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高压复合绝缘子防鸟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7450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06:27
一种特高压复合绝缘子防鸟啄装置,涉及复合绝缘子技术领域,用于防止鸟落在高处的复合绝缘子上啄伤电力线路。该防鸟啄装置,在复合绝缘子的外部套有左、右壳体,左右壳体通过绑扎线绑在一块,在左、右壳体上分别设有割线总成,通过割线总成中刀片的直线移动割断绑扎线实现左壳体与右壳体的分离,在左右壳体内设有降落伞,以减小左右壳体落地时的速度。在外壳上安装锥形块,可减小复合绝缘子之间的夹角,以防止鸟儿直接落在复合绝缘子上,啄伤电力线路。通过遥控器控制割线总成中刀片的动作,以割断绑扎线实现左、右壳体的分离,分离后的左右壳体在重力作用下自行下落,避免了操作人员爬上铁塔拆除外壳的体力劳动,并避免了爬高带来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用复合绝缘子
,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在复合绝缘子上防止鸟站立、鸟啄破电力线路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施工作业中,当特高压线路架设竣工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能通电。且支撑电力线路的铁塔较高,易吸引鸟类停留在位于高空的电力线路上。特别是在设有复合绝缘子的部位,如图1所示,由于两复合绝缘子I之间的夹角α较大,大伞群11突出,便于小鸟站立在复合绝缘子上。落在复合绝缘子上的小鸟极易啄伤电力线路,对线路的安全运行留下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高压复合绝缘子防鸟啄装置,用于防止鸟落在高处的复合绝缘子上啄伤电力线路。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高压复合绝缘子防鸟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壳、锥形块、降落伞、割线总成、配重块和绑扎线,所述外壳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一绑扎线穿在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并将左壳体和右壳体连接为一体,所述外壳的两端套在倾斜设置的复合绝缘自子的两端时,所述复合绝缘子上的伞裙置于外壳的内腔中;在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内腔中分别设有降落伞,所述降落伞的伞绳系在左、右壳体的内壁上,在所述左壳体与右壳体下部的接触面上设有胶槽,在所述胶槽中设有固定胶或魔术贴;在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上端分别设有割线总成,所述割线总成包括支架、蓄电池、微型电机、驱动机构和刀片,所述微型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且微型电机与遥控器无线通讯,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支架上,锥形的所述刀片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通过驱动机构与刀片连接控制刀片的直线滑动,两所述割线总成的刀片与左、右壳体之间的绑扎线垂直设置,在所述刀片沿支架直线滑动的过程中所述刀片的刀刃逐渐靠近或远离绑扎线;在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上表面分别设有锥形块,且所述锥形块的大端朝上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固定在微型电机输出轴上,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配合并与支架滑动连接,刀片固定在齿条上。进一步地,左壳体和右壳体均为半圆筒形,在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在左、右壳体上下两端的端盖上分别设有半圆筒形的第一收口和第二收口,所述左壳体上的收口与右壳体上的收口配合作用;在两所述第二收口之间设有圆筒形的橡胶圈,胶槽设置在左、右壳体的第二收口及与第二收口相连的端盖上。进一步地,在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分别设有两线孔,所述左壳体与右壳体上的线孔相对应并分成两对,两对线孔分别与两割线总成对应;绑扎线依次穿过右壳体和左壳体上的线孔,绑扎线的两端置于右壳体的外部,在所述绑扎线的其中一端设有一膨大部,所述绑扎线的另一端置于右壳体上的螺纹孔中,并在该螺纹孔中设有螺栓。进一步地,所述左壳体、右壳体和锥形块均为塑料件。进一步地,在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分别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特高压复合绝缘子防鸟啄装置,在复合绝缘子的外部套有外壳,外壳由左壳体和右壳体组成,通过绑扎线绑在一块,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上分别设有割线总成,割线总成包括微型电机、刀片和设置在微型电机与刀片之间的传动机构,通过刀片的直线移动割断绑扎线实现左壳体与右壳体的分离,在左右壳体内设有降落伞,以减小左右壳体落地时的速度,防止左右壳体与地面撞击较大造成壳体的损坏,保证左右壳体的使用寿命。将外壳安装在复合绝缘子上,并在外壳上安装锥形块,可减小复合绝缘子之间的夹角,以防止鸟儿直接落在复合绝缘子上,啄伤电力线路。通过遥控器控制割线总成中刀片的动作,以割断绑扎线实现左、右壳体的分离,分离后的左右壳体在重力作用下自行下落,避免了操作人员爬上铁塔拆除外壳的体力劳动,同时避免了爬高带来的危险。【附图说明】图1为电力线路中的复合绝缘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3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左壳体的二维不意图;图6为图5的正视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右壳体的示意图;图9为图6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10为降落伞与左(右)壳体的配合示意图;图11为左(右)壳体落下时的示意图;图12为配重示意图;图13为绳子绑扎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的D处局部放大图;图15为图13中的E处局部放大图;图16为刀片移动示意图;图17为绳子割断示意图;图18为左壳体与右壳体分离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安装示意图;图20为图3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复合绝缘子,11大伞群,2外壳,21左壳体,2Γ右壳体,211端盖,22第一收口,221半圆孔,23第二收口,24胶槽,25线槽,26线孔,261圆角,27螺纹孔,3锥形块,4固定环,5降落伞,51伞绳,52垫块,6割线总成,60微型电机,61齿轮,62齿条,63刀片,63'刀刃,631刀刃,64支架,7配重块,8绑扎线,81螺栓,82膨大块,9橡胶圈,α、β夹角。【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20所示,本技术包括外壳2、锥形块3、固定环4、降落伞5、割线总成6、配重块7和绑扎线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描述。如图2所不,在复合绝缘子I的外部设有外壳2,外壳包括左壳体21和右壳体21',如图5至图7所示,左壳体21为半圆筒形的塑料件,在左壳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半圆锥形的端盖211,两端盖分别从上下两端对左壳体进行密封。在两端盖的中心分别设有第一收口 22和第二收口 23,第一收口和第二收口均为半圆筒形的塑料件,且第一收口和第二收口的半径小于左壳体的半径,第一收口、第二收口、端盖和左壳体一体注塑成型制造。第一收口和第二收口的内腔为半圆孔221,该半圆孔的孔径稍大于复合绝缘子的外径。如图9所示,在第二收口及与第二收口相连的端盖端面上设有胶槽24,在胶槽中可固定魔术贴或固体胶。在靠近第一收口所在端的左壳体外壁上设有线槽25,线槽为半圆形的凹槽,如图6所示,在线槽中设有两个线孔26,两线孔贯穿左壳体的侧壁。右壳体2Γ也为半圆筒形的塑料件,在右壳体的两端也分别设有端盖,在两端盖的中心也分别设有第一收口和第二收口。右壳体的外径与左壳体的外径相同,当左壳体与右壳体的端面接触后,左壳体与右壳体构成一个圆筒。在右壳体上也设有线槽和线孔,如图8所示,在右壳体的线槽中还设有一螺纹孔27,螺纹孔位于两线之间。除螺纹孔27外,左壳体与右壳体的结构特征完全相同。如图3所示,在左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固定环4,固定环为跑道型的塑料件,如图10所示,在固定环的内腔中设有一垫块52,垫块的安装端固定在左壳体的圆弧形内壁上,垫块可采用塑料件,此时垫块的作用端为平面,通过注塑得到。垫块也可为塑料泡沫,此时垫块粘接在左壳体内壁上。垫块也可由布料和海绵制成,将布料包裹在海绵的外部,布料粘接在左壳体上。垫块的作用为撑起降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高压复合绝缘子防鸟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壳、锥形块、降落伞、割线总成、配重块和绑扎线,所述外壳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一绑扎线穿在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上并将左壳体和右壳体连接为一体,所述外壳的两端套在倾斜设置的复合绝缘自子的两端时,所述复合绝缘子上的伞裙置于外壳的内腔中;在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内腔中分别设有降落伞,所述降落伞的伞绳系在左、右壳体的内壁上,在所述左壳体与右壳体下部的接触面上设有胶槽,在所述胶槽中设有固定胶或魔术贴;在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上端分别设有割线总成,所述割线总成包括支架、蓄电池、微型电机、驱动机构和刀片,所述微型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且微型电机与遥控器无线通讯,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支架上,锥形的所述刀片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微型电机输出端通过驱动机构与刀片连接控制刀片的直线滑动,两所述割线总成的刀片与左、右壳体之间的绑扎线垂直设置,在所述刀片沿支架直线滑动的过程中所述刀片的刀刃逐渐靠近或远离绑扎线;在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上表面分别设有锥形块,且所述锥形块的大端朝上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爽张连宏张晓华张卫东申永成张广鸿骆强郑洪斌娄凤强高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