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肝肾亏损型痛经的中药。
技术介绍
痛经是指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是妇科常见病症之一。中医古籍并无“痛经”病名的记载,对痛经症状的最早描述,始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立“月水来腹痛候”,至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规》首次出现“经行腹痛”病名。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等症。该病治疗方法较多,通常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或避孕药等配合解痉镇痛药治疗,能暂时缓解疼痛,但疗效不彻底。肝肾亏损型痛经的临床症状:经后小腹隐痛,经来色淡、量少,腰脊酸痛,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脉沉细。经过专利技术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疗肝肾亏损型痛经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肝肾亏损型痛经的中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大肺经草、刺玫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肝肾亏损型痛经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大肺经草35-45份、刺玫果25-35份、滚山虫25-35份、肉苁蓉15-25份、刀灰树15-25份、刘寄奴10-20份、枸杞子10-20份、山茱萸10-20份、益母草10-20份、覆盆子10-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