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9799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2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具备用于收容衣物的收容空间;供给部,向上述收容空间内部供给空气或水分中至少一种;支撑部,设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新房村支撑衣物表面的支撑空间;引导部,固定设置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设定衣物的移动范围以使得衣物不会脱离上述支撑空间;以及加压部,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上,对位于上述支撑空间的衣物加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衣物处理装置是执行有关衣物的各种作业(洗涤、干燥、除臭、去皱、等)的装置,包括用于洗涤衣物的洗涤装置、用于对湿衣物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用于除去渗入衣物内的气味或褶皱(wrinkle)的翻新机(refresher)、等。另一方面,衣物处理装置的开发趋势是利用一个装置来解决衣物的洗涤、干燥、除臭及去皱。但是,这种衣物处理装置由于采用用于收容衣物的滚筒和用于旋转上述滚筒的驱动装置,所以不管是在衣物的除臭方面还是在去皱方面都存在不足。即,现有技术中的衣物处理装置一般在滚筒旋转的期间进行除臭或去皱,由于投入到滚筒中的衣物不处于平整的状态而是处于褶皱的状态,所以去皱或除臭效果受到限制。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衣物处理装置由于不具备形成褶线(crease,预先形成在衣物上的折纹)的机构,所以要在衣物上形成褶线(crease),则必须在洗涤或干燥完成后使用如熨斗那样的褶线形成装置,因此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具备褶线(crease)形成机构的衣物处理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对衣物的干燥、除臭、去皱及杀菌容易的衣物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具备用于收容衣物的收容空间;供给部,向上述收容空间内部供给空气或水分中至少一种;支撑部,设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新房村支撑衣物表面的支撑空间;引导部,固定设置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设定衣物的移动范围以使得衣物不会脱离上述支撑空间;以及加压部,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上,对位于上述支撑空间的衣物加压。本专利技术还包可括固定部,用于对挂在上述支撑空间的衣物位置进行固定,该固定部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收容空间。上述支撑部及上述引导部可固定在上述收容空间的内周面,上述加压部及上述固定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在上述收容空间的内周面。本专利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可包括对上述收容空间进行开闭的门,该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机壳上,上述支撑部及上述引导部固定设置在朝向上述收容空间的上述门的内周面,上述加压部及上述固定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门的内周面。在上述门的内周面还可设有熨烫器收容槽,该熨烫器收容槽向着远离上述收容空间的方向凹陷弯折设置,上述支撑部、上述加压部、上述固定部及上述引导部设在上述熨烫器收容槽内部。上述支撑部还可包括形成上述支撑空间的支撑主体,上述加压部包括:压缩主体,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在上述支撑主体上,用于对衣物施加压力,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门内周面;以及主体贯通孔,贯通设置在上述压缩主体上以连通上述收容空间和上述支撑部。上述支撑主体可设置成与上述门内周面形成同一平面。上述压缩主体和上述支撑主体中至少一个上还可具备形成不会对衣物施加压力的空间的槽。上述支撑部还可包括支撑主体槽,该支撑主体槽沿着上述门的高度方向形成,且由上述支撑主体的表面朝向远离上述收容空间的方向凹陷弯折形成。上述加压部还可包括压缩主体槽,该压缩主体槽与上述支撑主体槽结合而形成不会衣物施加压力的空间,由上述压缩主体的表面凹陷弯折设置。上述固定部可设在上述支撑主体下部,上述加压部还包括固定部收容槽,该固定部收容槽设在上述压缩主体上而用于收容上述固定部。上述引导部可设在上述固定部的下部,不会干扰上述压缩主体的旋转的位置。上述引导部可包括:第一引导部,用于收容衣物的一端,设置高度与上述门的高度方向平齐;第二引导部,用于收容衣物的另一端,设置高度与上述门的高度方向平齐。上述第一引导部坑人包括:第一固定板,在上述门的内周面突出设置;以及第一延伸板,在上述第一固定板朝向上述第二引导部延伸而形成用于收容衣物的一端的空间,上述第二引导部可包括:第二固定板,在上述门的内周面突出设置;以及第二延伸板,在上述第二固定板朝向上述第一引导部延伸而形成用于收容衣物的另一端的空间。本专利技术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衣物支撑部,该衣物支撑部设在上述门的内周面,且位于上述支撑部的上部,用于固定衣物的一端。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具备褶线(crease)形成机构的衣物处理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对衣物的干燥、除臭、去皱及杀菌容易的衣物处理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衣物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衣物处理装置的剖面图。图3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所具备的熨烫器(presser)的图。图4是示出了熨烫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下面说明的装置的结构或控制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整个说明书中使用的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构成要素。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衣物处理装置100包括:形成外观的机壳1;衣物收容部3,设置于上述机壳的内部,形成用于收容衣物的空间;供给部,向上述衣物收容部供给空气或水分中至少一种;熨烫器9,设置在上述衣物收容部内部,用于展平衣物上的褶皱或加固预先设定在衣物上的褶线(crease)。在上述衣物收容部3设有收容空间31,该收容空间31位于机壳1的内部,形成用于收容衣物的空间。利用设在上述机壳1上的门11来使上述收容空间31开闭。在上述机壳1内部还可以设有用于支撑衣物的衣物支撑部,上述衣物支撑部包括:设在收容空间31的内部的第一衣物支撑部4;设在门11上的第二衣物支撑部5。可将上述第一衣物支撑部4配置为沿收容空间31的宽度方向(门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或收容空间的深度方向(Y轴方向)设置的杆(bar)状。图1示出了沿收容空间31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衣物支撑部4的一个例子。此时,衣物可借助设在衣挂200上的环H来支撑在第一衣物支撑部4,也可以在没有衣挂200的情况下支撑在第一衣物支撑部。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衣物都都在收容空间31的内部保持展开的状态。上述第二衣物支撑部5设在门11上,使得衣物在保持展开的状态下位于收容空间31内部。即,如图2所示,上述第二衣物支撑部5可包括:基座54,固定在门11上;至少2个支撑部51、52、53,在基座54上突出设置,沿门11的高度方向(Z轴方向)配置。设在第二衣物支撑部5上的支撑部可包括:第一支撑部51;第二支撑部52,位于第一支撑部51的上侧,长度比第一支撑部51长;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其具有用于收容衣物的收容空间;供给部,其向上述收容空间的内部供给空气或水分中的至少一种;支撑部,其设在上述收容空间的内部,形成用于支撑衣物的表面的支撑空间;引导部,其固定设置在上述收容空间的内部,用于设定衣物的流动范围移动范围来使衣物不脱离上述支撑空间;加压部,其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上,对位于上述支撑空间的衣物加压。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2.05 KR 10-2013-0150441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机壳,其具有用于收容衣物的收容空间;
供给部,其向上述收容空间的内部供给空气或水分中的至少一种;
支撑部,其设在上述收容空间的内部,形成用于支撑衣物的表面的
支撑空间;
引导部,其固定设置在上述收容空间的内部,用于设定衣物的流动
范围移动范围来使衣物不脱离上述支撑空间;
加压部,其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上,对位于上述支
撑空间的衣物加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收容空间,
用于对挂在上述支撑空间的衣物的位置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及上述引导部固定设置在上述收容空间的内周面;
上述加压部及上述固定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收容空间的
内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门,该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机壳上,用于开闭上
述收容空间;
上述支撑部及上述引导部固定设置在上述门的朝向上述收容空间的
内周面,
上述加压部及上述固定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门的内周
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门的内周面设置有熨烫器收容槽,该熨烫器收容槽以朝向远
离上述收容空间的方向凹陷弯折的方式设置;
上述支撑部、上述加压部、上述固定部及上述引导部设置在上述熨

\t烫器收容槽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还包括用于形成上述支撑空间的支撑主体;
上述加压部包括:
压缩主体,其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设在上述支撑主体上,用于对衣物
施加压力,并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在上述门的内周面;
主体贯通孔,其以贯通上述压缩主体的方式设置,用于使上述收容
空间和上述支撑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载明郑旭埈崔正会金炳国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