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191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1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吸尘器,包括整机前部和整机后部,所述整机前部设有用于连接抽吸管件的吸口,所述整机前部通过一垂直于工作表面的枢轴与所述整机后部转动连接,所述整机后部的上下两侧各与所述枢轴配接形成旋转支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整机前部在手柄组件与底座共同的作用下,能够沿枢轴左右转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整机前部与整机后部不能相对运动的问题,使用户的操作更加舒适;通过将风管的轴心与枢轴的轴心分离开来,避免了操作过程中柔性软管随着枢轴的旋转而旋转进而影响吸力大小的问题,提高了机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尤其是一种整机前部和整机后部可相对旋转的吸尘器。
技术介绍
吸尘器是通过内部电机高速旋转,从吸入口吸入空气,使尘箱内产生负压,进而将含尘空气吸入吸尘器内,含尘空气经过地刷、接管、手柄、软管、主吸管至尘箱中的滤尘装置,灰尘被留在尘箱内,过滤后的空气再经过一层过滤片进入电机,进入电机的空气经电机流出。吸尘器常见的过滤方式包括尘袋过滤、水过滤和气旋过滤,目前市场上的吸尘器类型多样,有水过滤吸尘器、便携式吸尘器、中央吸尘系统等。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各类吸尘器,整机前部与整机后部是一体设置的,两者之间不能进行相对旋转,使用时,吸尘器整体在用户的拉动下移动,当用户拉动吸尘器转弯时,需要拉动整个机器转动,转弯比较费力,不灵活,存在操作不便的问题,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能够实现整机前部和整机后部相互转动的吸尘器,以提高吸尘器操作过程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操作方便、使用舒适的吸尘器。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吸尘器,包括整机前部和整机后部,所述整机前部设有用于连接抽吸管件的吸口,所述整机前部通过一垂直于工作表面的枢轴X与所述整机后部转动连接,所述整机后部的上下两侧各与所述枢轴X配接形成旋转支点。优选的,所述整机前部设有过滤桶,所述整机后部设有抽吸电机,所述过滤桶和所述抽吸电机通过一柔性软管相连,在所述过滤桶、柔性软管和抽吸电机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柔性软管与所述整机后部的配接点偏离所述枢轴X。优选的,所述过滤桶包括相互固定的桶身本体和桶身顶盖,所述桶身本体内设置有过滤件,所述桶身本体的轴线W与所述枢轴X平行。优选的,所述柔性软管与所述整机后部的配接点处为软管进风口,所述柔性软管垂直地插入于所述软管进风口中,所述柔性软管的垂直部分具有轴线Y,所述轴线Y与枢轴X平行,所述柔性软管和所述过滤桶相连端的轴线Z与工作表面平行。优选的,所述整机前部还包括底座,所述吸口设于底座上,所述过滤桶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整机后部包括机体,所述抽吸电机设置于所述机体内,所述机体具有上表面P,所述枢轴X垂直于所述上表面P。优选的,所述桶身顶盖上连接有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的上表面P的连接处形成上侧旋转支点;所述机体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连接处形成下侧旋转支点;所述手柄组件、底座以及过滤桶能够沿所述上侧旋转支点及下侧旋转支点围绕所述机体旋转。优选的,所述柔性软管设置于所述手柄组件的下方,所述柔性软管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手柄组件上。优选的,所述机体的上表面P上设置有上端轴孔,所述手柄组件的末端设有与所述上端轴孔相对应的上端转轴,所述上端转轴可在所述上端轴孔处旋转,形成上侧旋转支点;所述机体下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上端轴孔同轴的底盖轴孔,所述底座的末端设有与所述底盖轴孔相对应的底盖转轴,所述底盖转轴可在所述底盖轴孔处旋转,形成下侧旋转支点。优选的,所述整机前部相对整机后部的旋转角度大于60°。优选的,所述吸尘器为水过滤吸尘器,所述过滤桶为水过滤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手柄组件与底座组件同轴连接于所述整机后部,使得整机前部在手柄组件与底座共同的作用下,能够沿枢轴左右转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整机前部与整机后部不能相对运动的问题,使用户的操作更加舒适。整机前部通过一垂直于工作表面的枢轴与整机后部转动连接,旋转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另外,整机后部的上下两侧各有一旋转支点,使得整机前部和整机后部的连接更加牢固。通过柔性软管可以变形摇摆的特性,将柔性软管两端直接和机体固定连接而不必因机体的转动而采用枢轴连接,便于连接处的密封,保证了机器工作的有效性。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吸尘器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吸尘器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吸尘器旋转角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吸尘器,如附图1-附图2所示,包括整机前部和整机后部,所述整机前部设有用于连接抽吸管件的吸口 3,所述吸口 3设于底座8上,所述底座8上设置有过滤桶。本优选实施例中采用水过滤吸尘器来进行描述,因此,本技术的过滤桶为水过滤桶,当然其他形式的吸尘器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所述过滤桶包括相互固定的桶身本体21和桶身顶盖6,所述桶身本体21内设置有过滤件22,所述桶身顶盖6上连接有手柄组件I。所述整机后部包括机体4,所述机体4内设置有抽吸电机,所述机体4包括上表面Po所述手柄组件I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机体4的上表面P形成上侧旋转支点;所述机体4下表面与所述底座8的连接处形成下侧旋转支点。具体的,所述手柄组件I的末端包括有上端转轴,所述上端转轴通过一卡接件7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工作平面P上开设的上端轴孔41内,所述上端转轴可在所述上端轴孔41处旋转,形成上侧旋转支点。所述底座8的末端包括底盖转轴,所述底盖转轴通过一卡接件7可旋转地设置设于所述机体4下表面上设置的底盖轴孔42内,所述底盖转轴可在所述底盖轴孔42处旋转,形成下侧旋转支点。所述上端轴孔41与底盖轴孔42同轴设置且其连线形成垂直于所述工作平面P的枢轴X,包括所述手柄组件1、底座8以及过滤桶在内的整机前部能够绕所述枢轴X相对所述整机后部旋转,如附图3所示,所述整机前部相对所述整机后部旋转的最大旋转角度为Θ,所述Θ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操作需要,在0°至360°之间进行设置,一般来说大于60°即可。所述过滤桶和所述抽吸电机通过一柔性软管5相连,在所述过滤桶、柔性软管5和抽吸电机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柔性软管5设置于所述手柄组件I的下方,为了防止整机前部相对整机后部转动时柔性软管形变过大,所述柔性软管5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手柄组件I上。所述连接件可以为卡环等紧固件,例如C型圈。所述柔性软管5与所述整机后部的配接点处为偏离所述枢轴X的软管进风口 43,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器,包括整机前部和整机后部,所述整机前部设有用于连接抽吸管件的吸口(3),所述整机前部通过一垂直于工作表面的枢轴(X)与所述整机后部转动连接,所述整机后部的上下两侧各与所述枢轴(X)配接形成旋转支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鸽梁贵林
申请(专利权)人:科沃斯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