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缆及钢丝绳的中间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24533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8 0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缆及钢丝绳的中间传输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的前后两个支架、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架上的转轴相互平行的两个主动轮、用于驱动两个主动轮同步转动的电机、控制操作箱及遥控器,每个所述主动轮的外圆周面均对应于电缆或钢丝绳设置有两个凹槽,一个主动轮的两个凹槽与另一个主动轮的两个凹槽相互正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保证电缆或钢丝绳从卷筒上取下时所受的拉力恒定,且拉力小于卷筒上电缆的承受力,避免电缆或钢丝绳从卷筒上取下的过程中因受力过大而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缆及钢丝绳的中间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在海工领域,用到电缆和钢丝绳的地方较多。电缆和钢丝绳通常都是盘绕在大型或巨型卷筒上。在施工过程中,要将电缆或钢丝绳从卷筒上取下,这个过程中一般由电机提供拉力。然而,施工中电机往往不能提供合适的拉力,当电缆或钢丝绳受到的拉力大于卷筒上电缆或钢丝绳卷能承受的力时,较易对电缆或钢丝绳造成损坏,损坏的原因有以下两种情况。1、当卷筒上的电缆或钢丝绳缠绕的较为紧密时,参见图1,被拉出的电缆或钢丝绳相当于处于A位置,当拉力过大时,A位置的电缆或钢丝绳表面会因压力过大而造成局部受损,影响电缆的工程进展,影响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及承载力。2、参见图1,在电缆或钢丝绳向卷筒上盘绕的过程中,难免会有间隙C。当拉力过大时,处于B位置的电缆或钢丝绳很可能挤进C位置,造成严重磨损,甚至废弃,带来巨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缆及钢丝绳的中间传输装置,该装置能保证电缆从卷筒上取下时所受的拉力恒定,且拉力小于卷筒上电缆的承受力。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电缆及钢丝绳的中间传输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的前后两个支架、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架上的转轴相互平行的两个主动轮、用于驱动两个主动轮同步转动的电机、控制操作箱及遥控器,每个所述主动轮的外圆周面均对应于电缆或钢丝绳设置有两个凹槽,一个主动轮的两个凹槽与另一个主动轮的两个凹槽相互正对。两个所述主动轮的外圈均设置有耐磨微弹复合材料层,所述凹槽设置于该耐磨微弹复合材料层的外表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保证电缆或钢丝绳从卷筒上取下时所受的拉力恒定,且拉力小于卷筒上电缆的承受力,避免电缆或钢丝绳从卷筒上取下的过程中因受力过大而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卷筒上缠绕的电缆的排布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耐磨微弹复合材料层与电缆配合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图3中:1-底座;2-支架;3_第一主动轮;4_第二主动轮;5_耐磨微弹复合材料层;6_凹槽;7_电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电缆及钢丝绳的中间传输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连接于底座I上的前后两个支架2、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架2上的转轴相互平行的第一主动轮3和第二主动轮4、用于驱动两个主动轮同步转动的电机、控制操作箱及遥控器,每个主动轮的外圆周面均对应于电缆7或钢丝绳设置有两个凹槽6,第一主动轮3的两个凹槽6与第二主动轮4的两个凹槽6相互正对。实际施工中,从卷筒上取下的电缆7或钢丝绳从两个主动轮上盘绕一圈,再被其它设备以拉力F拉出。这过程中,两个主动轮会在电机的带动下同步转动,两主动轮与电缆7接触的地方预设有凹槽6,增加了电缆7与轮子的接触面积,不会因为接触面太小,局部压强过大而造成损坏。当拉力F过大时,两个主动轮仍能在自带电机的带动下匀速运动,依靠轮子与电缆7较大的接触面,提供足够的摩擦力,消耗掉部分过剩的拉力,不会使电缆7或钢丝绳因受力过大而损坏。本专利技术在电缆7或钢丝绳排布施工过程中起到中间传输的作用,可以保证把电缆7从大型或巨型卷筒上取下时所受的拉力基本恒定,并能保证该拉力不会超过卷筒上电缆7或钢丝绳卷的承受力。作为优选,两个主动轮的外圈均设置有耐磨微弹复合材料层5,凹槽6设置于该耐磨微弹复合材料层5的外表面。耐磨微弹复合材料层5耐磨且略带弹性,能更好的保护电缆7或钢丝绳。本专利技术可通过面板控制及遥控的方式控制,操控设备自带电机和变速箱,从而控制两个主动轮的转速。亦可根据施工状况的需要及时停止工作,以免造成电缆7的损坏。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主权项】1.一种用于电缆及钢丝绳的中间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缆及钢丝绳的中间传输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的前后两个支架、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架上的转轴相互平行的两个主动轮、用于驱动两个主动轮同步转动的电机、控制操作箱及遥控器,每个所述主动轮的外圆周面均对应于电缆或钢丝绳设置有两个凹槽,一个主动轮的两个凹槽与另一个主动轮的两个凹槽相互正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缆及钢丝绳的中间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动轮的外圈均设置有耐磨微弹复合材料层,所述凹槽设置于该耐磨微弹复合材料层的外表面。【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缆及钢丝绳的中间传输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的前后两个支架、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架上的转轴相互平行的两个主动轮、用于驱动两个主动轮同步转动的电机、控制操作箱及遥控器,每个所述主动轮的外圆周面均对应于电缆或钢丝绳设置有两个凹槽,一个主动轮的两个凹槽与另一个主动轮的两个凹槽相互正对。本专利技术能保证电缆或钢丝绳从卷筒上取下时所受的拉力恒定,且拉力小于卷筒上电缆的承受力,避免电缆或钢丝绳从卷筒上取下的过程中因受力过大而造成损坏。【IPC分类】B65H77-00, B65H59-08【公开号】CN104709776【申请号】CN201510120105【专利技术人】郑永刚 【申请人】帕罗(上海)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申请日】2015年3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缆及钢丝绳的中间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缆及钢丝绳的中间传输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的前后两个支架、分别设置于两个支架上的转轴相互平行的两个主动轮、用于驱动两个主动轮同步转动的电机、控制操作箱及遥控器,每个所述主动轮的外圆周面均对应于电缆或钢丝绳设置有两个凹槽,一个主动轮的两个凹槽与另一个主动轮的两个凹槽相互正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帕罗上海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