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负式液体肥料淋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95072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1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灌溉施肥设备,具体公开了一种背负式液体肥料淋灌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施肥桶、泵及喷淋主管,所述施肥桶内的上部设置有溶肥腔,溶肥腔的侧面或/和下底面有若干个孔,孔的目数为40~100目;所述泵设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个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溶肥腔相连通,另一个出水口与喷淋主管相连,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回流管阀门,所述喷淋主管上设有喷淋管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操作方便、灵活、溶解肥料的过程非常简单方便,无需搅拌,施肥效率高,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灌溉施肥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负式液体肥料淋灌装置
技术介绍
任何肥料都要通过水溶解成离子态后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因此,要想作物快速高效地吸收到肥料里面的养分,最佳的方法是将肥料溶于水后随水施到土壤供作物根系吸收。相对于固体水溶肥而言,液体肥料具有溶解速度快、养分含量均一、配方灵活、施用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非常适用于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系统。液体肥料必须借助滴灌、喷灌、微喷、淋灌、漫灌和沟灌等水肥一体化设备施入田间,供作物高效利用。滴灌、喷灌和微喷等水肥一体化系统只适用于规模化生产的农场,这些灌溉施肥系统在前期的一次性设备成本较高,对于分散种植的农户来说一般不会选择这些灌溉施肥系统。目前,我国大部分蔬菜和果树等经济作物种植区域仍以分散经营的农户为主,这些农户大多数以淋灌、漫灌和沟灌等方式进行灌溉施肥,但是这种施肥方式的劳动强度较大,且施肥浓度和施肥量不易控制,容易造成肥料浪费甚至烧苗等问题,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农户急需一种快速、高效、廉价的施肥设备来解决液体肥料施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背负式液体肥料淋灌装置,施肥效率高,操作方便,是一种适用于中小型分散农户的液体肥料淋灌系统。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背负式液体肥料淋灌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施肥桶、泵及喷淋主管,所述施肥桶内的上部设置有溶肥腔,溶肥腔的侧面或/和下底面有若干个孔,孔的目数为40~100目;所述泵设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个出水口通过回流管与溶肥腔相连通,另一个出水口与喷淋主管相连,所述回流管上设有回流管阀门,所述喷淋主管上设有喷淋管阀门。本技术使用时,施肥桶中盛装清水,溶肥腔中盛装肥料,关闭喷淋管阀门,打开回流管阀门,开启泵,于是施肥桶中的清水流向溶肥腔,将溶肥腔中的肥料溶解稀释,肥液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从孔中渗出进入施肥桶,形成一个回流系统,施肥桶中的液体经过多次循环之后,溶肥腔中的肥料即完全溶于清水,然后关闭回流管阀门,打开喷淋管阀门,肥液即通过喷淋管施入田间。为了使溶肥腔中溶解的肥料均匀渗出,优选地,所述溶肥腔的一个侧面设有均匀排列、大小一致的孔,孔的目数为40~100目。优选地,所述溶肥腔的一个侧面是由网布构成。更优选地,所述网布为尼龙网、涤纶网、不锈钢网布或金属橡胶过滤网。为了方便往溶肥腔中装入肥料,优选地,所述溶肥腔的上端从施肥桶内伸出,形成有入肥口,所述入肥口上设有密封盖。更优选地,所述密封盖上设有胶圈,保证了溶肥腔的密封性。优选地,所述喷淋主管分流形成若干个喷淋支管,每个喷淋支管上设有喷淋头。设置多个喷淋支管提高了喷淋肥料的效率。优选地,所述喷淋支管与喷淋主管均通过软管相连,并通过支杆固定。喷淋支管与喷淋主管通过软管相连,可根据需要调节喷淋支管与喷淋主管之间的夹角,再利用支杆将两管固定,该结构明显提高了施肥效率和灵活度,利于水肥的高效利用。优选地,所述支杆为长度可调节的杆,通过固定件将支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喷淋支管和喷淋主管上。优选地,所述泵通过进口管与施肥桶连通,所述进口管上设有防堵底阀。防堵底阀防止了液体肥料黏度过大引起的管道堵塞。优选地,所述泵为潜水泵,置于施肥桶内,泵设有内置电源,电源开关置于施肥桶的底部外侧,方便开启和关闭电源。优选地,所述施肥桶的底部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排污开关,方便排掉施肥桶内的杂质。优选地,所述施肥桶上有两个背负带,农户通过背负带将施肥桶背在背上,方便人工操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操作方便、灵活、溶解肥料的过程非常简单方便,无需搅拌,施肥效率高,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背负式液体肥料淋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注:1_施肥桶;2_溶肥腔;3_入肥口 ;4-孔;5_背负带;6_回流管;7_回流管阀门;8_排污开关;9-排污管;10-进口管;11-防堵底阀;12-泵;13-电源;14_喷淋主管;15-喷淋管阀门;16_喷淋支管;17_软管;18_固定件;19_喷淋头;20_支杆;31_密封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1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负式液体肥料淋灌装置,包括施肥桶1、溶肥腔2、泵12、回流管6及喷淋主管14。所述施肥桶I内的上部设置有溶肥腔2,所述溶肥腔2的一个侧面设有均匀排列、大小一致的孔4,更具体地,所述孔4为尼龙网孔结构,孔的目数为40~100目,利于溶肥腔中溶解的肥料在压力作用下均匀渗出。所述溶肥腔2的上端从施肥桶I内伸出,形成有入肥口 3,所述入肥口 3上设有密封盖31,方便往溶肥腔中装入肥料。更具体地,所述密封盖31上设有胶圈,保证了溶肥腔的密封性。所述施肥桶I的底部设有排污管9,排污管9上设有排污开关8,方便排掉施肥桶I内的杂质。所述施肥桶I上有两个背负带5,农户通过背负带5将施肥桶I背在背上,方便人工操作。所述施肥桶I的底部还设有泵12,为变频潜水泵,有内置电源,电源开关13置于施肥桶I的底部外侧,方便开启和关闭电源。所述泵12通过进口管10与施肥桶I连通,使施肥桶I内的液体泵出,所述进口管10上设有防堵底阀11,防止了液体肥料黏度过大引起的管道堵塞。所述泵12设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个出水口通过回流管6与溶肥腔2相连通,形成施肥桶与溶肥腔的循环回流系统,回流管6上设有回流管阀门7,所述回流管阀门7为球阀;另一个出水口与喷淋主管14相连,将施肥桶I内的液体肥料泵出,施于田间,所述喷淋主管14上设有喷淋管阀门15,所述喷淋管阀门15为手动阀门。所述喷淋主管14分流形成两个喷淋支管16,每个喷淋支管16上设有喷淋头19,设置两个喷淋支管16提高了喷淋肥料的效率。更具体地,所述喷淋支管16与喷淋主管14均通过软管17相连,可根据需要任意调节喷淋支管16与喷淋主管14之间的夹角,再通过长度可任意调节的支杆20将两管固定。所述支杆20的两端通过固定件18将喷淋支管16与喷淋主管14固定,所述固定件18为螺丝固定,该结构明显提高了施肥效率和灵活度,利于水肥的高效利用。本实施例装置使用时,施肥桶I中盛装清水,通过入肥口 3往溶肥腔2中盛装肥料,关闭密封盖31,关闭喷淋管阀门15,打开回流管阀门7,开启泵12,于是施肥桶中的清水流向溶肥腔2,将溶肥腔2中的肥料溶解稀释,肥液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从孔中均匀渗出进入施肥桶1,形成一个回流系统,施肥桶I中的液体经过多次循环之后,溶肥腔2中的肥料即完全溶于清水,然后关闭回流管阀门7,通过背负带5将施肥桶I背在农户的背上,根据需要调节喷淋支管16与喷淋主管14的夹角,打开喷淋管阀门15,农户即可背着施肥桶I通过喷淋主管14和喷淋支管16将肥液施入田间。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负式液体肥料淋灌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施肥桶(1)、泵(12)及喷淋主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桶(1)内的上部设置有溶肥腔(2),溶肥腔(2)的侧面或/和下底面有若干个孔(4),孔的目数为40~100目;所述泵(12)设有两个出水口,其中一个出水口通过回流管(6)与溶肥腔(2)相连通,另一个出水口与喷淋主管(14)相连,所述回流管(6)上设有回流管阀门(7),所述喷淋主管(14)上设有喷淋管阀门(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攀峰胡克纬徐焕彬林秀娟萧文耀钟仁海严程明李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一翔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