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前三专利>正文

多用途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48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用途童车,主要由底架、上架、把手、前轮和后轮等组成。它的底架有连接板(4)、连接件(19)、后轮架管(17)、调节板(5)、调节杆(6)、定位卡(7);上架有连接板(23)、活动板(25)、斜支板(31)和长支板(32)以及短支板(33);把手(34)安装有把手支板(35)、把手支板(35)的下端开有方向相反的缺口,可调整前后方向。该童车可方便上下楼,可供小儿坐或卧,还可供小儿学走步。不用时,可折叠,还可作普通小推车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童车。目前市场上的童车一般都功能单一,只能供小儿卧或坐,不能上下楼梯,小儿长大或小儿不用时,不能作它用,将会成为家庭的多余物。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可供小儿卧,也可坐,还可站立学走步,另外还能上下楼梯,小儿不用时,还可作普通小推车用,或折叠摆放的多用途童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多用途童车主要由底架、上架、把手、把手支板、前轮和后轮等组成。底架由底架框、横梁、底板、连接板、2个前轮架、2个后轮架、2块调节板、以及调节杆、定位卡等组成。底板用螺钉、螺母固定在底板框上,两前端头分别安有一个长螺栓,四个连接板焊接在底架框两外侧相对称且前后位置相等的部位,有孔的部位在框的上面;前轮架由前轮架管和两个轮架支板以及前轮轴组成,两支板的一端分别焊接在前轮架管下端的两侧,另一端焊接在轮轴上,前轮架管套在长螺栓上,用垫片和螺母固定,可作360°旋转;后轮架由连接件、后轮架管、后轮轴等组成,连接件焊接在底架框后端两侧的下平面上,与后轮架管上端的孔用铆钉连接,后轮架管通过铆钉可向后摆动。后轮轴插入后轮架管下端的孔中焊接,后轮架管下端轮轴孔的上部安装有定位销;调节板为一窄板、下部有小块弯板并开有小孔,中轴线开有长槽、长槽两端有方向相反的缺口,顶端开有小孔与底架框内侧连接。后轮架管中的定位销安放在其长槽中。调节杆的两头插入调节板弯板的孔中固定,定位卡焊接在底架框的后端。上架由上架框、支板、连接板、活动板、座板、吊带等组成。4个连接板焊接在上架框两外侧相对称且前后位置相等的部位,孔在框的下面;活动板后部开有供小儿下身进出的圆洞,洞口用螺钉安装三个能活动的钢片,洞下吊带吊一个葫芦形底座板,活动板用吊带与上架框连接。底架框和上架框通过相对称安装的2个斜支板以及4个长支板和4个短支板连接。把手两端口用铆钉连接在底架框两外侧中部,把手两端口上部内侧铆钉连接把手支板,支板的另一端开有方向相反的两个缺口,用于把手作前后方向调整定位。4个前轮和2个后轮分别用垫片、开口销安装在前轮轴和后轮轴上。由于后轮架管可以铆钉为轴向后摆动,同时还因为安装有调节板、调节杆和定位销,定位销套在调节板的长槽中,调节杆可以拉动后轮管架向后摆动,来调节后轮的高度,又因为把手通过把手支板可作前后方向调整,所以童车可达到上下楼的目的。由于上架框与活动板是用吊带连接,装卸方便。装上,小儿可在活动板上卧或坐,卸掉活动板站立在底板上,可学走步;又因为上架框与底架框是由斜支板和长支板、短支板连接,因此,可以折叠或拆除上架作普通推车用。附图说明图1是多用途童车上楼立体示意图。图中为底架框、为横梁、为底板、为底架连接板、为调节板、为调节杆、为定位卡、为螺钉、为螺母、为长螺栓、为前轮架管、为连接件、为后轮架管、为后轮轴、为铆钉、为轮轴孔、为定位销、为螺钉、为上架连接板、为上架框、为活动板、为圆洞、为吊带、为些板、为斜支板、为长支板、为短支板、为把手、为把手支板、为前轮、为后轮、为支架。图2是图1的B向视图。图中为轮架支板、为前轮轴、为木螺钉、为钢片、为垫片、为开口销。图3是图1的A向视图,即前轮架与前轮安装正面示图。图中,为垫片、为螺母。图4是图1的A-A视图。图5是图1的B-B视图。图6是调节板结构示意图。图中为弯板、为弯板孔、为长槽、为孔。图1是多用途童车的实施例。该童车由于后轮架管的上端与连接件用铆钉连接,可以向后摆动,调节板顶端的孔与底架框内侧连接,后轮架管上的定位销套在调节板的长槽中;调节杆的两端头插入调节板下端弯板的孔中,因此拉动调节杆带动后轮管向后摆动,直到后轮管上的定位销在调节板的长槽中滑动进入长槽上部的缺口中,这时调节杆推进定位卡中定位,使前、后轮的最低点位于同一平面上,童车可在平地上推行。当调节杆从定位卡中拉出向前推,后轮架管向前摆动到与底架框平面垂直时,定位销进入调节板的长槽下部缺口中定位,这时,童车可上下楼梯,因为前轮和后轮的高差是楼梯两级台阶的高度。上楼时,先以后轮作支点,抬起前轮向前推车,直到后轮止于台阶前沿,落下前轮,再以前轮作支点,抬起后轮向前推车,直到前轮止于台阶前沿,落下后轮,如此反复动作,童车推上楼。下楼时,将把手调整到童车的前沿,即将把手支板从后螺钉上卸下,用相反的缺口套在前螺钉上,用螺钉固定,程序与上楼相反,童车即可下楼。由于上架框吊有活动板,活动板后部开有能进入小儿下半身的圆洞,并吊有座板,因此,小儿可以坐在童车中,如果小儿要卧,只要将座板上移盖住洞口,用洞口的三个钢片托住,垫上被褥或席子,小儿就可以卧或睡。为了防虫蛟,可以在支架上罩上纱布,取下活动板,在上架框和底架框四周围上布料。小儿可站立在底板上,手扶上架框学走步;卸下底架框上四个连接板上的螺母上,拆除上架,即变成了普通的小推车。平时不用时,还可折起斜支板上的长支板和短支板,即可将上架和底架折叠摆放。权利要求一种多用途童车,主要由底架、上架、把手、前轮和后轮组成,其特征是,底架的4个连接板焊接在底架框两外侧相对称且前后位置相等的部位;连接件焊接在底架框后端两侧的下平面上,与后轮架管上端的孔用铆钉连接;后轮架管下端轮轴孔的上部安装有定位销;调节板为一窄板,下部有小块弯板并开有小孔,中轴线开有长槽、长槽两端有方向相反的缺口,顶端开有小孔与底架框内侧连接;后轮架管中的定位销安放在其长槽中;调节杆的两头插入调节板弯板的孔中固定;定位卡焊接在底架框的后端;上架的4个连接板焊接在上架框两外侧相对称且前后位置相等的部位;活动板用吊带与上架框连接;底架框和上架框通过相对称安装的2个斜支板以及4个长支板和4个短支板连接;把手安装有把手支板、把手支板的下端开有方向相反的缺口,可调整前后方向。专利摘要一种多用途童车,主要由底架、上架、把手、前轮和后轮等组成。它的底架有连接板(4)、连接件(19)、后轮架管(17)、调节板(5)、调节杆(6)、定位卡(7);上架有连接板(23)、活动板(25)、斜支板(31)和长支板(32)以及短支板(33);把手(34)安装有把手支板(35)、把手支板(35)的下端开有方向相反的缺口,可调整前后方向。该童车可方便上下楼,可供小儿坐或卧,还可供小儿学走步。不用时,可折叠,还可作普通小推车用。文档编号B62B7/12GK2357976SQ9820831公开日2000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8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8日专利技术者李前三 申请人:李前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童车,主要由底架、上架、把手、前轮和后轮组成,其特征是,底架的4个连接板[4]焊接在底架框[1]两外侧相对称且前后位置相等的部位;连接件[16]焊接在底架框[1]后端两侧的下平面上,与后轮架管[17]上端的孔用铆钉[19]连接;后轮架管[17]下端轮轴孔[20]的上部安装有定位销[21];调节板[5]为一窄板,下部有小块弯板[41]并开有小孔[42],中轴线开有长槽[43]、长槽两端有方向相反的缺口,顶端开有小孔[44]与底架框[1]内侧连接;后轮架管[17]中的定位销[21]安放在其长槽[43]中;调节杆[6]的两头插入调节板[5]弯板[41]的孔中固定;定位卡[7]焊接在底架框[1]的后端;上架的4个连接板[23]焊接在上架框[24]两外侧相对称且前后位置相等的部位;活动板[25]用吊带[29]与上架框[24]连接;底架框[1]和上架框[24]通过相对称安装的2个斜支板[31]以及4个长支板[32]和4个短支板[33]连接;把手[34]安装有把手支板[35]、把手支板[35]的下端开有方向相反的缺口,可调整前后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前三
申请(专利权)人:李前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