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干华祥专利>正文

多功能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964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装配多变组合的多功能童车,它由零件、组件、紧固连接件、铰链所组成。用户可以根据儿童不同生长期的需要,自己装配组合成不同式样的电动摇篮、电动婴儿坐车、电动幼儿坐车、幼儿推车、行李车等等。该组合多功能童车制造简单、装拆容易,适合工业化生产。(*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多功能童车。现有的童车,只具有一种不变的使用形状、款式单调、功能单一,满足不了儿童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使用要求,除非购买各种用途的童车,这就造成了浪费且占据空间大,不能满足现代家庭的需求。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向社会提供一个新颖的组合多功能童车,用户可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要求进行不同式样的变化和组装,以满足小孩不同年龄期的使用要求,做到一车多用并节约了费用。本技术的实施方案是这样的,按不同尺寸要求加工成各种另件和组件,在相连另、组件上预先加工有各孔,供连接时使用,按不同需要选择并通过紧固连接件和铰链将它们连接成可拆的电动摇篮、电动婴儿坐车、电动幼儿坐车、幼儿推车和行李车等等。按照本技术设计的多功能童车,各另、组件加工方便,适合工业化生产。用户可按小孩不同年龄生长期的需要进行选择自装配,改变了以往一件一功能的传统状况,实现了一车多用的目的,亦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培养儿童对机械结构的兴趣和开发空间想象力的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技术有下列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电动摇篮结构状态示意图。图2为电动婴儿坐车结构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电动幼儿坐车结构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幼儿推车结构状态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行李车结构状态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图10为右底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1为前挺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图13为后挺杆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图15为床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俯视图。图17为变速机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多功能童车实施例之一的电动摇篮(见图1),由左、右底架组件(2)分别与前、后挺杆(1)、(7)通过轴连接,变速机构(4)与左底架连接,围框组件(6)通过轴销与前、后挺杆(1)、(7)连接,床组件(8)配置在围框组件(6)的上方,推杆(3)一端连接变速机构(4),另一端与前挺杆(1)相连,起传递动力和防止摇篮倾倒的作用,左、右底架组件(2)与前、后挺杆(1)、(7)的连接处装有复位弹簧(5),当变速机构(4)停止时能使摇篮复位。实施例之二的电动婴儿坐车(见图2、图3),是电动摇篮卸去床组件(8)装上连杆组件(9)、搁手板(13)、踏脚板(12)和座板靠背(10)即成。连杆组件(9)与变速机构(4)的转轮盘(11)连接,起传递动力作用,这里的推杆(3)只起防止倾倒作用。实施例之三的电动幼儿坐车(见图4、图5)由左、右底架组件(2)连接后挺杆(7)、变速机构(4)、连接组件(9)、扶手(14)、踏脚板(12)和座板靠背(10)即成,是前后摆动型的坐车。实施例之四的幼儿推车(见图6、图7),由左、右底架组件(2)装上后挺杆(7)、扶手(14)、手推杆(15)、踏脚板(12)、座板靠背(10),四个轮子(16)装在左、右底架组件(2)的两端外侧轴上。实施例之五的行李车(见图8、图9)由前、后挺杆(1)、(7)通过两横档(18)、轴与立杆(17)、两个轮子(16)相连接,手推杆(15)装在后挺杆(7)上。本设计的右底架组件(见图10)由带有螺孔(22)、搁板块(23)、孔(21)的右竖板(19)和带有A、B、C、D四对孔的右跷板(20)组成,右竖板(19)上的螺孔(22)是供电动婴儿坐车装推杆(3)和幼儿坐车装扶手(14)的,搁板块(23)是装座板靠背(10)的,孔(21)是装变速机构(4)的主轴(39)的。右跷板(20)上的四对孔A孔是装左、右底架组件(2)连接轴的,B孔、D孔装踏脚板(12),C孔装电动摇篮中的复位弹簧(5)。前挺杆(1)(见图11、图12)左、右对称,在带有孔、槽的空心管(24)上装有销轴(25)。槽E装复位弹簧(5),槽F装推杆(3),孔H、I在行李车上装两横档(18),孔G是装连接轴的,孔W装连接推杆(3)之销轴,销轴(25)连接围框组件(6)。后挺杆(7)(见图13、图14)左右对称,在带有孔、槽的空心管(26)上装有销轴(25)和短空心管(27)。槽J装复位弹簧(5),孔O用在行李车上与前挺杆(1)连接,孔K、P装连接轴,短空心管(27)用于推车和行李车上套手推杆(15),通过孔Q的销子相连,销轴(25)连接围框组件(6)。床组件(8)(见图15、图16)由带有蚊帐孔(28)的围框(29)和带有防滑块(30)的底架通过连接件组成床架,再通过拉丝(31)、弹簧(32)与钢丝床网(33)连接。蚊帐孔(28)是为吊挂蚊帐插接帐杆而设置的,防滑块(30)在电动摇篮中嵌插进围框组件(6)的四角内侧防止床滑出而设置的。变速机构(4)(见图17)的动力由电动机(34)经输出轴(35)带动高速齿轮(36)经齿轮Ⅰ(37)和齿轮Ⅱ(38)两级减速后由主轴(39)上的转轮盘(11)输出,转轮盘(11)可与推杆(3)或连杆组件(9)偏心连接,因此推杆(3)或连杆组件(9)得到的往复运动可驱使整个结构作往复摆动。本设计提供的另件、组件通过紧固连接件螺钉、垫圈、螺母、圆销、开口销、铆钉、木螺钉、铰链等连接。除以上叙述的几个实施例外,还可装配成手动摇篮,即在电动摇篮(见图1)中卸去推杆(3)或变速机构(4);还可装配成手动婴儿坐车,即在电动婴儿坐车(见图2、图3)上卸去连杆组件(9)或变速机构(4);这些坐车又可以装配成左、右摆动的坐车,也可以由左、右底架组件(2)、变速机构(4)、连杆组件(9)、踏脚板(12)等装配成玩具跷跷板。权利要求1.一种自装配多变组合多功能童车,它由另件、组件、紧固连接件和铰链连接组成,可装拆,其特征在于其基本元件是左右底架组件(2)与前、后挺杆(1)、(7)通过轴连接,变速机构(4)连接在左底架上,围框组件(6)通过轴销与前、后挺杆(1)、(7)连接成骨架,通过上述基本元件,在变速机构(4)和前挺杆(1)之间连接推杆(3),围框组件(6)上方配置一床组件(8),左、右底架组件(2)和前、后挺杆(1)、(7)的连接处装有复位弹簧(5)从而组合成电动摇篮;电动摇篮卸去床组件(8)和复位弹簧(5),增加连杆组件(9)、搁手板(13)、踏脚板(12)和座板靠背(10)组合成电动婴儿坐车;电动婴儿坐车卸去前挺杆(1)、围框组件(6)和搁手板(13),装上扶手(14)组合成电动幼儿坐车,电动幼儿坐车再卸去变速机构(4)和连杆组件(9),增设手推杆(15)和四个轮子(16)即组合成幼儿推车;行李车由前、后挺杆(1)、(7)通过两横档(18)、轴与立杆(17)、两轮子(16)相连接,手推杆(15)装在后挺杆(7)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底架组件由带有螺孔(22)、搁板块(23)、孔(21)的右竖板(19)和带有A、B、C、D四对孔的右跷板(20)连接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挺杆(1)左右对称,在带有孔、槽的空心管(24)上装有销轴(2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挺杆(7)左右对称,在带有孔、槽的空心管(26)上装有销轴(25)和短空心管(27)。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组件由带有蚊帐孔(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装配多变组合多功能童车,它由另件、组件、紧固连接件和铰链连接组成,可装拆,其特征在于其基本元件是左右底架组件(2)与前、后挺杆(1)、(7)通过轴连接,变速机构(4)连接在左底架上,围框组件(6)通过轴销与前、后挺杆(1)、(7)连接成骨架,通过上述基本元件,在变速机构(4)和前挺杆(1)之间连接推杆(3),围框组件(6)上方配置一床组件(8),左、右底架组件(2)和前、后挺杆(1)、(7)的连接处装有复位弹簧(5)从而组合成电动摇篮;电动摇篮卸去床组件(8)和复位弹簧(5),增加连杆组件(9)、搁手板(13)、踏脚板(12)和座板靠背(10)组合成电动婴儿坐车;电动婴儿坐车卸去前挺杆(1)、围框组件(6)和搁手板(13),装上扶手(14)组合成电动幼儿坐车,电动幼儿坐车再卸去变速机构(4)和连杆组件(9),增设手推杆(15)和四个轮子(16)即组合成幼儿推车;行李车由前、后挺杆(1)、(7)通过两横档(18)、轴与立杆(17)、两轮子(16)相连接,手推杆(15)装在后挺杆(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干华祥
申请(专利权)人:干华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