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架空线路故障行波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97027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2 0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架空线路故障行波定位方法,⑴线路处于分闸状态,在线路首端和末端安装行波采集装置;⑵在线路首端合闸,产生行波信号,行波采集装置分别测量行波信号于线路首端和到达待检测线路末端的时间,计算二者的时间差ΔT1,即行波传输时间为:ΔT=|ΔT1|;⑶实时监测正常运行的线路首端和末端行波信号的到达时间,计算行波信号到达线路首端与末端的时间差ΔT2;⑷线路的继电保护装置跳闸,判断线路发生故障;⑸计算故障点与线路首端的距离所占待检测线路总长度的比例;⑹计算各杆塔位置与线路首端之间的距离所占线路总长度之比,即为杆塔相对位置;⑺确定最接近Y的杆塔相对位置,即可确定故障点位于该杆塔相对位置的附近。本发明专利技术故障点定位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力架空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双端行波定位法是目前用于高压电力线路故障定位的常用方法,因其具有可靠、定位精度高、不受故障类型和过渡电阻影响的优点,在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双端行波定位法是利用线路内部故障产生的初始行波到达线路两端测量点时的绝对时刻之差计算故障点到两端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其基本原理为:设线路MN故障后产生的初始行波以相同的速度v传播,到达M端和N端的绝对时刻分别为T1和T2,以M端为参考端,则故障点到M端的距离D可以表示为:D=1/2[v×(T1-T2)+L],式中:L为线路的长度。从上式可以看出,双端行波定位法需要整定线路长度和行波波速,因此会存在以下缺陷:⑴电力架空线路的长度受热胀冷缩、弧垂、老化等因素影响,准确整定其长度困难,会产生误差,长度整定误差势必会给行波定位带来误差,误差严重时可达1km。⑵实际行波波速受到线路参数、频变及地理位置、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架空线路故障行波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⑴待检测线路处于分闸状态,在待检测线路的首端和末端分别安装行波采集装置;⑵在待检测线路的首端合闸,产生行波信号,行波信号从待检测线路首端向末端传输,行波采集装置分别测量行波信号于待检测线路首端和到达待检测线路末端的时间,计算二者的时间差ΔT1,即行波传输时间为:ΔT=|ΔT1|;⑶实时监测正常运行的待检测线路首端和末端行波信号的到达时间,计算行波信号到达待检测线路首端与末端的时间差ΔT2;⑷待检测线路的继电保护装置跳闸,判断待检测线路发生故障;⑸计算故障点与待检测线路首端的距离所占待检测线路总长度的比例Y:Y=0.5+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架空线路故障行波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⑴待检测线路处于分闸状态,在待检测线路的首端和末端分别安装行波采集
装置;
⑵在待检测线路的首端合闸,产生行波信号,行波信号从待检测线路首端向
末端传输,行波采集装置分别测量行波信号于待检测线路首端和到达待检测线路
末端的时间,计算二者的时间差ΔT1,即行波传输时间为:ΔT=|ΔT1|;
⑶实时监测正常运行的待检测线路首端和末端行波信号的到达时间,计算行
波信号到达待检测线路首端与末端的时间差ΔT2;
⑷待检测线路的继电保护装置跳闸,判断待检测线路发生故障;
⑸计算故障点与待检测线路首端的距离所占待检测线路总长度的比例Y:
Y=0.5+ΔT22ΔT]]>    公式(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子坤叶睆杨冬梅张学强曹彦朝曾祥君周军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