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液动执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21321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控液动执行控制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电控液动执行机构。提出的一种电控液动执行机构包括有变速箱上盖为本体的多路阀体(3)、电磁阀Ⅰ(1)和电磁阀Ⅱ(2);变速箱上盖具有一个进油孔Ⅰ(6)和四个出油孔;进油孔Ⅰ(6)与变速箱的进油管路相连通;四个出油孔分别通过油管与变速箱的湿式离合器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电磁阀Ⅰ(1)、电磁阀Ⅱ(2)设置在变速箱上盖的上表面;电磁阀Ⅰ(1)、电磁阀Ⅱ(2)均为三位四通阀;电磁阀Ⅰ(1)、电磁阀Ⅱ的进油孔与油道相连通;电磁阀Ⅰ(1)、电磁阀Ⅱ(2)的出油孔与多路阀体的四个出油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传递效率,具有外形美观、操纵顺畅、反应灵敏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控液动执行控制
,主要涉及一种电控液动执行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多种工程机械机械式换挡控制器,与软轴配合使用,应用在全国各大型企业的多种工程车辆上。众所周知,现有操纵方式多为机械控制器控制,将操纵力通过软轴传递到被控部位,软轴的推拉改变变速箱上多路阀的滑阀位置,控制内部油路走向,最终实现车辆的挡位变化。但是,现有控制系统存在以下两种问题。第一,软轴和控制器存在空行程,虽然改进加工工艺后空行程有所改进,但由于软轴的固有特性,改善程度仍然有限。第二,机械式控制器由于是靠机械传递与扭矩,传递效率受传递方式与软轴排布方式的影响,效率往往不高且带来操纵力沉重等问题。而相对于操纵装置来讲,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如何减小空行程与操纵力。虽然空行程及操纵力仍有提升的空间,但是考虑到成本投入、技术投入、人力投入等,提升的意义不是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电控液动执行机构。本技术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控液动执行机构,所述的电控液动执行机构包括有多路阀体、用以进行换向的电磁阀I和用以进行变速的电磁阀II ;所述的多路阀体以变速箱上盖为本体,所述变速箱上盖相对应的两端具有一个进油孔I和四个出油孔;四个出油孔分别为:出油孔1、出油孔I1、出油孔III和出油孔IV ;所述的进油孔I通过油泵管与变速箱的进油管路相连通;所述的出油孔1、出油孔I1、出油孔III和出油孔IV分别通过油管与变速箱的四个带有自复位功能的湿式离合器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四个带有自复位功能的湿式离合器分别控制阀体的前进挡、后退档、一档和二档;所述变速箱上盖的下表面具有垂直于进油孔I设置的油槽,并对应所述的油槽在变速箱上盖的下部设置有用以密封油槽的油道盖板;变速箱上盖下表面所述的油槽与油道盖板配合构成油道;油道盖板与变速箱上盖下表面油槽所构成的油道与所述的进油孔I相连通;所述的电磁阀1、电磁阀II设置在所述变速箱上盖的上表面;所述的电磁阀1、电磁阀II均为三位四通阀;电磁阀I的进油孔P、电磁阀II的进油孔P’分别位于油道的两端并与油道相连通;电磁阀I的出油孔A、出油孔B分别与所述的出油孔1、出油孔II相连通,通过控制单元ECU控制电磁阀I内阀体动作使控制前进挡、后退档的离合器结合、分离,实现车辆的前进、后退和中停;电磁阀II出油孔A’、出油孔B’分别与所述的出油孔II1、出油孔IV相连通;通过控制单元ECU控制电磁阀II内阀体动作使控制一挡、二档的离合器结合、分离,实现车辆的在前进挡位、后退挡位的变速;使用时,操作手柄将挡位信号送入控制单元ECU,然后控制单元ECU控制电磁阀1、电磁阀II的阀块动作,使与出油孔1、出油孔I1、出油孔III和出油孔IV连通的四个离合器结合、分离,实现电控液动换挡操纵机构在后退一档、后退二档、空档、前进一档和前进二档的动作切换。所述变速箱上盖的上表面具有两组分别对应电磁阀1、电磁阀II设置的油孔,每组所述的油孔包括有进油孔I1、回油孔、出油孔V和出油孔VI;其中,所述的进油孔I1、回油孔为通孔;所述的出油孔V和出油孔VI为盲孔;两组油孔的所述进油孔II分别与变速箱上盖上的所述油道相连通,并分别对应电磁阀I的进油孔P、电磁阀II的进油孔P’设置;两组油孔的所述回油孔分别对应电磁阀I的回油孔T、电磁阀II的回油孔T’设置;两组油孔的出油孔V分别对应电磁阀I的出油孔A、电磁阀II的出油孔A’设置;两组油孔的出油孔VI分别对应电磁阀I的出油孔B、电磁阀II的出油孔B’设置。所述的油道盖板与变速箱上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控液动换挡操纵机构,采用多路阀内部油路设计,电控操纵手柄,输出指令通过控制盒内的控制单元输出电流,控制控制阀体上的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来控制油路的转换,实现了车辆的换挡操纵,省掉了中间环节的力量传递,相当于操纵动作直接作用于阀体上,其传递效率与控制精度远比传统控制器高;由电路传递指令代替原有的软轴传递推拉力,控制器与软轴的取消同时也解决了空行程的问题;在变速箱上加开油槽并由密封垫及油道盖板保证整个油路的完整、通畅且密封,最终实现换挡操纵执行,具有外形美观、操纵顺畅、反应灵敏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技术中多路阀阀体及油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多路阀阀体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油道盖板的示意图。图中:1、电磁阀I,2、电磁阀11,3、多路阀体,4、密封垫,5、油道盖板,6、进油口 I,7、出油口 I,8、出油口 II,9、出油口 III 10、出油口 IV,11、进油口 II,12、回油口,13、出油孔V,14、出油口 VL15、油槽。【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技术加以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控液动执行机构,所述的电控液动执行机构包括有多路阀体3、用以进行换向的电磁阀I I和用以进行变速的电磁阀II 2;所述的多路阀体3以变速箱上盖为本体,所述变速箱上盖相对应的两端具有一个进油孔I 6和四个出油孔;四个出油孔分别为:出油孔I 7、出油孔II 8、出油孔III 9和出油孔IV 10;所述的进油孔I 6通过油泵与变速箱的进油管路相连通;所述的出油孔I 7、出油孔II 8、出油孔III 9和出油孔IV 10分别通过油管与变速箱的四个带有自复位功能的湿式离合器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四个带有自复位功能的湿式离合器分别控制阀体的前进挡、后退档、一档和二档;所述变速箱上盖的下表面具有垂直于进油孔I 6设置的油槽15,并对应所述的油槽15在变速箱上盖的下部设置有用以密封油槽的油道盖板5 ;变速箱上盖下表面所述的油槽15与油道盖板5配合构成油道;所述的油道盖板5与变速箱上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4 ;所述的油槽15经密封垫4密封后由油道压板5压紧并紧固,保证了油路的完整性及密封性;油道盖板5与变速箱上盖下表面油槽15所构成的油道与所述的进油孔I 6相连通;所述的电磁阀I 1、电磁阀II 2设置在所述变速箱上盖的上表面;所述的电磁阀I 1、电磁阀II 2均为三位四通阀;电磁阀I I的进油孔P、电磁阀II的进油孔P’分别位于油道的两端并与油道相连通;电磁阀II的出油孔A、出油孔B分别与所述的出油孔I 7、出油孔II 8相连通,通过控制单元E⑶控制电磁阀I I内阀体动作使控制前进挡、后退档的离合器结合、分离,实现车辆的前进、后退和中停;电磁阀II 2出油孔A’、出油孔B’分别与所述的出油孔III 9、出油孔IV 10相连通;通过控制单元ECU控制电磁阀II 2内阀体动作使控制一挡、二档的离合器结合、分离,实现车辆的在前进挡位、后退挡位的变速;使用时,操作手柄将挡位信号送入控制单元ECU,然后控制单元ECU控制电磁阀I 1、电磁阀II 2的阀块动作,使与出油孔I 7、出油孔II 8、出油孔III 9和出油孔IV 10连通的四个离合器结合、分离,实现电控液动换挡操纵机构在后退一档、后退二档、空档、前进一档和前进二档的动作切换。所述变速箱上盖的上表面具有两组分别对应电磁阀I 1、电磁阀II 2设置的油孔,每组所述的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液动执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控液动执行机构包括有多路阀体(3)、用以进行换向的电磁阀Ⅰ(1)和用以进行变速的电磁阀Ⅱ(2);所述的多路阀体(3)以变速箱上盖为本体,所述变速箱上盖相对应的两端具有一个进油孔Ⅰ(6)和四个出油孔;四个出油孔分别为:出油孔Ⅰ(7)、出油孔Ⅱ(8)、出油孔Ⅲ(9)和出油孔Ⅳ(10);所述的进油孔Ⅰ(6)通过油泵与变速箱的进油管路相连通;所述的出油孔Ⅰ(7)、出油孔Ⅱ(8)、出油孔Ⅲ(9)和出油孔Ⅳ(10)分别通过油管与变速箱的四个带有自复位功能的湿式离合器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四个带有自复位功能的湿式离合器分别控制阀体的前进挡、后退档、一档和二档;所述变速箱上盖的下表面具有垂直于进油孔Ⅰ(6)设置的油槽(15),并对应所述的油槽(15)在变速箱上盖的下部设置有用以密封油槽的油道盖板(5);变速箱上盖下表面所述的油槽(15)与油道盖板(5)配合构成油道;油道盖板(5)与变速箱上盖下表面油槽(15)所构成的油道与所述的进油孔Ⅰ(6)相连通;所述的电磁阀Ⅰ(1)、电磁阀Ⅱ(2)设置在所述变速箱上盖的上表面;所述的电磁阀Ⅰ(1)、电磁阀Ⅱ(2)均为三位四通阀;电磁阀Ⅰ(1)的进油孔P、电磁阀Ⅱ的进油孔P’分别位于油道的两端并与油道相连通;电磁阀Ⅰ(1)的出油孔A、出油孔B分别与所述的出油孔Ⅰ(7)、出油孔Ⅱ(8)相连通;电磁阀Ⅱ(2)出油孔A’、出油孔B’分别与所述的出油孔Ⅲ(9)、出油孔Ⅳ(10)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媛媛杜万庆杜庆丽杨钧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黄河软轴控制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