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宝贤专利>正文

一种婴儿车前轮组合及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559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婴儿车前轮组合及定位机构,它有一与前轮相组装的轮座,轮座与前支架相套装,前支架与轮座两构件间设有一限位件,其特征在于:轮座一侧设有与前支架活动套装的套装部,套装部中间有间隙,一卡掣件套卡在前支架内并向上延伸出与前支架下部两穿孔相卡合的卡柱,在套装部的周侧枢设有限位件,该限位件是上端带有与套装部外凸抵片相卡抵的顶片体、后部侧凸有与间隙处的卡柱外凸部相嵌卡的卡扣部的一个扳扣件。(*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骑行车,特别是一种婴儿车前轮组合及定位机构。虽然,这种常用的婴儿车轮子具有定向的优点,但其在实际上仍存在下列各项缺点1、该婴儿车在制造完成出厂时,其轮子便呈固定于婴儿车上而无法拆解,因此即使将该婴儿车收折后仍占有一定的体积,则厂商在进行包装时须以较大的纸箱容置,同时在装箱运送时,因其须占据较大的空间,使得货柜内可容置婴儿车的件数减少,而增加运送的成本,且此一情形亦会发生在收藏婴儿车的仓库中,以致造成诸多不便。2、此种一定位方式,首先必须转动前轮,并确定连接套的导轨与结合体的导轨是否相对应后,才能将滑块下扳,以使滑块界于所述二导轨之间,因此,在实际使用操作上相当不便。其技术方案为它有一与车前轮相组装的轮座,轮座与前支架相套装,前支架与轮座间有一限位件,其特征在于前支架下端处设有两相对应的穿孔,并在前支架的底部嵌有一卡掣件,此卡掣件的弹性凸出部恰由穿孔穿入并呈突出状,而在与前轮组接的轮座一侧,具有上、下设立的套环部,于下套环部的底端面上有一凸出的凸台,使前支架呈悬浮状设立在轮座的上、下套环部之中,在上套环部的一侧所枢设的限位件为一扳扣件,扳扣件上设有利用两切沟形成一具有弹性的顶片体,在上套环部处则对应有一抵片,抵片上有一卡沟,另在扳扣件对应上、下套环部之间的间隙处形成一卡扣部,可供卡掣件的凸出部嵌扣卡设。由于本新型的前轮与前支架在完成组合之后,仍可拆解分离,因此,当婴儿车在进行装箱作业时,便可将前轮拆下并置于箱子的间隙处,以缩减箱子的尺寸,因此可节省仓储货运所需的空间及成本。当将扳扣件下压扣掣后,扳扣件顶片体的上缘因受到抵片的抵压,而保持扣设的状态,此时,扳扣件的卡扣部虽然未将任何一个凸出部扣掣,但仍可在婴儿车移动及前轮旋转的情况下,使任一凸出部对应扣入卡扣部之中产生卡挡而无法脱出,使前轮无法达到再作任意方向的转动而只能呈单一直线方向移动的限位作用。图4为本技术扣设固定前轮方向前限位件未压卡时侧面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扣设固定前轮方向前限位件未压卡时的仰视图图6为本技术扣设固定前轮方向中限位件压下时的仰视图图7为本技术扣设固定前轮方向中限位件下压时的侧面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扣设固定前轮方向时限位件卡合时的仰视图套装部设有上下套环部41和42,上下套环部41、42中间被一弧环状间隙43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在上套环部41周侧凸设有与扳扣件46枢装的两凸耳44,两凸耳44上部的上套环部41上外凸有底部带有卡沟451的抵片45,卡掣件2是一从底盘21两侧向上延伸有对称卡柱的弹性卡合体。参见图3和图4。卡掣件2的两对称向上延伸的卡柱是由两延伸的柱体22及柱体22末端形成的沿径向外凸的凸出部23构成,凸出部23与前支架1下部的两对称穿孔11卡合后呈外凸状并位于弧环状间隙内,凸伸在弧环状转动间隙内的凸出部23与弧扳状的扳扣件46后侧凸伸并下压于弧环状间隙中的卡扣部464相卡挡或脱离。参见图3、图4及图6。一扳扣件46上端容置于上套环部41的凸耳44间并于该处设有穿孔461、栓销47穿设枢孔441及穿孔461后将扳扣件46枢设于两凸耳44间,另在该端的正端面上切设两切沟462,两切沟462之间形成一略高凸的与抵片45相互抵顶的顶片体463。参见图3、图4。下套环部42的内孔底部形成一高架的凸台421,该凸台421与卡掣件2的底盘21的底部相抵靠并将前支架1顶抬起一定高度。参见图3、图7。组合时,请参见图4及图5所示,先将卡掣件2置入前支架1的底端处,并借底盘21的挡止,限制卡掣件2置入的位置,且卡掣件2在置入后,其柱体22上方凸出部23恰对应凸出于前支架1的穿孔11,前支架1底端置入轮座4的上、下套环部41、42之中,与前支架组合成一体的卡掣件2的底端面受到凸台421顶撑而使前支架1顶抬起尤如悬浮状。此时,凸出于前支架1穿孔的凸出部23恰容置在轮座4的间隙43处,并受到上套环部41的下缘、下套环部42的上缘的限制挡止,而将前支架1与轮座4结合为一体。当扳扣件46的顶片体463的端缘嵌卡于抵片45的卡沟451处时,如图3及图4所示,该卡掣件2的凸出部23并未嵌在扳扣件46的卡扣部464处,这时,凸出部23呈凸出于前支架1壁面,但由于轮座4上的间隙43提供了凸出部23的容置空间,而使得轮座4仍能够以前支架1为轴心转动,即此时前轮3是呈自由的转动状态。当想固定前轮3使婴儿车只能朝前或向后的单方向移动时,则直接施力下扳扳扣件46,参见图6至图8所示,使扳扣件46的顶片体463端缘脱离抵片45的卡沟451,并与抵片45外缘下方抵顶,这时,扳扣件46上的卡扣部464的位置恰位于对应凸出部23的旋转轨迹上,虽然扳扣件46的下压并没有使卡掣件2的任一凸出部23受到卡扣部464的扣设,但在婴儿车移动使前轮3及轮座4的转动过程中,其任一凸出部23均会受到卡扣部464的扣卡限制,而将前轮3及轮座4周向固定使其不致随婴儿车的移动而任意旋转,达到将前轮3定位的目的。若要将前轮3自前支架1拆卸下来时,则必须先令卡掣件2的凸出部23脱离扳扣件46的卡扣部464,然后,再施力于凸出部23,使之内缩并对应上套环部41的内孔后,便可将轮座4(包括前轮3),自前支架1上取下分离。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确能达到所预期的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的具体结构,不仅未曾见于同类产品中,也未曾公开于申请前,完全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与要求,现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的申请,恳请予以审查。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前轮组合及定位机构,它有一与前轮相组装的轮座,轮座与前支架相套装,前支架与轮座两构件间设有一限位件,其特征在于轮座一侧设有与前支架活动套装的套装部,套装部中间有间隙,一卡掣件套卡在前支架内并向上延伸出与前支架下部两穿孔相卡合的卡柱,在套装部的周侧枢设有限位件,该限位件是上端带有与套装部外凸抵片相卡抵的顶片体、后部侧凸有与间隙处的卡柱外凸部相嵌卡的卡扣部的一个扳扣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前轮组合及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套装部设有上下套环部,上下套环部中间被一弧环状间隙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在上套环部周侧凸设有与扳扣件枢装的两凸耳,两凸耳上部的上套环部上外凸有底部带有卡沟的抵片,卡掣件是一从底盘两侧向上延伸有对称卡柱的弹性卡合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婴儿车前轮组合及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卡掣件的两对称向上延伸的卡柱是由两延伸的柱体及柱体末端形成的沿径向外凸的凸出部构成,凸出部与前支架下部的两对称穿孔卡合后呈外凸状并位于弧环状间隙内,凸伸在弧环状转动间隙内的凸出部与弧扳状的扳扣件后侧凸伸并下压于弧环状间隙中的卡扣部相卡挡或脱离。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婴儿车前轮组合及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一扳扣件上端容置于上套环部的凸耳间并于该处设有穿孔、栓销穿设枢孔及穿孔后将扳扣件枢设于两凸耳间,另在该端的正端面上切设两切沟,两切沟之间形成一略高凸的与抵片相互抵顶的顶片体。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婴儿车前轮组合及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下套环部的内孔底部形成一高起的凸台,该凸台与卡掣件的底盘的底部相抵靠并将前支架顶抬起一定的高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车前轮组合及定位机构,它有一与车前轮相组装的轮座,轮座与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宝贤
申请(专利权)人:程宝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