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怀庆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055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鳖甲、生牡蛎、荆芥、板蓝根、薄荷、大青叶、甘草、地丁、地骨皮、玄参、紫草、乳香、寒水石、瓦楞子、黄芩、青黛十六位中药,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服用后,药物从人的总体入手,标本兼治,具有滋养肝肾、平肝,可以恢复淋巴结、肝排毒解毒功能,从根本上清除EB病毒,进而改善血液、呼吸循环,使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恢复自我调节的功能。彻底解除乏力、发热、肌痛、淋巴结肿大、肝腺肿大等症状,改善微循环,调整内分泌功能紊乱,最终实现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彻底治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中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可以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引起的以侵犯淋巴系统为主的急性感染性疾病。EB病毒又称人类疱瘆病毒。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常见有发热、咽炎、淋巴结和肝脾肿大等,部分病人伴缓脉,类似伤寒,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型淋巴。血清中可检出EB病毒抗体。EB病毒通过唾液和飞沫通过呼吸道传染,其次经密切解除传播。潜伏期在青少年是30?50天,在儿童可能短些,多数为9天(5?15天)。一年四季散在发病,寒冷季节可能发病数增加,偶有流行发生。6岁以下患儿表现为轻症或隐形感染,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病程2?3周,常有自限性。目前,在我国,几乎百分之百的4岁以上的人群均已感染了EB病毒。用于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尚无特异性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使用的药物较多,多以西药为主,存在治疗效果较差、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治愈率高、副作用小、疗程短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组合物。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鳖甲20-30克、生牡蛎10-20克、荆芥10-20克、板蓝根10-20克、薄荷10-20克、大青叶10-20克、甘草10-20克、地丁 10-20克、地骨皮10-20克、玄参8_15克、紫草8_12克、乳香8-12克、寒水石8-12克、瓦楞子8-12克、黄芩8_12克、青黛8_12克。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鳖甲20克、生牡蛎10克、荆芥10克、板蓝根10克、薄荷10克、大青叶10克、甘草10克、地丁 10克、地骨皮10克、玄参8克、紫草8克、乳香8克、寒水石8克、瓦楞子8克、黄芩8克、青黛8克。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鳖甲30克、生牡蛎20克、荆芥20克、板蓝根20克、薄荷20克、大青叶20克、甘草20克、地丁 20克、地骨皮20克、玄参15克、紫草12克、乳香12克、寒水石12克、瓦楞子12克、黄芩12克、青黛12克。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鳖甲25克、生牡蛎15克、荆芥15克、板蓝根15克、薄荷15克、大青叶15克、甘草15克、地丁 15克、地骨皮15克、玄参12克、紫草10克、乳香10克、寒水石10克、瓦楞子10克、黄芩10克、青黛10克。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鳖甲20克、生牡蛎10克、荆芥10克、板蓝根10克、薄荷10克、大青叶10克、甘草10克、地丁 10克、地骨皮20克、玄参15克、紫草12克、乳香12克、寒水石12克、瓦楞子12克、黄芩12克、青黛12克。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鳖甲30克、生牡蛎20克、荆芥20克、板蓝根20克、薄荷20克、大青叶20克、甘草20克、地丁 20克、地骨皮10克、玄参8克、紫草8克、乳香8克、寒水石8克、瓦楞子8克、黄芩8克、青黛8克。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鳖甲20克、生牡蛎10克、荆芥10克、板蓝根10克、薄荷20克、大青叶20克、甘草20克、地丁 20克、地骨皮20克、玄参8克、紫草8克、乳香8克、寒水石8克、瓦楞子12克、黄芩12克、青黛12克。其中:鳖甲味咸,性寒,归肝、肾经,具有平肝、息风、滋阴、清热、软坚散结等功效。生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胆、肾经,具有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滋阴、养血、补五脏、活血等功效。病虚而多热者宜用。适宜体质虚弱儿童、肺门淋巴结核、颈淋巴结核、阴虚烦热失眠者。荆芥味微苦,性微温,归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瘆、清热、解毒等功效。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炎作用。板蓝根味苦,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等功效。菘蓝根对多种细菌、病毒有作用,水浸液对疱瘆病毒、枯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甲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板蓝根能显著增加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的降低有明显对抗作用;增强正常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百分率;此外,板蓝根多糖还能明显增强抗体形成细胞功能。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清热、清头、解毒、利咽、透瘆、疏肝、行气等功效。薄荷抗病毒作用,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等症状的治疗。大青叶味苦,性寒,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大青叶煎剂对疱瘆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等有抑制作用。甘草味甘,性微凉,归脾、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益气补中、疏肝、调和诸药等功效。甘草甜素有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地丁味苦,性寒,归心、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等功效。地骨皮味甘,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消火、退热等功效。地骨皮煎剂对EB病毒、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地骨皮对白细胞介素-2产生降低有显著提高增强作用;对硫唑嘌呤所致白细胞介素-2产生超常有抑制作用。玄参味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滋阴、泻火等功效。紫草味咸,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透瘆、活血、缓肝、散瘀等功效。紫草水煎剂能延缓和减轻单纯疱瘆病毒对细胞病变的产生。紫草多糖在细胞上对单纯疱瘆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最小抑病毒浓度为100 μ g/ml,最大抑病毒指数为4?5,紫草多糖抗病毒的机制是在宿主细胞内抑制HSV-1的复制,明显影响在细胞内的复制动力学.紫草多糖亦有抗疱瘆病毒地方株的作用。乳香味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调气、活血等功效。寒水石味咸,性寒,归心、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消肿、解毒等功效。瓦楞子味咸,性平,归肺、胃、肝经,具有消痰、化瘀、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等功效。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泻火、清肝、利胆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青黛味咸,性寒,归肝、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清肝、凉血等功效。药理研宄初步表明,青黛有破坏白血病细胞的作用。从超微结构形态来看,在青黛作用下,变性坏死的细胞多呈肿胀、溶解性坏死。实验中发现青黛能增强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能力。单核巨噬系统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一定的作用。本专利技术中的每味中药之间,通过数次临床配方得出,其制作方法简单,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片剂、丸剂、散剂或口服液等剂型,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服用后,药物从人的总体入手,标本兼治,具有滋养肝肾、平肝,可以恢复淋巴结、肝排毒解毒功能,从根本上清除EB病毒,进而改善血液、呼吸循环,使血液系统、呼吸系统恢复自我调节的功能。彻底解除乏力、发热、肌痛、淋巴结肿大、肝腺肿大等症状,改善微循环,调整内分泌功能紊乱,最终实现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彻底治愈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干燥,在青瓦上文火焙干,然后研成细末,过120目筛,装入空心胶囊制成胶囊。如需制作片剂、散剂、丸剂可将上述中药按重量份混合后粉碎成末,制成片剂、散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材料组成:鳖甲20‑30克、生牡蛎10‑20克、荆芥10‑20克、板蓝根10‑20克、薄荷10‑20克、大青叶10‑20克、甘草10‑20克、地丁10‑20克、地骨皮10‑20克、玄参8‑15克、紫草8‑12克、乳香8‑12克、寒水石8‑12克、瓦楞子8‑12克、黄芩8‑12克、青黛8‑12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怀庆刘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马怀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