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262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1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基板、触控阵列、第一轴向导线及边缘虚设电极。触控阵列的第一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轴向电极片,触控阵列的第二轴向电极包括多个第二轴向电极片。第一轴向导线电连接于各第一轴向电极并与第二轴向电极同向排列,第一轴向电极片中的边缘第一轴向电极片与第一轴向导线直接相连,第二轴向电极片中的边缘第二轴向电极片与第一轴向导线直接相邻且同向排列。边缘虚设电极的本体部位于边缘第一轴向电极片与边缘第二轴向电极片间。边缘虚设电极的屏蔽部位于第一轴向导线与边缘第二轴向电极片间,并与第一轴向导线同向排列。藉此,该第一轴向导线与该边缘第二轴向电极片之间透过该边缘虚设电极而电性屏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
技术介绍
手机、车用导航系统、便携计算机、计算机等具有触控输入功能的电子设备已被广泛使用,而这些产品通常配有触控面板。目前所常采用之触控原理概可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感应式、电磁感应式、音波感应式等不同的技术原理。举例来说,电容式触控面板可具有透明的触控阵列,触控阵列可由复数个第一轴向电极以及复数个第二轴向电极所组成,而第一轴向电极可由位于与第二轴向电极同向排列的第一轴向导线引出。一般而言,当第一轴向导线的配置位置与触控阵列的配置位置距离较近时,第一轴向导线与相邻的第二轴向电极之间容易发生串扰。在现有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设计中,可透过在第一轴向电极与第一轴向导线之间设置地线,以屏蔽两轴讯号。但实际中,地线的电性屏蔽效果并不佳,还容易与第一轴向导线电性导通发生短路。此外,第一轴向导线与地线之间用绝缘层绝缘,地线要跨越绝缘层的高度因而容易产生断裂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触控阵列、一第一轴向导线以及至少一个边缘虚设电极。触控阵列设置于基板上,且触控阵列包括复数个第一轴向电极以及复数个第二轴向电极,所述复数个第一轴向电极与所述复数个第二轴向电极系交错设置且彼此电性绝缘。所述各个第一轴向电极可包括复数个彼此连接的第一轴向电极片,所述各个第二轴向电极可包括复数个彼此连接的第二轴向电极片,第一轴向电极片以及第二轴向电极片呈矩阵排列。所述第一轴向导线设置于基板上,且第一轴向导线电性连接于各个第一轴向电极,并与第二轴向电极同向排列。第一轴向电极中与第一轴向导线直接相连的第一轴向电极片定义为边缘第一轴向电极片,第二轴向电极中与第一轴向导线直接相邻且同向排列的第二轴向电极片定义为边缘第二轴向电极片。所述边缘虚设电极具有本体部以及与本体部连接的屏蔽部,本体部设置于边缘第一轴向电极片与边缘第二轴向电极片之间。屏蔽部设置于第一轴向导线与边缘第二轴向电极片之间,并与第一轴向导线同向排列,使第一轴向导线与边缘第二轴向电极片之间透过边缘虚设电极而电性屏蔽。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容式触控面板透边缘虚设电极之屏蔽部,可使第一轴向导线与第二轴向电极之间透过边缘虚设电极而达到良好的电性屏蔽效果。另一方面,省去两轴讯号间地线的设计,不仅可以避免先前地线需跨越绝缘层的高度所造成的断裂现象,还可以使基板上触控阵列以外区域的尺寸得以减缩。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之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之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系用来说明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2B是图2A之电容式触控面板沿Al-Al线的剖面示意图。图2C是图2A之电容式触控面板沿A2-A2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A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之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3B是图3A之电容式触控面板沿Bl-Bl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C是图3A之电容式触控面板沿B2-B2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A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之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图4B是图4A之电容式触控面板沿Cl-Dl线的剖面示意图。图4C是图4A之电容式触控面板沿C2-C2线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电容式触控面板之实施例〕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之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之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请合并参阅图1、图2A、图2B以及图2C,图1系本技术一实施例之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图,图2A系本技术一实施例之电容式触控面板的上视示意局部图,图2B系图2A之电容式触控面板沿Al-Al线的剖面示意图,而图2C系图2A之电容式触控面板沿A2-A2线的剖面示意图。电容式触控面板I包括基板11、触控阵列12、第一轴向导线13以及复数个边缘虚设电极14,其中触控阵列12、第一轴向导线13以及复数个边缘虚设电极14皆设置于基板11上。基板11可为各种透明基板或不透明材质基板,不限于硬质基板或是可挠性基板,例如玻璃基板、聚碳酸醋(Polycarbonate, PC)基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醋(Polyethyleneterephtalate, PET)基板、聚甲基丙稀酸甲醋(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基板、聚讽(Polysulfone, PES)基板或者其他环稀共聚物(cyclic olefin copolymer)基板等。基板11的种类是本
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据实际需求而定,故本技术之实施例并不限制。请合并参阅图2A、图2B以及图2C。触控阵列12设置于基板11上。触控阵列12可包括复数个第一轴向电极121以及复数个第二轴向电极122,复数个第一轴向电极121与复数个第二轴向电极122系交错设置,且复数个第一轴向电极121与复数个第二轴向电极122彼此电性绝缘。各第一轴向电极121可包括复数个第一轴向电极片121a,第一轴向电极片121a沿第一轴向(例如X轴)分布。各第二轴向电极122可包括复数个第二轴向电极片122a,第二轴向电极片122a沿第二轴向(例如Y轴)分布,且复数个第一轴向电极片121a以及复数个第二轴向电极片122a呈矩阵排列。两个相邻的第二轴向电极片122a之间以导线122b连接,而两个相邻的第一轴向电极片121a分别置于导线122b的两侧边,而以横跨导线122b的导电桥121b而连接彼此,并以绝缘层121c保持导电桥121b与导线122b之间的电性绝缘。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向电极片121a与第二轴向电极片122a可由透明导电材料所形成,所述透明导电材料例如为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TO)、氧化铟锌(indium zinc oxide, IZO)、氧化锦锡(cadmium tin oxide, CTO)、氧化销锌(aluminumzinc oxide, AZO)、氧化铟锌锡(indium tin zinc oxide, ITZO)、氧化锌(zinc oxide)、氧化锦(cadmium oxide)、氧化給(hafnium oxide, HfO)、氧化铟嫁锌(indium gallium zincoxide, InGaZnO)、氧化铟嫁锌儀(indium gallium zinc magnesium oxide, InGaZnMgO)、氧化铟嫁儀(indium gallium magnesium oxide, InGaMgO)或氧化铟嫁销(indium galliumaluminum oxide, InGaAlO),但上述材料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第一轴向导线13设置于基板11上。第一轴向电极121中与第一轴向导线13直接相连的第一轴向电极片121a定义为边缘第一轴向电极片121a丨,第二轴向电极122中与第一轴向导线13直接相邻且同向排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一触控阵列,设置于该基板上,该触控阵列包括复数个第一轴向电极以及复数个第二轴向电极,该些第一轴向电极与该些第二轴向电极系交错设置且彼此电性绝缘;各该第一轴向电极包括复数个彼此连接的第一轴向电极片,各该第二轴向电极包括复数个彼此连接的第二轴向电极片,该些第一轴向电极片以及该些第二轴向电极片呈矩阵排列;一第一轴向导线,设置于该基板上,该第一轴向导线电性连接于各该第一轴向电极,并与该些第二轴向电极同向排列,其中该些第一轴向电极片中的至少一边缘第一轴向电极片与该第一轴向导线直接相连,该些第二轴向电极片中的至少一边缘第二轴向电极片与该第一轴向导线直接相邻且同向排列;以及至少一边缘虚设电极,该边缘虚设电极具有一本体部以及与该本体部连接的一屏蔽部,该本体部设置于该边缘第一轴向电极片与该边缘第二轴向电极片之间,该屏蔽部设置于该第一轴向导线与该边缘第二轴向电极片之间,并与该第一轴向导线同向排列,使该第一轴向导线与该边缘第二轴向电极片之间透过该边缘虚设电极而电性屏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宽鑫林少庭杨俊评林雅璐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