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资源化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电解锰生产过程中含锰废水资源化的工艺。
技术介绍
我国电解锰工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快,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解锰生产、出口和消费大国。每生产It电解锰就会产生工艺废水10?25m3,电解锰生产中产生的生产废水成分复杂,污染负荷重,废水中含有总锰、氨氮、悬浮物等多种污染物,同时富含大量钙、镁离子,这些物质既是一种污染物,也是一种资源。处理含锰废水的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沉淀和微电解法。这类方法对高浓度锰离子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但是要达到符合排放标准要求,仍存在较大问题。如采用氢氧化钙沉淀法需要较高PH值才使出水锰离子达到2mg/L左右,出水不稳定,同时由于大量钙离子的引入沉淀渣难以资源化利用,如采用碳酸钠进行沉淀处理,要使出水锰离子达到2mg/L以下,需要将pH值控制在9.5左右,此时,大量钙、镁沉淀物混入渣中会直接影响到锰渣中锰的含量和回收。而微电解技术由于其运行成本高、控制难度大、技术较不成熟,目前还没有工程应用。由于废水的复杂性,直接采用膜技术、离子交换树脂等新型资源化技术均难成功。同时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电解锰生产过程中含锰废水资源化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含锰废水通过化学沉淀回收锰渣后,清液进入膜系统,通过浓缩液回收氨氮,清液实现达标排放,其具体工艺步骤:(1)化学沉淀试剂为碳酸钠,选用干粉投加或溶液投加形式,根据不同碳酸盐溶解度不同,投加量的多少可直接控制沉淀物中碳酸锰的含量,投加试剂量可根据反应后pH值直接反馈。试剂加入到废水中,充分混合后搅拌,停留时间≥60min,进入后续沉淀池中,设计停留时间≥24小时;(2)沉淀后上清液与硫酸溶液混合进入到调节池,充分混合后,流入清水池,为保证后续膜系统的稳定性,保证清水池水体pH范围为6.5~7.0;(3)之后经过泵将废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红辉,张翔宇,宋宝华,邹正禹,李萌,潘利祥,农永光,朱耕,
申请(专利权)人:中节能六合天融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