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儒恒专利>正文

一种婴儿车提篮的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87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豪华、外观简洁型的婴儿车提篮的调节机构。它包括有提篮主结构体和提篮调节装置,提蓝调节装置包括:提篮固定座、定位卡榫、调节拨钮、复位弹簧、装饰护盖、提篮支撑座、螺钉,提篮固定座主要由座体和护盖组成,座体和提篮支撑座相互套叠并通过螺钉锁合在一起,定位卡榫装设在座体和提篮支撑座套叠形成的腔体内,提篮支撑座的座体圆周边缘设有若干卡槽,自然状态时,定位卡榫一端通过复位弹簧顶在内壁上,另一端穿伸出卡槽后进入护盖内;调节拨钮装设在护盖和装饰护盖卡合的腔体内与装饰护盖转轴连接,并且装饰护盖内弧形端面抵设在定位卡榫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构使用方便,简单且易操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婴儿车组件的
,特指一种新型豪华、外观简洁型 的婴儿车提篮的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婴儿车是为婴儿乘座时或幼儿躺卧时所用的一种运输工具,父母或者长者 可以通过推行婴儿车而省却背负或者抱持的小孩时的重量负荷,而便于携带孩 子出游,或在林荫小道散步,商场购物等活动。为父母亲近孩子提供了更为亲 切的,更为密切的婴幼儿日用品。在传统的婴儿车市场上,婴儿车通常只具有一主结构体,是由手把管组件, 前脚组件,后脚组件,扶手组件或者由餐盘组件等到部分组成。且提篮是一种 不可调节的或者只有简单的换向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的一种改进型的婴儿车的 提篮的调节机构,以达到婴儿车的外观更简洁,操作方便且调节更顺畅的方案。本技术专利的第二目的就是简化提篮的调节机构,并利用该新型的调 节机构,促使婴儿车的外观造型更筒洁,结构更强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有围管框架构成的提篮主结构体和一组对称套设在提篮主结构体上的提篮调节装置,所述的提蓝调节装置包括提篮 固定座、定位卡榫、调节拨钮、复位弹簧、装饰护盖、提篮支撑座、螺钉,其 中,提篮固定座主要由座体和护盖组成,座体和提篮支撑座相互套叠并通过螺 钉锁合在一起,定位卡榫装设在座体和提篮支撑座套叠形成的腔体内,提篮支 撑座的座体圓周边缘设有若干卡槽,自然状态时,定位卡^f隼一端通过复位弹簧 顶在内壁上,另一端穿伸出卡槽后进入护盖内;调节拨钮装设在护盖和装饰护 盖卡合的腔体内与装饰护盖转轴连接,并且装饰护盖内弧形端面抵设在定位卡 榫的端部以使当旋转装饰护盖可将定位卡榫顶进卡槽内。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采用T字型的结构设计的,通过给一个调节 拨钮压动力矩,推动定位卡榫,促使定位卡榫脱离卡槽,将复位弹簧压缩,使 之释放对提篮固定座的锁定,将提篮支撑座可选择性的调节一角度,以满足婴 儿的不同乘座及卧姿要求。本技术的效果特点1:本技术的机构使用方便,简单且易操作。 2:本技术机构设计筒单,功能可靠,稳固。3.本技术利用其简单的结构及简洁的外观,增强嬰儿车的简洁度,舒 适感。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婴儿车的提篮的立体效果图。图2:本技术婴儿车的提篮的调节结构的立体效果图。图3:本技术婴儿车的提篮的调节结构的分解效果图。图4:本技术之提篮的调节机构示意图一。图5:本技术之提篮的调节机构示意图二。图6:本技术之提篮的调节机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本技术包括有围管框架构成的提篮主结构体1和一组 对称套设在提篮主结构体1上的提篮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蓝调 节装置2包括提篮固定座21、定位卡榫22、调节拨钮23、复位弹簧24、装 饰护盖25、提篮支撑座26、螺钉27,其中,提篮固定座21主要由座体2U 和护盖212组成,座体211和提篮支撑座26相互套叠并通过螺钉27锁合在一 起,定位卡榫22装设在座体211和提篮支撑座26套叠形成的腔体内,提篮支 撑座26的座体圓周边缘:没有若干卡槽261,自然状态时,定位卡榫22—端通 过复位弹簧24顶在内壁上,另一端穿伸出卡槽261后进入护盖212内;调节 拨钮23装设在护盖212和装饰护盖25卡合的腔体内与装饰护盖25转轴连接, 并且装饰护盖25内弧形端面抵设在定位卡榫22的端部以使当旋转装饰护盖25 可将定位卡榫22顶进卡槽261内。所述定位卡榫22的底端插设在座体211内 的插槽内,其顶部一端卡住卡槽261,另一端与复位弹簧24连接。在所述座体 211的另一端还装设有装饰盖28。所述提篮主结构体l由两个U形围管构成。 所述的提蓝调节装置2呈T字型结构。使用时,如图4所示,需要调节摇篮角度时,首先手握提篮固定座21,用 力压下调节拨钮23,调节拨钮23绕转轴旋转使调节拨钮23的弧形端面抬起, 如图5所示,调节拨钮23的弧形端面推动定位卡榫22,定位卡榫22滑动促使 其另一端部的复位弹簧24压缩,直到定位卡榫22脱离卡槽261,使定位卡榫 22释放对提篮固定座21的锁定,此时就可以将提篮支撑座26可选择性的调节 一角度如图6所示,以满足婴儿的不同乘座及卧姿要求,调整好后,定位卡榫 22在复位弹簧24的回复弹力作用力下,其端部又卡穿过提篮支撑座26另一^^ 槽261后抵着调节拨钮23复位,这样,将提篮调节装置锁定。权利要求1. 一种婴儿车提篮的调节机构,包括有围管框架构成的提篮主结构体(1)和一组对称套设在提篮主结构体(1)上的提篮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蓝调节装置(2)包括提篮固定座(21)、定位卡榫(22)、调节拨钮(23)、复位弹簧(24)、装饰护盖(25)、提篮支撑座(26)、螺钉(27),其中,提篮固定座(21)主要由座体(211)和护盖(212)组成,座体(211)和提篮支撑座(26)相互套叠并通过螺钉(27)锁合在一起,定位卡榫(22)装设在座体(211)和提篮支撑座(26)套叠形成的腔体内,提篮支撑座(26)的座体圆周边缘设有若干卡槽(261),自然状态时,定位卡榫(22)一端通过复位弹簧(24)顶在内壁上,另一端穿伸出卡槽(261)后进入护盖(212)内;调节拨钮(23)装设在护盖(212)和装饰护盖(25)卡合的腔体内与装饰护盖(25)转轴连接,并且装饰护盖(25)内弧形端面抵设在定位卡榫(22)的端部以使当旋转装饰护盖(25)可将定位卡榫(22)顶进卡槽(261)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提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定位卡榫(22)的底端插设在座体(211)内的插槽内,其顶部一端卡住卡 槽(261),另一端与复位弹簧(24)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提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座体(211)的另一端还装设有装饰盖(28)。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提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提篮主结构体(l)由两个U形围管构成。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提篮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提蓝调节装置(2)呈T字型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豪华、外观简洁型的婴儿车提篮的调节机构。它包括有提篮主结构体和提篮调节装置,提蓝调节装置包括提篮固定座、定位卡榫、调节拨钮、复位弹簧、装饰护盖、提篮支撑座、螺钉,提篮固定座主要由座体和护盖组成,座体和提篮支撑座相互套叠并通过螺钉锁合在一起,定位卡榫装设在座体和提篮支撑座套叠形成的腔体内,提篮支撑座的座体圆周边缘设有若干卡槽,自然状态时,定位卡榫一端通过复位弹簧顶在内壁上,另一端穿伸出卡槽后进入护盖内;调节拨钮装设在护盖和装饰护盖卡合的腔体内与装饰护盖转轴连接,并且装饰护盖内弧形端面抵设在定位卡榫的端部。本技术的机构使用方便,简单且易操作。文档编号B62B9/00GK201080200SQ20072012250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7日专利技术者施儒恒 申请人:施儒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车提篮的调节机构,包括有围管框架构成的提篮主结构体(1)和一组对称套设在提篮主结构体(1)上的提篮调节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蓝调节装置(2)包括:提篮固定座(21)、定位卡榫(22)、调节拨钮(23)、复位弹簧(24)、装饰护盖(25)、提篮支撑座(26)、螺钉(27),其中,提篮固定座(21)主要由座体(211)和护盖(212)组成,座体(211)和提篮支撑座(26)相互套叠并通过螺钉(27)锁合在一起,定位卡榫(22)装设在座体(211)和提篮支撑座(26)套叠形成的腔体内,提篮支撑座(26)的座体圆周边缘设有若干卡槽(261),自然状态时,定位卡榫(22)一端通过复位弹簧(24)顶在内壁上,另一端穿伸出卡槽(261)后进入护盖(212)内;调节拨钮(23)装设在护盖(212)和装饰护盖(25)卡合的腔体内与装饰护盖(25)转轴连接,并且装饰护盖(25)内弧形端面抵设在定位卡榫(22)的端部以使当旋转装饰护盖(25)可将定位卡榫(22)顶进卡槽(261)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儒恒
申请(专利权)人:施儒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