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鞍式联接器(1),其包括联接器板(2)和用于把联接器板(2)支承式地安装到拖车的车辆底盘(8)上的至少两个轴承支架(5),其中,该轴承支架(5)包括支承区域(6)和安装区域(7)。安装区域(7,11,13)构造成可以把轴承支架(5)可拆卸地安装到拖车车辆底盘(8)中的横向支撑部(9,12,14)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鞍式联接器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鞍式联接器(Sattelkupplung),其包括联接器板 (Kupplungsplatte)和用于把联接器板支承式地安装到拖车的车辆底盘 (Farhzeugrahmen)上的至少两个轴承支架(Lagerboecke),该轴岸义支架包 括支承区域和安装区域。带鞍式联接器的牵引车辆组合连接在机车运输中的使用日益增 多。该组合由拖车和至少一个挂车组成。拖车带有联接器板,销钉(即 所谓的挂车鞍座主销)插入其中并起到联接作用。联接器板通过轴承支 架支承式地连接到拖车的车辆底盘上。轴承支架包括支承元件,其允 许联接器板垂直于拖车行驶方向而摆动。在WO2004/052713A2中公开了一种普通类型的鞍式联接器。联 接器板通过轴承支架与车辆底盘连接。轴承支架的安装区域通过螺钉 侧向地安装到车辆底盘上。由挂车施加到联接器板的横向力^C轴承支 架的支承区域完全吸收。轴承支架本身是完整的单体铸件。由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鞍式联接器,其制 造尽可能地简单,重量尽可能地轻,且能够在挂车和拖车之间传递尽 可能大的力。该目的通过这样一种鞍式联接器来实现,其包括联接器板和用 于把联接器板支承式地安装到拖车车辆底盘上的至少两个轴承支架, 其中轴承支架包括支承区域和安装区域。安装区域构造成可以把轴承 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到拖车车辆底盘中的横向支撑部上。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改型体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通过鞍式联接器的连接,加强而不是减弱车辆底盘自身是有利 的。这通过把轴承支架的安装区域可拆卸地安装到车辆底盘的横向支撑部上来实现。这还可以通过把安装区域设置在横向支撑部和车辆底 盘之间的角撑板上来实现。通过将鞍式联接器直接连接到车辆底盘轴承支架的固定使安装和拆卸尽可能地简单也是有利的。这通过将横向支撑部构造成U形型梁(U-Profiltrager)来实现。在拖车和挂车之间以及挂车和拖车之间,使必须传递的力尽可能地直接在拖车的车辆底盘内传导也是有利的。这通过轴承支架安装区 域的U形足状部分来实现,其中,U形的股边(Schenkel)构造成形状 锁定地(formschliissig)围握(umgreifen)横向支撑部。根据附图,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三个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鞍式联接器的透视图,其带左右不同连接类 型的;图2是图1所示鞍式联接器沿行驶方向看去的视图;图3是根据第一种连接类型的鞍式联接器的截面图;图4是根据第二种连接类型的鞍式联接器的截面图;图5是图1所示的鞍式联接器的另一透视图;图6是图3所示鞍式联接器从上方看去的视图;而图7是带有用于直接连接的角撑板的鞍式联接器的另一视图。在图1中描述的鞍式联接器1带有两种不同连接的实施示例。鞍 式联接器l包括联接器板2,其带有用于挂车鞍座主销(在这里没有描 述)的插入开口4。联接器板2支承式地安装在两个轴承支架5上。轴 承支架5用于支承式地容纳联接器板2并可拆卸地安装到车辆底盘 上。轴承支架5由上部的支承区域6和下部的安装区域7组成。在图 1中显示了车辆底盘的沿行驶方向设置的两个纵梁部分8。横向支撑 部9设置于车辆底盘的纵梁部分8之间。为了易于比较两个实施示例,分别在车辆底盘8沿行驶方向看去的左侧和右侧将轴承支架5和横向支撑部9显示成不同。在实际中, 横向支撑部9的左右部分构造成一致,而轴承支架5的左右部分构造 成一致或镜像对称。左侧和右侧的轴承支架5的完全一致的设计是有 利的,因为两个部件都可更换并且在生产中只需要制造一个部件。横 向支撑部也可构造成例如铸件或由钢板制成的成型件,且带有其它任 意的截面。在图2中再次显示了图1中的鞍式联接器(沿行驶方向上看去)。 带T形足状部分10的轴承支架5形成于左侧。T形足状部分10的接 片(Steg)水平设置并且平行于横向支撑部9的上侧。横向支撑部9在左 侧构造成双T形型梁。带U形足状部分13的轴承支架5形成于右侧。横向支撑部9同 样构造成U形型梁14。 U形足状部分13的股边15、 16形状锁定地围 握U形型梁。在足状部分13和横向支撑部14的U形结构中,轴承支 架和横向支撑部之间的定位面(Anlageflache)比T形结构的大。联接器 板2和车辆底盘8之间的可拆卸式连接通过沿行驶方向设置的螺钉17 和孔18来实现。运动中作用在鞍式联接器1上的力可以分布在较大 的作用区域和多个连接螺钉上。因为具有较大的区域,这种类型的连 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车辆底盘8。在图3和图4中显示了沿行驶方向剖开的、沿着中心线的鞍式联 接器1的截面图。在图3中根据第一种实施示例显示的鞍式联接器1 带有U形型梁13、 14,在图4中根据笫二种实施示例显示的鞍式联 接器带有T形型梁IO、 12。在图5中再次显示了图1中的鞍式联接器l(从车辆底盘8的下侧 看去的透视图)。用于悬挂后轴线的安装点19显示在U形型梁14上。在图6中显示了鞍式联接器l从上方看去的右半部分。从图6中 可以看出,轴承支架5带股边15、 16的足状部分13是如何形状互锁 地围握U形型梁14的,以及螺钉17和孔18是如何设置在U形横向 支撑部14的两侧的。在图7中另一个实施示例显示了安装区域7在横向支撑部14和 车辆底盘8之间是如何连接到角撑板20上的。T形足状部分10通过 螺钉21、 22连接到横向支撑部14和角撑板20上。角撑板20自身可 以焊接到车辆底盘8上。总之,鞍式联接器1到车辆底盘8中的横向支撑部9、 12、 14的 连接是易于实现的,并可以吸收^f艮大的力,且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车辆 底盘。权利要求1、一种鞍式联接器(1),其包括联接器板(2)和用于把联接器板(2)支承式地安装到拖车车辆底盘(8)上的至少两个轴承支架(5),其中,所述轴承支架(5)具有支承区域(6)和安装区域(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域(7,11,13)构造成能够把所述轴承支架(5)可拆卸地安装到拖车的所述车辆底盘(8)中的横向支撑部(9,12,14)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式联接器(l),其特征在于,所述安 装区域(7)构造在所述横向支撑部(9,12,14)和所述车辆底盘(8)之间的 角撑板(20)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式联接器(l),其特征在于,所 述轴承支架(5)的所述安装区域(7)具有U形足状部分,其中,U形部 分的股边C15,16)构造成形状锁定地围握所述横向支撑部(9,14)。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式联接器(l),其特征在于,所 述轴承支架(5)的所述安装区域(7)具有T形足状部分,其中,T形部分 的接片(ll)构造成水平形式且平行于所述^f黄向支撑部(9,12)的上侧。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鞍式联接器(l),其特征 在于,所述;f黄向支撑部(14)构造成U形型梁。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鞍式联接器(l),其特征 在于,所述^f黄向支撑部(12)构造成双T形型梁。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鞍式联接器(l),其特征 在于,所述足状部分(10,13)具有用于安装用螺钉(17)的孔(18)。全文摘要一种鞍式联接器(1),其包括联接器板(2)和用于把联接器板(2)支承式地安装到拖车的车辆底盘(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鞍式联接器(1),其包括联接器板(2)和用于把联接器板(2)支承式地安装到拖车车辆底盘(8)上的至少两个轴承支架(5),其中,所述轴承支架(5)具有支承区域(6)和安装区域(7),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域(7,11,13)构造成能够把所述轴承支架(5)可拆卸地安装到拖车的所述车辆底盘(8)中的横向支撑部(9,12,14)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罗思舒勒,D施奈德,
申请(专利权)人:乔治费希尔工程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