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退式捞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529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2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退式捞矛,包括上接头、解锁弹簧、提拉筒、捞矛杆、矛爪、捞矛头、压环、剪片和支撑环,所述上接头和提拉筒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弹簧座、解锁弹簧、剪片、支撑环和支撑弹簧由上到下依次安装在提拉筒内。所述上接头、解锁弹簧和支撑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矛爪紧顶在捞矛头位置,实现打捞作业;需退出时,上提额定载荷剪断剪片。则解锁弹簧推动压环、支撑环、捞矛杆下行弹出捞矛头,矛爪失去支撑力与落鱼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退式捞矛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油田修井打捞作业施工中,普遍应用常规滑块捞矛或可退式捞矛,当捞获目标或落鱼遇卡钻时,滑块捞矛在井下无法安全退出;可退式捞矛由于受井眼限制、斜井段、水平段长、扭矩、拉力和钻压的限制难以传递,更难退出。造成了轻者造成返工、重者大修的情况增加了作业的难度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曾出现了一种液压可退捞矛的技术方案申请号201010510370.1。由于,这种技术必须通过在卡瓦上部设置水泥车等液压装置和活塞装置才能工作。该技术在打捞过程中,若打捞管柱遇卡需要退出捞矛时,必须通过地面设备向管柱内注入液体,依靠液流压力,方可退出打捞管柱。这样,导致结构复杂、操作工艺繁琐且维修工作的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以稳定工作的可退式捞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上接头、解锁弹簧、提拉筒、捞矛杆、矛爪、捞矛头,还包括:压环是内园设置压环台肩的圆柱型管体,所述压环上孔径小于下孔径;压环下部的内表面与捞矛杆的上部的外壁固接,压环的外壁与上接头下端的内壁滑动摩擦,解锁弹簧的下端与压环的上表面相抵靠,压环的下表面抵住剪片;剪片是环状,剪片的外径大于压环的外径,剪片与捞矛杆上部套接,固定螺母与捞矛杆上部固接;支撑环是下部的内圆设置支撑台肩的圆柱型管体,所述支撑环上部的内壁与固定螺母滑动摩擦;支撑环的下部内壁与捞矛头的上部滑动摩擦,支撑环的外壁与提拉筒的内壁滑动摩擦,固定螺母与捞矛头上部之间形成解锁环腔,剪片固定在压环和支撑环之间;所述支撑环和矛爪的上表面之间设置环腔,支撑弹簧置于环腔内,所述上接头、解锁弹簧和支撑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矛爪紧顶在捞矛头位置,实现打捞作业;需退出时,上提额定载荷剪断剪片,则解锁弹簧推动压环、支撑环、捞矛杆下行弹出捞矛头,矛爪失去支撑力与落鱼脱离。所述携矛杆上设置与矛爪相适应的凹槽。所述提拉筒的内壁的下端和捞矛杆外壁的上端均设置相互配合的防脱台阶。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在大位移井、水平井斜角大、井段长等情况特殊的打捞现场遇到卡钻时,无需一一等待各种地面设备到位,仅依靠捞矛的机械动作,上提下放管柱即可打捞出井内落物或退出捞矛。采用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工作周期短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施工安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压缩状态主视剖视图图中:1、上接头2、弹簧座3、解锁弹簧4、压环5、剪片6、固定螺母7、支撑环8、支撑弹簧9、提拉筒10、携矛杆11、矛爪12、携矛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创造包括上接头1、解锁弹簧3、提拉筒9、捞矛杆10、矛爪11和捞矛头12,上接头I设置解锁腔室,解锁弹簧设置在解锁腔室内;还包括:压环4是内园设置压环台肩的圆柱型管体,所述压环4上孔径小于下孔径;压环4下部的内表面与捞矛杆10的上部的外壁固接,压环4的外壁与上接头I下端的内壁滑动摩擦,解锁弹簧3的下端与压环4的上表面相抵靠,压环4的下表面抵住剪片5。所述解锁弹簧3的顶部设置弹簧座2。剪片5是环状,剪片5的外径大于压环4的外径,剪片5与捞矛杆上部套接,固定螺母与捞矛杆10上部固接;支撑环7是下部的内圆设置支撑台肩的圆柱型管体,所述支撑环7上部的内壁与固定螺母6滑动摩擦,支撑环的下部内壁与捞矛头12的上部滑动摩擦,支撑环的外壁与提拉筒的内壁滑动摩擦,固定螺母与捞矛头上部之间形成解锁环腔,剪片5固定在压环4和支撑环7之间,剪片5的下表面与固定螺母和支撑环7相抵靠;剪片的上表面与压环4和上接头I的下表面相抵靠。所述支撑环7和矛爪1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环腔,支撑弹簧8置于环腔内。所述捞矛头12设置30°倒角。所述捞矛杆10上设置与矛爪11相适应的凹槽用来镶嵌矛爪11。所述上接头1、解锁弹簧3和支撑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打捞到落鱼后,矛爪11在支撑弹簧8的作用下弹出凹槽并抓住落鱼。矛爪11紧顶在捞矛头12位置,实现打捞作业。当若遇卡钻无法捞取时需退出时,上提额定载荷剪断剪片5,则解锁弹簧3推动压环4、支撑环7、捞矛杆10下行弹出捞矛头12,矛爪11失去支撑力与落鱼脱离,钻柱即可退出捞矛。所述捞矛杆10轴向设置冲洗通孔。捞矛杆10的通孔可以实现循环冲洗功能,冲洗落鱼顶部沉积物,利于打捞落鱼。所述提拉筒9的内壁的下端和捞矛杆10外壁的上端均设置相互配合的防脱台阶,起到防止矛爪脱落的效果。安装方式如下:上接头I和提拉筒9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弹簧座2,解锁弹簧3,剪片5,支撑环7,支撑弹簧8由上到下依次安装在提拉筒9内,解锁弹簧3和支撑弹簧8均处于压缩状态,使矛爪11紧顶在捞矛头12上面的凹槽内;可以冲洗落鱼顶部沉积物,利于打捞。剪片5的剪切载荷根据施工要求确定,在达到额定剪切载荷时被剪断,解锁弹簧3的作用下,推动压环4、支撑环7、捞矛杆10下行,矛爪11与落鱼脱离。矛爪11、支撑弹簧、从捞矛杆10的上端依次套入,固定螺母5与捞矛杆10上端螺纹固定;剪片5套入捞矛杆10的上端,压环4与捞矛杆10上端进行螺纹固定,提拉筒9上端从矛爪11的下端套入。所述提拉筒设置防脱台阶,所述捞矛杆10设置与防脱台阶相适应的防脱钩。在防脱台阶的作用下,提拉筒9只能沿着矛爪11的外圆周向下移动;弹簧座2、解锁弹簧3依次装入上接头I的下端,上接头I的下端与连接提拉筒9的上端螺纹固定;矛爪11在支撑弹簧8弹力作用下紧紧顶在捞矛头12内的凹槽中;剪片5在一定载荷作用下剪断后,捞矛杆10在解锁弹簧3作用向下推动压环4、固定螺母6、支撑环7、捞矛杆10下行,矛爪11与落鱼脱离。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可退式捞矛,包括上接头(I)、解锁弹簧(3)、提拉筒(9)、捞矛杆(10)、矛爪(11)和捞矛头(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一压环(4)是内园设置压环台肩的圆柱型管体,所述压环(4)上孔径小于下孔径;压环(4)下部的内表面与捞矛杆(10)的上部的外壁固接,压环(4)的外壁与上接头(I)下端的内壁滑动摩擦,解锁弹簧(3)的下端与压环(4)的上表面相抵靠,压环(4)的下表面抵住剪片(5); 一一剪片(5)是环形结构,剪片(5)的外径大于压环(4)的外径,剪片(5)与捞矛杆上部套接,固定螺母与捞矛杆(10)上部固接; 一一支撑环(7)是下部的内圆设置支撑台肩的圆柱型管体,所述支撑环(7)上部的内壁与固定螺母(6)滑动摩擦,支撑环的下部内壁与捞矛头(12)的上部滑动摩擦,支撑环的外壁与提拉筒的内壁滑动摩擦,固定螺母(6)与捞矛头(12)上部之间形成解锁环腔,剪片(5)固定在压环(4)和支撑环(7)之间; 一一所述支撑环(7)和矛爪(1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环腔,支撑弹簧(8)置于环腔内,所述上接头(I)、解锁弹簧(3)和支撑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矛爪(11)紧顶在捞矛头(12)位置,实现打捞作业;需退出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退式捞矛,包括上接头(1)、解锁弹簧(3)、提拉筒(9)、捞矛杆(10)、矛爪(11)和捞矛头(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环(4)是内园设置压环台肩的圆柱型管体,所述压环(4)上孔径小于下孔径;压环(4)下部的内表面与捞矛杆(10)的上部的外壁固接,压环(4)的外壁与上接头(1)下端的内壁滑动摩擦,解锁弹簧(3)的下端与压环(4)的上表面相抵靠,压环(4)的下表面抵住剪片(5);——剪片(5)是环形结构,剪片(5)的外径大于压环(4)的外径,剪片(5)与捞矛杆上部套接,固定螺母与捞矛杆(10)上部固接;——支撑环(7)是下部的内圆设置支撑台肩的圆柱型管体,所述支撑环(7)上部的内壁与固定螺母(6)滑动摩擦,支撑环的下部内壁与捞矛头(12)的上部滑动摩擦,支撑环的外壁与提拉筒的内壁滑动摩擦,固定螺母(6)与捞矛头(12)上部之间形成解锁环腔,剪片(5)固定在压环(4)和支撑环(7)之间;——所述支撑环(7)和矛爪(11)的上表面之间设置环腔,支撑弹簧(8)置于环腔内,所述上接头(1)、解锁弹簧(3)和支撑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矛爪(11)紧顶在捞矛头(12)位置,实现打捞作业;需退出时,上提额定载荷剪短剪片,则解锁弹簧推动压环、支撑环、捞矛杆下行弹出捞矛头,矛爪失去支撑力与落鱼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亭袁照永秦飞翔陈冬刘福鹏关月赵婧李海霞
申请(专利权)人: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