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向式伞把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460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向式把车,包括前腿(10)、后腿(4)、座垫杆(9)、多根折叠连杆(5),所述的座垫杆(9)上设有座垫,其特征在于:后腿(4)的上部设有折弯的后腿弯曲段(12),该后腿弯曲段(12)与换向连杆(11)枢轴连接,换向连杆(11)的下部与所述的前腿(10)的上端部枢轴连接;推手杆(2)的下部与所述的换向连杆(11)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推手杆(2)有两个换向的工作位置。由于后腿的上部设有折弯的后腿弯曲段,因此便于推手杆换向时与整个车体进行连接,推手杆的换向可靠,且不影响推车的折叠。(*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伞把车。现有技术中,伞把车,包括前腿、设置于前腿下方的前轮、后腿、设置于所述的后腿下方的后轮、前部与前腿可转动连接而后部与后腿可转动连接的座垫杆、设置于所述的前腿与后腿上的多根折叠连杆,所述的座垫杆上设有座垫,所述的座垫杆上还可转动连接有靠背杆的下端部;推手杆与前腿铰接,当折叠童车时,推手杆与前腿之间相对转动,使得童车在横向和纵向同时折叠,这种结构的童车不能换向,推车者使用时,与婴儿无法呈面对面的状态,而只有面对背的状态,因此无法及时观察婴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推手杆进行换向的换向式伞把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向式伞把车,包括前腿、设置于前腿下方的前轮、后腿、设置于所述的后腿下方的后轮、前部与前腿可转动连接而后部与后腿可转动连接的座垫杆、设置于所述的前腿与后腿上的多根折叠连杆,所述的座垫杆上设有座垫,所述的座垫杆上还可转动连接有靠背杆的下端部;后腿的上部设有折弯的后腿弯曲段,该后腿弯曲段的前部与换向连杆的上部通过第二转动轴枢轴连接,换向连杆的下部与所述的前腿的上端部通过第一转动轴枢轴连接;顶部带有手把的推手杆的下部与所述的换向连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推手杆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是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前腿呈大致平行设置,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换向连杆之间通过锁定装置锁定;第二工作位置是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后腿弯曲段呈大致平行设置,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后腿弯曲段之间通过锁定装置锁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后腿的上部设有折弯的后腿弯曲段,因此便于推手杆换向时与整个车体进行连接,推手杆的换向可靠,且不影响推车的折叠。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其中双点划线表示换向后的状态;附图2为本技术的车架的立体结构图;附图3为推手杆换向后与锁定装置相连接时的剖视图;其中、手把;、推手杆;、靠背杆;、后腿;、后折叠连杆;、后轮;、前轮;、下十字连杆;、座垫杆;、前腿;、换向连杆;、后腿弯曲段;、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弹簧;、连接块;、牵引索;、拉手;、第一锁定槽;、第二锁定槽;实施例一种换向式伞把车,包括前腿、设置于前腿下方的前轮、后腿、设置于所述的后腿下方的后轮、前部与前腿可转动连接而后部与后腿可转动连接的座垫杆、设置于所述的前腿与后腿上的多根折叠连杆,所述的座垫杆上设有座垫,所述的座垫杆上还可转动连接有靠背杆的下端部;以上是现有伞把车的结构。参见附图1,本技术的特征部分是后腿的上部设有折弯的后腿弯曲段,该后腿弯曲段的前部与换向连杆的上部通过第二转动轴枢轴连接,换向连杆的下部与所述的前腿的上端部通过第一转动轴枢轴连接;顶部带有手把的推手杆的下部与所述的换向连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推手杆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是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前腿呈大致平行设置,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换向连杆之间通过锁定装置锁定;第二工作位置是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后腿弯曲段呈大致平行设置,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后腿弯曲段之间通过锁定装置锁定。锁定装置参见附图3,当然可以还有其它结构的锁定装置。附图3中,拉手拉动牵引索带动连接块,使得连接块脱离第一锁定槽,则推手杆可以换向,换向后连接块进入位于后腿弯曲段上的第二锁定槽内,则换向后锁定完毕。权利要求1.一种换向式伞把车,包括前腿、设置于前腿下方的前轮、后腿、设置于所述的后腿下方的后轮、前部与前腿可转动连接而后部与后腿可转动连接的座垫杆、设置于所述的前腿与后腿上的多根折叠连杆,所述的座垫杆上设有座垫,所述的座垫杆上还可转动连接有靠背杆的下端部;其特征在于后腿的上部设有折弯的后腿弯曲段,该后腿弯曲段的前部与换向连杆的上部通过第二转动轴枢轴连接,换向连杆的下部与所述的前腿的上端部通过第一转动轴枢轴连接;顶部带有手把的推手杆的下部与所述的换向连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推手杆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是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前腿呈大致平行设置,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换向连杆之间通过锁定装置锁定;第二工作位置是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后腿弯曲段呈大致平行设置,所述的推手杆与所述的后腿弯曲段之间通过锁定装置锁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换向式把车,包括前腿(10)、后腿(4)、座垫杆(9)、多根折叠连杆(5),所述的座垫杆(9)上设有座垫,其特征在于:后腿(4)的上部设有折弯的后腿弯曲段(12),该后腿弯曲段(12)与换向连杆(11)枢轴连接,换向连杆(11)的下部与所述的前腿(10)的上端部枢轴连接;推手杆(2)的下部与所述的换向连杆(11)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推手杆(2)有两个换向的工作位置。由于后腿的上部设有折弯的后腿弯曲段,因此便于推手杆换向时与整个车体进行连接,推手杆的换向可靠,且不影响推车的折叠。文档编号B62B7/06GK2432115SQ0022094公开日2001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钟友明 申请人:好孩子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向式伞把车,包括前腿[10]、设置于前腿[10]下方的前轮[7]、后腿[4]、设置于所述的后腿[4]下方的后轮[6]、前部与前腿[10]可转动连接而后部与后腿[4]可转动连接的座垫杆[9]、设置于所述的前腿[10]与后腿[4]上的多根折叠连杆[5],所述的座垫杆[9]上设有座垫,所述的座垫杆[9]上还可转动连接有靠背杆[3]的下端部;其特征在于:后腿[4]的上部设有折弯的后腿弯曲段[12],该后腿弯曲段[12]的前部与换向连杆[11]的上部通过第二转动轴[14]枢轴连接,换向连杆[11]的下部与所述的前腿[10]的上端部通过第一转动轴[13]枢轴连接;顶部带有手把[1]的推手杆[2]的下部与所述的换向连杆[11]可转动连接,所述的推手杆[2]有两个工作位置,第一工作位置是所述的推手杆[2]与所述的前腿[10]呈大致平行设置,所述的推手杆[2]与所述的换向连杆[11]之间通过锁定装置锁定;第二工作位置是所述的推手杆[2]与所述的后腿弯曲段[12]呈大致平行设置,所述的推手杆[2]与所述的后腿弯曲段[12]之间通过锁定装置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友明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