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式组合模柄,包括模柄主体和模套,所述模柄主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锁紧通道,所述模套套合在模柄主体外部,所述模套包括第一模套和第二模套,所述第一模套的两个侧面分别为第一接触面和第一间隙面,第二模套的两个侧面分别为第二接触面和第二间隙面,所述第一模套的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模套的第二接触面相互配合使整体形成一个不闭合的圆环,结构简单,连接牢固,节约了人工和材料成本,增加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模具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式组合模柄。
技术介绍
冲压工艺是一种生产效率很高的、少切削或无切削的先进加工方法,在经济和技术方面都具有很多的优点,它操作简便,便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适合于较大批量零件的生产,其制品一般都不需要作进一步的机械加工,尺寸精度和互换性也都比较好。所以,它在航空、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精密仪器仪表等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冲压生产当中,冲压模具作为冲压工艺的具体执行工具,自然备受重视,事实上,冲压模具结构的设计水平与制造精度是保证冲压制件质量的关键。模柄是安装在上模板最上面的一个柄状的零件,类型有很多种,现有的模柄包括基座和模柄柱,基座用于固定,模柄柱用于承压,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模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压力机的导向误差存在,不可避免地对模具的导向精度产生影响,原始模柄中可能会发生的基座和模柄柱断裂的情况,同时,这一设计会造成材料和人工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弊端提供一种直式组合模柄,结构简单,连接牢固,节约了人工和材料成本,增加了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式组合模柄,包括模柄主体和模套,所述模柄主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锁紧通道,所述模套套合在模柄主体外部,所述模套包括第一模套和第二模套,所述第一模套的两个侧面分别为第一接触面和第一间隙面,第二模套的两个侧面分别为第二接触面和第二间隙面,所述第一模套的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模套的第二接触面相互配合使整体形成一个不闭合的圆环。上述一种直式组合模柄,其中,所述模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锁紧通道包括固定通道和紧固通道,所述固定通道与紧固通道之间通过过渡通道相连接,所述固定通道与紧固通道均为圆柱形结构,紧固通道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通道与紧固通道偏心设置,固定通道的中轴线与紧固通道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为1_3_,固定通道的深度Hl*3=紧固通道的深度H2,固定通道的内径dl=紧固通道的内径d2*l.2,所述过渡通道为锥形结构,过渡通道与固定通道之间的倒角j为35-40°。上述一种直式组合模柄,其中,所述模柄主体上的锁紧通道的数量为3个,所述3个锁紧通道中的紧固通道的轴心连线为等腰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为g=50°,h=65°,i=65°。上述一种直式组合模柄,其中,所述第一模套与第二模套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模套与第二模套的截面为圆弧形结构,且第一模套的半径rl=第二模套的半径r2,第一模套的弧度a=第二模套的弧度b,,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平行设置,第一接触面与第一模套的切线之间的夹角c=130°,第一间隙面与第一间隙面的切线之间的夹角d=90°,第二间隙面与第二间隙面的切线之间的夹角e=90° ; 所述第一接触面上设有截面为圆弧形的卡接凸条,第二接触面上设有截面为圆弧形的卡接凹槽,卡接凹槽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f=130° ,所述卡接凸条与卡接凹槽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模套和第二模套的内壁各设有一个内调节通道,第一模套和第二模套的外壁分别设有两个外调节通道,所述内调节通道与外调节通道交错分布。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技术直接在圆柱形的模柄主体上设置至少一个锁紧通道,能够通过相应的锁紧部件直接将模柄固定在模具上,结构简单,节约了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原始模柄中可能会发生的基座和模柄柱断裂的情况,增加了使用寿命; 2.本专利技术锁紧通道包括固定通道、过渡通道和紧固通道,且固定通道的深度Hl*3=紧固通道的深度H2,固定通道的内径dl=紧固通道的内径d2*l.2,这一设置能够保证当锁紧部件通过锁紧通道将模柄固定在模具上时,模柄所能承受的压力与冲击力是原始模柄的1.5-2倍,使模柄与模具结合更加牢固,稳定; 3.固定通道与紧固通道偏心设置,使锁紧部件在锁紧过程中有一定的避让间隙,使安装更加精确,不易对模柄造成损坏,同时,也有利于模柄的二次利用; 4.设置三个内角分别为a=50°,b=65°,c=65°的等腰三角形的3个模柄通道,增加了固定的牢固性,保证了加工的精确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5.本专利技术采用分体式结构,可以直接拼接式的套合在模柄外部,用以增加模柄的外径,结构简单,通用性强,节约了成本; 6.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平行设置,且第一接触面与第一模套的切线之间的夹角c=130°,当两个接触面相互接触时,贴合比较紧密,不会轻易滑脱,保证了其稳定性; 7.第一间隙面与第一间隙面的切线之间的夹角d=90°,第二间隙面与第二间隙面的切线之间的夹角e=90°,能够保证两个模套相互贴合后,间隙面不会相互接触,留有一定的缓冲空间,故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震动等其他因素而造成损坏,增加了使用寿命; 8.第一接触面上设有截面为圆弧形的卡接凸条,第二接触面上设有截面为圆弧形的卡接凹槽,两者相互配合,即能够保证两者相互贴合的平滑性,又具有一定的余量,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模柄; 9.内调节通道和外调节通道的交错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缓冲能力,增加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模柄主体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模柄主体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模套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模套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模套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直式组合模柄,包括模柄主体I和模套2,所述模柄主体I上设有至少一个锁紧通道3,所述模套2套合在模柄主体I外部,所述模套2包括第一模套4和第二模套5,所述第一模套4的两个侧面分别为第一接触面6和第一间隙面7,第二模套5的两个侧面分别为第二接触面8和第二间隙面9,所述第一模套的第一接触面6与第二模套的第二接触面8相互配合使整体形成一个不闭合的圆环。如图2、图3所示,所述模柄主体I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锁紧通道3包括固定通道10和紧固通道11,所述固定通道10与紧固通道11之间通过过渡通道12相连接,所述固定通道10与紧固通道11均为圆柱形结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式组合模柄,其特征为,包括模柄主体和模套,所述模柄主体上设有至少一个锁紧通道,所述模套套合在模柄主体外部,所述模套包括第一模套和第二模套,所述第一模套的两个侧面分别为第一接触面和第一间隙面,第二模套的两个侧面分别为第二接触面和第二间隙面,所述第一模套的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模套的第二接触面相互配合使整体形成一个不闭合的圆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佰双,
申请(专利权)人:扬中市双冯机械加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