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干电线分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2245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8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干电线分支结构,其包括并行的正极干线和负极干线,正极干线分接有正极支线,负极干线分接有负极支线,正极干线中用于与正极支线电性连接的连接处裸露,正极支线中用于与正极干线电性连接的一端裸露,负极干线中用于与负极支线电性连接的连接处裸露,负极支线中用于与负极干线电性连接的一端裸露,正极支线裸露的一端并排放置于正极干线的连接处并通过正极扎带的包扎实现正极支线与正极干线电性接触,负极支线裸露的一端并排放置于负极干线的连接处并通过负极扎带的包扎实现负极支线与负极干线电性接触,该分支结构还包括有包胶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线损的主干电线分支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供电
,特别涉及一种主干电线分支结构
技术介绍
主干电线需要通过分支电线进行配电,即需要将分支电线接到主干电线上。现有技术中对主干电线的分支往往需要对不同极性的干线在连接处剪断并剥皮,再分别与对应的支线一起进行驳接,而驳接需要将一定长度的电线剥皮后再用裸露的导线进行缠绕驳接,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主干电线分支由于缠绕驳接而存在电线损耗较的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降低线损的主干电线分支结构显得特别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线损的主干电线分支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干电线分支结构,包括并行的正极干线和负极干线,所述正极干线分接有所述正极支线,所述负极干线分接有所述负极支线,所述正极干线中用于与所述正极支线电性连接的连接处裸露,所述正极支线中用于与所述正极干线电性连接的一端裸露,所述负极干线中用于与所述负极支线电性连接的连接处裸露,所述负极支线中用于与所述负极干线电性连接的一端裸露;所述正极支线裸露的一端并排放置于所述正极干线的连接处并通过正极扎带的包扎实现所述正极支线与所述正极干线电性接触,所述负极支线裸露的一端并排放置于所述负极干线的连接处并通过正极扎带的包扎实现所述负极支线与所述负极干线电性接触;该分支结构还包括有包胶体,所述包胶体用于将正极扎带及负极扎带一并围合且使正极干线、负极干线、正极支线和负极支线的裸露部分均与外界绝缘。其中,所述正极连接处与所述负极连接处在正极干线或负极干线方向上错位设置。其中,所述正极扎带与所述负极扎带均由导电材料制成。其中,所述正极扎带与所述负极扎带均由铜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包胶体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保护电线的保护结构件。其中,所述保护结构件与所述包胶体一体成型。其中,所述保护结构件还开设用于减少所述保护结构件所需材料的镂空结构。其中,所述包胶体由塑料材质制成。其中,所述包胶体低压注塑一体成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后,本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正极扎带、负极扎带及包胶体的结构设计,使得分支过程中即不需将正极干线及负极干线剪断,且也不存在现有技术中需要预留一定长度裸露导线进行缠绕,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线损的问题。【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实施例获得其它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主干电线分支结构的内部剖解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主干电线分支结构的应用成品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中包括部件标号统一说明如下:10-主干电线分支结构、11-正极干线、12-负极干线、21-正极支线、22-负极支线、31-正极扎带、32-负极扎带、4-包胶体、41-保护结构件、411-镂空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主干电线分支配电过程出现的线损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主干电线分支结构,通过正极扎带、负极扎带及包胶体,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线损的问题。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主干电线分支结构的内部剖解图,该主干电线分支结构10包括并行的正极干线11和负极干线12,正极干线11分接有正极支线21,负极干线12分接有负极支线22,正极干线11中用于与正极支线21电性连接的连接处裸露,正极支线21中用于与正极干线11电性连接的一端裸露,负极干线12中用于与负极支线22电性连接的连接处裸露,负极支线22中用于与负极干线12电性连接的一端裸露。正极支线21裸露的一端并排放置于正极干线11的连接处并通过正极扎带31的包扎实现正极支线21与正极干线11电性连接,负极支线22裸露的一端并排放置于负极干线12的连接处并通过正极扎带31的包扎实现负极支线22与负极干线12电性连接,正极连接处与负极连接处在正极干线11或负极干线12方向上错位设置,该错位设置能够避免正极干线11与负极干线12出现电性接触。该分支结构还包括有包胶体4,而包胶体4用于将正极扎带31及负极扎带32 —并围合且使正极干线11、负极干线12、正极支线21和负极支线22的裸露部分均与外界绝缘,其中,包胶体4由塑料材质制成,且采用低压注塑一体成型,该低压注塑工艺为现有技术中成熟的制造工艺,在常温下即可注塑,且能直接注塑至电线上。继续参加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对其他结构进行如下的优选:正极扎带31与负极扎带32均由导电材料制成,且该导电材料为铜材料,采用导电材料进行包扎,可有效地确保正极干线11与负极支线21之间电性连接,以及确保正极干线11与正极支线21之间电性连接。包胶体4的两端均设有用于保护电线、且与包胶体4 一体成型的保护结构件41,该保护结构件41可在支线分叉弯曲的过程中避免影响到支线与干线电性连接的稳定性,而保护结构件41与包胶体4 一体成型,一次成型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进一步,保护结构件41还开设用于减少保护结构件41所需材料的镂空结构411,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上述的主干电线分支结构10,其具体分支过程如下:S1、将正极干线11中用于与正极支线21电性连接的连接处剥离绝缘层并裸露,同时将负极干线12中用于与负极支线22电性连接的连接处剥离绝缘层并裸露;S1、将正极支线21中用于与正极干线11电性连接的一端剥离绝缘层并裸露,同时将负极支线22中用于与负极干线12电性连接的一端剥离绝缘层并裸露;S3、将正极支线21裸露的一端并排放置于正极干线11的连接处并通过正极扎带31的包扎,以正极支线21与正极干线11电性连接;S4、将负极支线22裸露的一端并排放置于负极干线12的连接处并通过负极扎带32的包扎,以负极支线22与负极干线12电性连接;S5、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低压注塑技术注塑出包胶体4,且注塑出的包胶体4已围合正极扎带31及负极扎带32并使正极干线11、负极干线12、正极支线21和负极支线22的裸露部分均与外界绝缘。对于上述分支过程应进行说明的是,步骤S3和步骤S4可以进行互换。由上述分支过程可以知道,该分支过程中即不需将正极干线11及负极干线12剪断,且也不存在现有技术中需要预留一定长度裸露导线进行缠绕驳接,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线损的问题。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主干电线分支结构的应用成品结构示意图。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主要设计在于通过正极扎带、负极扎带及包胶体,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线损的问题,因此,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做出的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主干电线分支结构,包括并行的正极干线(11)和负极干线(12),所述正极干线(11)分接有所述正极支线(21),所述负极干线(12)分接有所述负极支线(22),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干线(11)中用于与所述正极支线(21)电性连接的连接处裸露,所述正极支线(21)中用于与所述正极干线(11)电性连接的一端裸露,所述负极干线(12)中用于与所述负极支线(22)电性连接的连接处裸露,所述负极支线(2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干电线分支结构,包括并行的正极干线(11)和负极干线(12),所述正极干线(11)分接有所述正极支线(21),所述负极干线(12)分接有所述负极支线(22),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干线(11)中用于与所述正极支线(21)电性连接的连接处裸露,所述正极支线(21)中用于与所述正极干线(11)电性连接的一端裸露,所述负极干线(12)中用于与所述负极支线(22)电性连接的连接处裸露,所述负极支线(22)中用于与所述负极干线(12)电性连接的一端裸露;所述正极支线(21)裸露的一端并排放置于所述正极干线(11)的连接处并通过正极扎带(31)的包扎实现所述正极支线(21)与所述正极干线(11)电性接触,所述负极支线(22)裸露的一端并排放置于所述负极干线(12)的连接处并通过正极扎带(31)的包扎实现所述负极支线(22)与所述负极干线(12)电性接触;该分支结构还包括有包胶体(4),所述包胶体(4)用于将正极扎带(31)及负极扎带(32)一并围合且使正极干线(11)、负极干线(12)、正极支线(21)和负极支线(22)的裸露部分均与外界绝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龙李明泉吴涵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奥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