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下肢辅助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8905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辅助锻炼装置,包括有底座、支架和脚蹬轮,其中支架的一端与底座相枢接,支架的另一端插设在横杆上,横杆的两端连接在底座上,脚蹬轮插设在固定座上,固定座的两端连接在底座上。支架为组合式的,组合后的支架为人字形。底座两侧的底脚内设有滑槽,滑槽内插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布设有数个连接孔,连接板从滑槽内滑出后通过连接孔与横杆和固定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整个装置为组合式的,安装使用方便,使患者卧床就可以进行下肢肌肉的锻炼,避免了患者卧床或活动减少而发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肌肉萎缩,极大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锻炼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下肢辅助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中多数病人在术后等治疗康复过程中,进食量减少或需要不同时间地卧床活动量减少,病人的下肢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血液浓缩,血流速减慢等多方面原因,致使一些病人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极大地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临床中需要长期卧床的病人下肢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下肢辅助锻炼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下肢辅助锻炼装置包括有底座、支架和脚蹬轮,其中支架的一端与底座相枢接,支架的另一端插设在横杆上,横杆的两端连接在底座上,脚蹬轮插设在固定座上,固定座的两端连接在底座上。支架为组合式的,组合后的支架为人字形。底座两侧的底脚内设有滑槽,滑槽内插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布设有数个连接孔,连接板从滑槽内滑出后通过连接孔与横杆和固定座连接。本技术的使用原理:整个装置为组合式的,使用时,先把连接板从底座两侧底脚的滑槽内滑出,然后根据患者下肢的长短把固定支架的横杆固定在连接板上相应的连接孔内,然后再把连接脚蹬轮的固定座固定在横杆后端连接板相应的连接孔内,安装完成后患者的双腿搭在支架上,使用双脚使脚蹬轮进行转动来进行下肢的锻炼,使患者卧床就可以进行下肢肌肉的锻炼。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整个装置为组合式的,安装使用方便,使患者卧床就可以进行下肢肌肉的锻炼,避免了患者卧床或活动减少而发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肌肉萎缩,极大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解状态示意图。1、底座 2、支架 3、脚蹬轮 4、横杆 5、固定座 6、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下肢辅助锻炼装置包括有底座1、支架2和脚蹬轮3,其中支架2的一端与底座1相枢接,支架2的另一端插设在横杆4上,横杆4的两端连接在底座1上,脚蹬轮3插设在固定座5上,固定座5的两端连接在底座1上。支架2为组合式的,组合后的支架2为人字形。底座1两侧的底脚内设有滑槽,滑槽内插设有连接板6,连接板6上布设有数个连接孔,连接板6从滑槽内滑出后通过连接孔与横杆4和固定座5连接。本技术的使用原理:整个装置为组合式的,使用时,先把连接板6从底座1两侧底脚的滑槽内滑出,然后根据患者下肢的长短把固定支架2的横杆4固定在连接板6上相应的连接孔内,然后再把连接脚蹬轮3的固定座5固定在横杆4后端连接板6相应的连接孔内,安装完成后患者的双腿搭在支架2上,使用双脚使脚蹬轮3进行转动来进行下肢的锻炼,使患者卧床就可以进行下肢肌肉的锻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肢辅助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支架和脚蹬轮,其中支架的一端与底座相枢接,支架的另一端插设在横杆上,横杆的两端连接在底座上,脚蹬轮插设在固定座上,固定座的两端连接在底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辅助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支架和脚蹬轮,其
中支架的一端与底座相枢接,支架的另一端插设在横杆上,横杆的两端连接在
底座上,脚蹬轮插设在固定座上,固定座的两端连接在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辅助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郁蔡敏王宗贵于丹刘岩陶禹年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