。有文献报道,苦楝树叶可以防治螟虫、蚜虫、菜青虫、苞虫、虱、蝉等。 桑树叶,是桑科桑属(iform Z.)的叶子,桑树为落叶乔木。桑叶呈卵形,是喂 蚕的饲料。桑树从东北自哈尔滨以南;西北从内蒙古南部至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南至广 东、广西,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都有分布。中医认为桑树叶,性微寒,气微,味微甘、苦。 是治疗肾虚、肠胃功能不好等病症的药物。 有文献记载,桑树叶的芽孢杆菌的发酵液能够抑制一些病菌的生长,灭害力强:具 有占据空间优势,抑制有害菌、病原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的生长环境,还可以除臭:可以分解 产生恶臭气体的有机物质、有机硫化物、有机氮等,大大改善场所的环境。 本专利技术桑树叶发酵液是加入枯草芽孢杆菌,拉丁学名枯草芽 孢杆菌菌体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这些 活性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枯草芽孢杆菌迅速消耗 环境中的游离氧,造成肠道低氧,促进有益厌氧菌生长,并产生乳酸等有机酸类,降低肠道 PH值,间接抑制其它致病菌生长。 本专利技术防治稻瘟病的药物的作用机理是:依靠苦楝树叶提取液的抗真菌和细菌杀 菌作用,抑制稻瘟病病毒的生长,桑树叶发酵液促进有益厌氧菌生长以及多菌灵抗病能力 相结合,就能够有效地防治稻瘟病。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本专利技术防治稻瘟病的药物的材料成分无毒,无残留,无公害,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稻瘟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和重量份数包括:苦楝树叶提取液         20~30份;桑树叶发酵液           20~30份;多菌灵                  5~10份;所述的苦楝树叶提取液是将苦楝树叶加5‑8倍的水用水煮沸20‑30分钟,滤去叶渣,得到的液体;所述的桑树叶发酵液是将新鲜的桑树叶采摘后洗干净,用消毒水消毒,然后用凉开水或蒸馏水洗涤,打碎,放到干净的玻璃或陶瓷容器中,每公斤凉开水或蒸馏水加桑树叶0.2‑0.5公斤,并加入枯草芽孢杆菌5‑10克和加入20‑50克的葡萄糖或红糖,25‑32℃发酵3‑7天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敏周廖引先雷军强覃稳梅覃崇宁梁晓妮李玉秋韦倩梅
申请(专利权)人:象州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