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剥皮机用的剥皮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1986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20:23
一种板栗剥皮机用的剥皮筒,由形状相同的三片圆弧形弹性包片和一个圆筒体组成,每片弹性包片左右边不对称,一边为直线边,另一边为斜边;三片弹性包片相互间通过侧边焊接为三面体并且每一面的焊接缝从顶端至底端与位于中心的圆筒体相连,在三面体的上、下端面分别焊接三角圆弧形端面板,下端面板大于上端面板并且上端面的三角形与下端面的三角形相互错位90度,形成从上至下逐渐变大且螺旋形的三面体,三条焊接缝在上端面的焊接点分别垂直对应在三面体的下端面中央位置。由于采用特殊造型的剥皮筒进行板栗球的脱青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省时省力,每小时可处理板栗800-900公斤,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坚果脱壳机械,具体是一种板栗剥皮机专用的剥皮筒,属于农产品加工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种植的和野生的板栗均很多,营养丰富,但其外皮坚硬有刺,俗称板栗球,很难脱壳,人工剥壳困难,效率低,现有的板栗脱壳机械,转子表面有坚硬凸台和设计不合理,不能适合大小不等的板栗脱青壳、还存在一定的板栗与带刺青壳分离不好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板栗剥皮机专用的剥皮筒,它是板栗剥皮机的关键部件,经过多次设计实用改进,能有效的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青皮与果实分开的脱皮率达到95%以上。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板栗剥皮机用的剥皮筒,由形状相同的三片圆弧形弹性包片和一个圆筒体组成,每片弹性包片左右边不对称,一边为直线边,另一边为斜边;三片弹性包片相互间通过侧边焊接为三面体并且每一面的焊接缝从顶端至底端与位于中心的圆筒体相连,在三面体的上、下端面分别焊接三角圆弧形端面板,下端面板大于上端面板并且上端面的三角形与下端面的三角形相互错位90度,形成从上至下逐渐变大且螺旋形的三面体,三条焊接缝在上端面的焊接点分别垂直对应在三面体的下端面中央位置。优选的是,所述的剥皮筒是由上至下逐渐变大的锥台形三面体。本技术安装在板栗剥皮机中使用,是板栗剥皮机的关键部件。对于不同大小的板栗球均能达到较好的剥壳效果,不伤果实,剥壳效率高,使用方便。由于采用特殊造型的剥皮筒进行板栗球的脱青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省时省力,每小时可处理板栗800-900公斤,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上端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原理示意图。图中各序号为:1_弹性包片、2-主轴、3-焊接缝的上端焊接点、4-主机外壳、5-进料斗、6-第一传动带轮、7-三角传动带、8-电机、9-机架、I O-振动筛、11 -下料斗、12-滚轮、13-风机、14-振动筛摇臂、15-中间传动带轮、16-传动轴、17-第二传动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这种剥皮筒由三片圆弧形的弹性包片I和包围在中央的圆筒体组成,每片圆弧形的弹性包片左右边不对称,一边为直线,另一边为斜边;三片弹性包片通过侧边相互焊接并且焊接缝从顶端至底端固连在中间的圆筒体上、再在上端焊接较小的圆形端面板、下端焊接较大的圆形端面板,构成一个从上至下扭转的锥台形封闭式三面体,其外形为上端小下端大。专用剥皮筒上端面的三角形与下端面的三角形空间上错位90度,从上端面看到;弹性包片之间焊接缝在上面三角形顶端的焊接点3垂直对应于底面三角形边的中央处,形成一个从上至下扭转的锥台形三面体。如图3,本技术提供的专用剥皮筒设置在主机外壳4内腔中。圆筒形主机外壳4垂直固定在机架9台面上,主机外壳4上部侧面连接有与内腔相通的进料斗5,下部为出料口 ;电机8固定在主机外壳侧面与进料斗相对的位置。固定在主轴2中段的剥皮筒依靠电机8带动在主机外壳4内腔中回转脱除板栗青皮壳。主轴上端安装的第一传动带轮6通过三角传动皮带7与电机动力输出轴相连、下端通过扭转90度的传动带连接一个安装在传动轴16上的中间传动带轮15,从而将电机输出的动力从主轴2传递到传动轴16上,即水平面的传动方向改变成在垂直面传动。中间传动带轮15外侧端面偏心处铰接有振动筛摇臂14,振动筛摇臂14的另一端与设置在机架台面下方的振动筛10铰接式相连。振动筛10在出料口下方,振动筛的框架底面四个角各装一滚轮12,滚轮支撑在与机架固定连接的L形轨道上,在振动筛摇臂的作用下振动筛可以前后往复移动。传动轴16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侧面,传动轴另一端通过第二传动带轮17及传动带连接风机13的轴端。位于振动筛下方的风机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下部。振动筛后端出料下方有一固定在机架上的下料斗11。工作原理:使用时开启电机,从进料斗5放入板栗球,电机旋转带动主轴及特殊造型的剥皮筒转动,再通过主轴带动传动轴、传动轴带动风机转动,偏心安装在中间传动带轮15上的振动筛摇臂带着振动筛产生振动并前后移动。板栗球在剥皮筒与主机外壳之间形成的上端大下端小内腔中,被由上向下挤压,同时板栗球相互挤压产生搓转运动,保证板栗在脱壳过程中大大减少碾碎率,经试验表明脱壳率达95%以上,物料由出料口落到振动筛中,在振动筛的作用下果实从前向后逐渐移动将板栗青皮和果实分开。板栗青皮从振动筛漏下并由风机吹走。停电时用汽油机代替电机开展生产。根据大小不等的板栗,调整传动轮I与振动筛10之间的振动筛摇臂16长度,从而改变振动筛前后移动距离和上下振动频率。【主权项】1.一种板栗剥皮机用的剥皮筒,由形状相同的三片圆弧形弹性包片和一个圆筒体组成,每片弹性包片左右边不对称,一边为直线边,另一边为斜边;三片弹性包片相互间通过侧边焊接为三面体并且每一面的焊接缝从顶端至底端与位于中心的圆筒体相连,在三面体的上、下端面分别焊接三角圆弧形端面板,下端面板大于上端面板并且上端面的三角形与下端面的三角形相互错位90度,形成从上至下逐渐变大且螺旋形的三面体,三条焊接缝在上端面的焊接点分别垂直对应在三面体的下端面中央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板栗剥皮机用的剥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剥皮筒是由上至下逐渐变大的锥台形三面体。【专利摘要】一种板栗剥皮机用的剥皮筒,由形状相同的三片圆弧形弹性包片和一个圆筒体组成,每片弹性包片左右边不对称,一边为直线边,另一边为斜边;三片弹性包片相互间通过侧边焊接为三面体并且每一面的焊接缝从顶端至底端与位于中心的圆筒体相连,在三面体的上、下端面分别焊接三角圆弧形端面板,下端面板大于上端面板并且上端面的三角形与下端面的三角形相互错位90度,形成从上至下逐渐变大且螺旋形的三面体,三条焊接缝在上端面的焊接点分别垂直对应在三面体的下端面中央位置。由于采用特殊造型的剥皮筒进行板栗球的脱青皮,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省时省力,每小时可处理板栗800-900公斤,降低了劳动强度。【IPC分类】A23N5-08【公开号】CN204393288【申请号】CN201420822980【专利技术人】毛如全, 毛韦迪 【申请人】宜良汝全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栗剥皮机用的剥皮筒,由形状相同的三片圆弧形弹性包片和一个圆筒体组成,每片弹性包片左右边不对称,一边为直线边,另一边为斜边;三片弹性包片相互间通过侧边焊接为三面体并且每一面的焊接缝从顶端至底端与位于中心的圆筒体相连,在三面体的上、下端面分别焊接三角圆弧形端面板,下端面板大于上端面板并且上端面的三角形与下端面的三角形相互错位90度,形成从上至下逐渐变大且螺旋形的三面体,三条焊接缝在上端面的焊接点分别垂直对应在三面体的下端面中央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如全毛韦迪
申请(专利权)人:宜良汝全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