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子宫内膜增生属于中医的“崩漏”范畴。中医认为月经定期蓄溢,需天癸通达冲壬,与肝、脾、肾相互协调方使气血和调,冲壬充盛,周期正常。若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多产多劳,均可冲壬实损或虚损,冲壬二脉不能制约,经血非时妄行则发崩漏。子宫内膜增生症常表现为无排卵功血,并且有子宫内膜癌变倾向,而且子宫内膜增生对于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育都有很大的影响。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由于中药取材大自然,不会产生像孕激素类的副作用,更不会出现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伤害,中医从患者体内环境出发,整体改善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中医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辨证治疗,将本病分为: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气虚血瘀型、热郁血瘀型、肾虚血瘀型。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中药有多种,但针对于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增生的中成药并不多见,而且还存在着治愈率较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增生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大山黧豆12‑15份、乳源木莲果12‑15份、八月札9‑12份、绣球防风20‑25份、长管蝙蝠草15‑20份、滇丹参6‑9份、跌破勒9‑12份、假耧斗菜6‑9份、剑叶铁角蕨12‑15份、铃茵陈15‑20份、茜草10‑15份、荃皮6‑9份、红簕钩25‑30份、青头菌15‑20份、甘草6‑9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内膜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大山黧豆12-15份、乳源木莲果12-15份、八月札9-12份、绣球防风20-25份、长管蝙蝠草15-20份、滇丹参6-9份、跌破勒9-12份、假耧斗菜6-9份、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